设置首页 入收藏 English 可做什么 帮助 | XBRL中国 会计准则委员会

嫘祖的财税功德

李胜良 / 2022-09-19
文字 正常
  • 标签:
  • 税史勾沉
  •  
  • 声明:本文由会说作者撰写,观点仅代表个人,不代表中国会计视野。文中部分图片来自于网络,感谢原作者。

    康熙曾有《祀谢》诗云:“劳劳拜簇祭神桑,喜得丝成愿已偿,自是西陵功德盛,万年衣被泽无疆。”

    他诗中所云的西陵,说的是轩辕黄帝的正妃,西陵氏嫘祖。相传,就是因为她首先对蚕与桑这两项天然元素的深度开发,创造了“丝绸”这一独属于中华本土的衣裳品种:“始教民育蚕,治丝茧以供衣服。”伟哉嫘祖,率先把种桑、护桑、采桑、制种、育蚕、护蚕、取茧、烘茧、煮茧、缫丝、织帛、制衣等工艺串成一个完整的生产线。纵观世界最古老的六大文明发现并使用四大天然纤维的过程,以麻为衣者有之,以毛为衣者有之,以棉为衣者有之。独有中国,从桑蚕吐丝开悟锦绣华服、衣冠文明。蚕丝是天然的绿色纤维,由丝素蛋白和丝胶蛋白两部分组成,其产量仅占世界纺织纤维总量的0.1%左右,被誉为“纤维皇后”,是当今世界最珍稀的一种动物蛋白纤维,其主要成分包含丝氨酸、乙氨酸、丙氨酸、酪氨酸等18种氨基酸,与人体细胞组织相似,特别是与人体的角质和胶原蛋白结构十分相似,具有很好的生物相容性,无毒、无污染、无刺激性。

    “嫘祖始蚕”的传说与考古资料暗合。早在新石器时代中期,黄河与长江流的古代居民就开始饲养家蚕并缫丝织绢。先是在山西夏县西阴村距今五六千年的遗址中发现了“半割的茧壳”和纺轮,日本学者藤井守一兴奋地说“素称丝绸之源的中国获得了证据”。之后,又在浙江吴兴钱山漾距今4750年的良渚文化早期遗址中,发现了绢片和丝带,其原料是家蚕丝,可以论定为“中国原始社会进行蚕桑丝绸生产的真凭实据”。而考古学家对黄帝的断代,恰是良渚文化时期。

    关于黄帝的一则史料也可以间接地证明彼时丝绸业的勃兴。“黄帝垂衣裳而天下治”,此中居然可以“垂”的“衣裳”断不再是厚重的狐裘、粗鄙的麻葛、简陋的树皮。孔颖达专门做了疏证:“垂衣裳者,以前衣皮,其制短小,今衣丝麻布帛,所作衣裳,其制长大,故云垂衣裳也。”正是因为有了这神奇而又贵重的纨缟绫绮,才有了孟子治国蓝图“五十者可以衣帛”的唯美畅想。

    配合着黄帝时代在“艺五种”的农业进步,中国古代以“耕织”、“农桑”为双主体的经济结构得以建立。作为对这一生产力和生产关系的制度确认,由“王”主持的藉田礼与“后”操持的亲蚕礼逐渐推演为重要的国家规制。从汉代始,嫘祖被视为“先蚕”,历代皇室开展“祀先蚕”的大规模活动,以其“以劝蚕事”,推进养蚕栽桑事业的发展并进而促进农业的兴旺。记载国家仪轨的《礼记》在明确了“孟春之月,天子亲载耒耜,躬耕籍田。天子三推,公五推,卿诸侯九推”的藉田之礼的同时,也规定了“后妃躬桑,蚕事既登。分茧称丝,以供郊庙之服”的亲蚕之礼。纵是大清皇帝乾隆,也在“良以食为民天。一夫不耕,或受之饥;一女不织,或受之寒”的理念支配下思及“上古之圣人”,而推出体制完备的祭祀先农、先蚕之制。奉行了“岁以季春吉巳,皇后躬亲蚕事,乃享先蚕之神以率女红。翼日,行躬桑礼”的古制,乾隆八年正式建成先蚕坛,次年春天即举行首次典礼,孝贤皇后第一次出现在祭祀先蚕的典礼上,这一重大事件因而载入巨幅手卷孝贤皇后《亲蚕图》。从诣坛、祭坛、采桑、献茧,一位满州镶黄旗女子做来有板有眼一丝不苟,自是对远古那位传说中的缫丝女神的莫大恭敬。乾隆御制一诗谓:农桑并重以身先,创举崇祠荐吉蠲。秋叶哀蝉惊一旦,春风浴茧罢三年。

    民间对于先蚕的美好感情,在更贴地气的“秦罗敷”的形象设计中大放异彩。自从汉代的《陌上桑》推出了这位“头上倭堕髻,耳中明月珠。缃绮为下裙,紫绮为上襦”以至“耕者忘其犁,锄者忘其锄”的美女形象,历代皆有诗词点赞。宋人陈允平的《采桑行》更似民间版的《亲蚕图》:妾本秦罗敷,家住曲江曲。门前杨柳青,春风啼布谷。树头桑初芽,家家蚕始浴。相呼出采桑,采桑如采玉。屈曲回高枝,攀条剪柔绿。朝晴采桑南,暮雨采桑北。采得桑归迟,小姑怨相促。陌上绮罗人,问妾眉何蹙。妾恨妾自知,问妾何所欲。消磨三十春,渐喜蚕上簇。一丝一线工,织成罗与谷。百人共辛勤,一人衣不足。

