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纳税人的"黄金"时代
——话说民国北京政府统治时期的特殊纳税人群落
民国北京政府统治时期,特别是第一次世界大战爆发时期,因为阶段性的市场真空,中国民族资本主义有了长足的发展。这一时期被称为“中国民族资本主义的黄金时代”,出现了许多近代意义上的新型企业和企业家。有趣的是,在各家公司的投资人中,却有着一些或者公开或者保密大多属于半保密(比如使用堂号)的股东,由军政舞台上的一些大人物做为后盾。尤其是那些鼎鼎大名撼山动地的军阀们,一时间宛然以资本家形象,惊慑了时人和后人的瞳孔。在整个时代每年的财政支出都以军费为超大用项的情势下,军阀以及他们手里的军队和地盘,俨然成为一种巨大的产业、生意、吸金阀,既吸附着合法的国家资源并适时将其中部分资源化为己有,又因了自己特殊的身份和“影响力”取得的其他资金来源,投诸商场博取更大的回报。当企业、土地、矿山、资金、劳动力等理论上的税源尽被这些有权有势又不讲理的粗犷武人占据,特定纳税人主体,是否还能和征税主体保持正常的税收供应关系,便成为一件可疑的事。穷整个北洋时代,税制与税源时常处在滞后不匹配的状态中,未必与这种过分强悍的纳税人群体没有关系。比如,相对既往特别发达的银行业,并没有在税收上产生出可观的财政收入活力;据说“要致富、开当铺”的典当行业,税收所占比例微乎其微。况且,在各地商会向政府发起的一次次针对税收的逆袭中,未尝不会有他们的这些强大股东的幕后支持。由此,军阀资本家们的异动,无时不在影响着税收与社会变迁。理解与审视民国北京政府税收史,不可以不对这些特殊的纳税人群落投以必要的关注。

一、军阀有钱
“阀”之谓,已经隐含了在特定时间地点具有不可争议的影响力。何况军阀手握重兵,生杀由己,更是说一不二,欺天霸世。加之军阀大多数是粗人,较少道义伦常方面的牵累,最关键的还是他们手中基本上没有什么制衡的权力,得以让他们为所欲为,每每强取豪夺,迅速致富。如孙中山所言:“清代某粤督于一年内搜括得一百多万,人已诧为奇事;由今日看来,象督军师长等,有一年发财到数百万的,有数年发时到千余万的,方今贪婪的风气,比前清倍蓰了。”
北洋时代并不长,而特定军阀发迹的存续期尤其不长,风光尽占也就是几年的光景。相关资料显示,曹锟财产5000万元,加上其弟曹锐1200万、曹瑛600万共有6800万;王占元3000万;陈光远1200万;齐燮元600万;冯国璋2300万;李纯2000余万;萧耀南1500万;孙传芳4000万。皖系军阀倪嗣冲1920年5月病重时,曾准备将其2800万元财产分予子侄妻妾。李厚堪的1000多万元是在督闽九年中聚敛的。其实远不止这些,如曹锟曾在倒台后,列了一张财产表交张作霖保护,其所列财产之价值,不包括土地,就有6000万之巨。申报所载王占元的财产有四、五千万,还有一种说法说王“在职八年中,每年平均刮一千万元,共计造出八千万的资产。”陈光远督赣六年,则共积蓄4000万元。

二、军阀会投资
军阀们聚敛起巨额的私人财富后,把其中的很大一部分以私人资本的形式进行了工商及金融业方面的投资,他们之所以踊跃向这一领域投资,是与当时的社会政治经济环境分不开的。
首先,逐利。南京临时政府成立不久,便颁布了保护私有财产的命令。袁世凯当政后,依然承认南京临时政府自由发展资本主义的原则,一上台即声称,“营业自由,载于国宪,尤应尊重。”尤其在张謇任农商总长期间,陆续颁布了一系列有关工商业方面的法令、条例、规则和章程。据统计,从1912-1916年间,北京政府颁布的相关法规、条例有86项之多,内容涉及矿政、农林、工商、渔业等有关实业的各个方面。这些法令、法规的制定与实施,在一定程度上扫除了人们从事工商业活动的障碍,改善了投资环境。
其次,求名。辛亥革命后,人们的爱国热情高涨,社会上出现了一股投资实业的热潮,军阀投资实业也可博取一定的名誉。而且,这一时期人民发动的几次抵制洋货运动,为国货的生产与销售带来了良好的契机。

