设置首页 入收藏 English 可做什么 帮助 | XBRL中国 会计准则委员会

如何在财税朋友圈显得有文化

李胜良 / 2016-03-01
文字 正常
  • 标签:
  • 朋友圈
  • 财税人
  • 财经视野
  •  
  • 声明:本文由会说作者撰写,观点仅代表个人,不代表中国会计视野。文中部分图片来自于网络,感谢原作者。
    源自当事人硬功夫、纯原创、持续深入的独门兵器映射在朋友圈里,是在朋友圈里显得有文化的一条铁律

    微信时代的到来让人们之间的交流更为酣畅。在微信朋友圈中徜徉,任意选定一位新老朋友所发图文进行大数据检索,可以让你在分分钟之内,不仅了解他的“物理”形象,更能够归拢、排比、辨析和甄别出他的“化学成分”。我们不否认在朋友圈中炫技法、飙新奇、拼才气的各种“晒”也有文化的外观,可不少内容属于弱质文化。其有一个致命的缺陷,那就是随着“晒”的次数的增多,会边际性地降低人们的期待,随着时日的流逝,好友的“赞”会越来越置换为淡漠。而那些源自当事人硬功夫、纯原创、持续深入的独门兵器映射在朋友圈里,效果就不同了。因为它具有唯一性、稀缺性、震撼性且兼具响当当、硬邦邦的内质,这是在朋友圈里显得有文化的一条铁律。对其分享的内容,你纵是出现审美疲劳也照样不会小觑,你纵是不做深入点击仍然不会蔑视,你纵是无暇光顾同样念兹在兹。这样的分享,因为已经从闲谈升格为论坛甚至讲坛,而具备了经典的外观,比之于圈友们的平均水平要高出很大一截同时不至于沦入名家的缥缈,恐怕已经不能简单地名之为“显得有文化”,而是真的有文化了。

    在笔者目力所及的财税朋友圈中,有一位财税专家对财税历史和制宪经济学都有深入的研究,并兼涉学术与文化双。某公众微信号有节奏地披露他的早期与当前文章,他不时转发出来,并加以画龙点睛的推介,堪当经典。有一位从事儒学研究的学者分享主题十分鲜明。他的公众微信号推介,前门说易,后门论史,一张一弛,此起彼伏,其间点缀着他时常就一些敏感话题发表的铁血感言,大大烘托了他在朋友圈的感染力。一个狂爱学习的税务人员的特点是博览群帖,诲人不倦,朋友圈的信息快餐功能,为他发挥到了极致。还有一位业余时间酷爱美术创作的税务人员有其当家品牌“顾氏绘”,随时会有各类画作映于朋友圈,再夹带一些典故诗词,煞是叫好又叫座。

    朋友圈里分享显得有文化的另一条铁律,是照顾微信阅读的异质性。讲究文图并茂,这既是微信的优势,也是人们感官的需要。

    我个人的朋友圈更为热衷的,是配以特定图文并以图文内容为吟咏对象杜撰水平未必可观但幽默意味强烈的打油诗。如果说读图更具有秒杀眼神的长处,则最好的推介词无过于朗朗上口而又意象直观的诗句。毕竟,诗的文字简洁并有节奏感、韵律感、感召力,又能在短时间内拟就,既庄重又自由。如此一来,诗配图的玩法既能陶冶身心又可能传递爱心,既显得有文化又可能真的有文化,不失为一种微信时代的特殊传播形态。

    李胜良

    作者
    • 李胜良 中国税务学会学术委员
      微信公众号:岦泩良言
    热门作者
    • 审计云 执业注册会计师,注册资产评估师,长期专注中小会计...
    • 徐甘木 上财毕业,ACCA+CPA持证者,现为互联网企业财务BP ...
    • 俞小石 拥有税收和管理工程双专业背景,一枚被税务工作耽误...
    • 左岸金戈 职业数豆师,修炼数豆技能,成为数豆职人。 微信公...
    视野官方微信公众号
    扫描二维码,订阅视野微信,
    每日获取最新会计资讯
    视野官方APP免费下载
    会计资讯、财经法规快查、
    会计视野论坛三大APP
    订阅视野周刊
    每周十分钟,尽知行业事
    立即订阅
    阅读平台上看视野
    网易云阅读
    鲜果 Zaker
    上海国家会计学院旗下更多网站:学院主页  上海国家会计学院远程教育网  亚太财经与发展学院
    联系电话:021-69768000-68069(内容)68246(合作/广告)68247(用户/社区)  工作时间:8:30-16:30  webmaster@esnai.com
    增值电信业务经营许可证:沪B2-20100028 沪ICP备05013522号

    沪公网安备 31011802001002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