    有趣的是,在《礼记》和晋闵鸿《亲蚕赋》中,赫然出现了“税”的影子。前者谓:“后妃献茧,乃收茧税,以桑为均,贵贱长幼如一,以给郊庙之服。”后者谓:“后课功以观匿,均众寡而抽税。”从“收”和“抽”的动作来看,此中之“税”大有深意焉。

     

    事实上,在中国古代相当长的时间内,耕织都是经济和税收意义上的本业。也就是说,嫘祖发现并发明的丝绸技术,在后世成为一个可观而又可行的税柄。在同时反映着经济进步的税收构成上,力役和货币之外的一个重大且效用突出的税收标的物,就是以耕织成果支撑的实物。中国古代税制中最具经典与唯美意涵的隋唐租庸调制,就是其中直观的反映。以天宝八载为例,天下计帐户约有八百九十余万:其税钱约得二百余万贯,其地税约得千二百四十余万石。课丁八百二十余万,其庸调租等:约出丝绵郡县计三百七十余万丁,庸调输绢约七百四十余万匹,绵则百八十五万余屯,租粟则七百四十余万石;约出布郡县计四百五十余万丁,庸调输布约千三十五万余端,其租约百九十余万丁,江南郡县,折纳布约五百七十余万端,二百六十余万丁,江北郡县,纳粟约五百二十余万石。大凡都计租税庸调每岁钱粟绢绵布约得五千二百二十余万端匹屯贯石。其间的计量单位,布以端计,绢以匹论,绵以屯量,居然占到了税收成果目录中的五分之三。隋文帝时,动辄赏赐并绢缎数百段。

    恰是出于“衣帛当思织女之寒,食粟当念农夫之苦”“女工之业,衣覄天下”这一认知,自南宋以来代有传承的《耕织图》对耕织文化饱蘸笔墨。《织图》披露的工序具体而微:浴蚕、二眠、三眠、大起、捉绩、分箔、采桑、上簇、炙箔、下簇、择茧、窖茧、练丝、蚕娥、祀谢、纬、织、络丝、经、染色、攀华、剪帛、成衣。康熙大帝曾赋诗吟咏蚕织女工:“从来蚕织女功多,当念勤劳惜绮罗,织妇丝丝纤手作,夜寒犹自未仃梭”。至于“择茧”环节,有人想到了“税”之将临:“大茧至八蚕,小茧止独蛹。茧衣绕指柔,收拾拟何用。冬来作缥絖,与儿御寒冻。衣帛非不能,债多租税重。”历代的《蚕妇怨》颇多不平,比如周南的这首:去年蹉却沤麻时,寒女卒岁号无衣。今年无叶蚕眠迟,五月簇茧方缲丝。丝成那望衣儿女,且织霜缣了官赋。不愁织尽杼轴空,只恐精粗不中度。寒女寒女无重叹,且将败缕缝新绽。愿得明年蚕叶平,剜肉医疮为汝办。


    在通常意境下的汉唐丝绸之路还没有开通之前,中国的丝绸早已经越洋跨洲西上。古罗马博学多才老普里尼在其《博物志》中写道:“赛里丝国,林中产丝,驰名宇内。丝生于树上,取出,湿之于水,理之成丝。织成锦绣文绮,贩运至罗马。”当其时也,罗马丝绸的价格曾经达到12两黄金一磅,仍然阻挡不了贵族们对丝绸的渴求。某些哲学家们甚至把丝绸视为罗马帝国腐败的象征。

    在将华夏的税收成果或剩余产品迤逦辗转外域后,中国的耕织谱系更加圆满,税收品类也更加多样。源自于两河流域的麦,产于印度与阿拉伯的棉,以及胡瓜、胡豆、胡麻、胡萝卜、菠菜陆续进入中原,大大丰富了中国人果腹、遮羞的选择空间。恰是黄帝与嫘祖的直系后人,开辟了两条早期丝路:从贵州出发的,谓之“南夷道”。北面的一条,谓之“岷嶓道”。

    嫘祖业绩盖世勋,首创丝绸民仰恩。从这个意义上,说“屡化如神,功被天下,为万世文”“好远游,死于道,后人祀以为行神”的嫘祖是丝绸之路的始作俑者甚至保护神,并不牵强。何况,“化干戈为玉帛”的柔性羁縻,也恰是“丝绸之路”甚至“一带一路”的题中应有之意。

     李胜良

     

    作者
    • 李胜良 中国税务学会学术委员
      微信公众号:岦泩良言
    热门作者
    • 指尖上的会计 微博名人,会计大V
    • 审计云 执业注册会计师,注册资产评估师,长期专注中小会计...
    • 徐甘木 上财毕业,ACCA+CPA持证者,现为互联网企业财务BP ...
    • 郝守勇 微信公众号:郝老师说会计。高级会计师,注册税务师...
    视野官方微信公众号
    扫描二维码,订阅视野微信,
    每日获取最新会计资讯
    视野官方APP免费下载
    会计资讯、财经法规快查、
    会计视野论坛三大APP
    订阅视野周刊
    每周十分钟,尽知行业事
    立即订阅
    阅读平台上看视野
    网易云阅读
    鲜果 Zaker
    上海国家会计学院旗下更多网站:学院主页  上海国家会计学院远程教育网  亚太财经与发展学院
    联系电话:021-69768000-68069(内容)68246(合作/广告)68247(用户/社区)  工作时间:8:30-16:30  webmaster@esnai.com
    增值电信业务经营许可证:沪B2-20100028 沪ICP备05013522号

    沪公网安备 31011802001002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