第三,乘势。第一次世界大战期间,我国民族工业获得了一个难得的喘息之机,这一时期投资企业利润丰厚,这无疑对军阀产生了极大的吸引力。以恒源纱厂为例,曹锟家族在该厂拥有82万元的股本,根据1920年第一届的年帐,曹家分得红利69,666元,第二年净得大146,950元。应该说追求超额的利润是他们投资实业的最主要原因。
第四,避险。政界风云变幻莫测,军阀们无法预知未来,朝不保夕的地位迫使他们另辟蹊径。边守靖就曾劝曹锐说:“世事沧桑,宦海浮沉,人生不能做一辈子官,上台终有下台……趁我们有权有势的时候,想方设法创办个新企业……一旦退居林下,有个栖身之所……”,这是当时军阀官僚的一种普遍心理。
第五,结盟。外力的推动也是一个因素。一些热心于实业者,为了企业的顺利发展,希望寻求到政治上的靠山。因此,他们纷纷挽军阀入股,军阀手中握有巨资,这样既扩大了资金来源,又可以借重官势,抬高身价,容易办事。最后,直系军阀开办一些企业的目的是为了安插私人。冯国璋就曾说:“家乡一般亲友见我发迹在外,都来找我安插差使,我想这些人只能做做生意,都是没有做官的才能,于是给了他们一些资本,让他们去做生意。”萧耀南投资的企业不多,多数是为了安插将军团而设的。这样既安排了私人,又开辟了财源。
三、军阀多大户
过分招摇的军阀们,其经济活动逃不掉人们的目光。或因怀疑或因实证或因倒台后的结算等情形,一个又一个的财产状况被揭发出来。由此,我们也就可以较为明细地得知这些人的家大业大、财大气粗。试作举例说明。
1、张勋个案

张勋1917年以前,,济活动主要是经营商号、银号等。复辟失败后,财产被抄,仅在江西南
昌、新建被抄出的就有40多家。其名目如下:庆昌祥洋货号、荣昌洋货号、纶昌洋货号、天顺杂货店、天顺维货店、天顺栈店、慎和昌米店、普胜斋面馆、福泰饭店、三盛祥油条店、
三义肉店、合茂肉店、唐顺祥豆腐店、源兴酒店、天成祥京果店、裕昌祥油店、鸿福齐茶店、
春生堂药店、郑美兰烟店、大兴隆烟店、裕隆泰衣庄、启泰布店、恒和丝店、万鸿胜裁缝店、森记木器店、潘裕兴木器店、天元彩眼镜铺、三盛祥钟表店、荣吉灯笼店、魏永太炭号、立生厚煤炭店、立生源炭号、胡金茂煤炭店、高积善堂、怡太昌、同济店、李裕茂店、园办馆
同和染坊、慎和祥钱庄、慎安钱店。上述共41项,其中同和染坊是手工作坊,最后两项是银号,共余38项是商号。而这些只是张勋在原籍的产业。
2、知名军阀投资工商与金融情况
段祺瑞:裕元纺织公司、中东海林采木公司、中华汇业银行、中华懋业银行、中国实业银行、蚌埠兴业公司;

冯国璋:保定电灯公司、裕大纺织公司裕元纺织公司、北洋淑兴渔业公司、同富渔业公司、华成盐垦公司、大陆银行、中华汇业银行、中华懋业银行、华安合群保寿公司、开源实业公司;

张勋:中兴煤矿公司、龙烟铁矿公司、建昌煤矿公司、悦来公司、耀华电灯公司、鲁丰纺织公司、裕大纺织公司裕元纺织公司、济丰面粉公司第二厂、大业公司、中华懋业银行、北京信托公司、北京商业银行、交通银行、盐业银行、通业银行、惠通商业银行、殖边银行、震意银行、天津交易所公司;
曹锟;龙烟铁矿公司、怡立矿务公司、保定电灯公司、久大精盐公司、保阳火柴公司、久兴纺织公司、恒源纺织公司、中日实业公司、北洋保商银行、农商银行、溥益实业公司;
王占元:鲁大矿务公司、裕东矿务公司、汉口第一纺织公司、乾丰纺织第一厂、鲁丰纺织公司、庆丰面粉公司、乾义机器面粉两合公司、中华懋业银行、中国兴业银行金城银行;
陈光远:开滦煤矿公司、中华矿业公司、耀滨庆记电灯公司、兴华棉业公司、宝成第三纺织公司鲁丰纺织公司、天津兴业银行、中华懋业银行、中国实业银行、北洋保商银行、怀远银行;
田中玉:中兴煤矿公司、鲁大矿务公司、恒源纺织公司、鲁丰纺织公司、中华汇业银行、中国实业银行、金城银行、新华储蓄银行;
卢永祥:长兴煤矿公司、和兴钢铁公司、大中华信托公司、中华懋业银行、丰盛实业公司、江南银行、金城银行;
徐树铮:仙居铁矿公司、化学工业社股分有限公司、开源垦殖公司、绥北林业公司、裕津制革公司、中华汇业银行、金城银行;

李纯:建昌煤矿公司、耀滨庆记电灯公司、东兴房产公司、大陆银行、中华懋业银行。
3、知名军阀拥有土地及房地产的情况
(1)冯国璋:
地产:1、河间县土地1000余亩。2、与张謇合办盐垦公司75万亩。3、阜城、兴济土地2000余亩。
房产:天津的房产,共有三处,计房屋620间(楼房160间,平房460间),建筑面积12
万平方米,占地22.355亩。1、旧奥租界(今河北区民主道58号,民主道与华安街拐角处),计有楼房110间,平房55间,建筑面积4661平方米,占地6.376亩,此处为寓所。2、在今河北区四马路宇纬路,计有楼房24间,平房47间,建造面积1435平方米,占地4亩多,此处也为寓所。在今河北区四马路中段西北侧,为三条并行东起四马路的实胡同。1922年冯国璋三子冯家遇在此建房,计有楼房26间,平房35间(按:358间),建筑面积5854平方米,以其原籍河北省河间县诗经村名之,为出租房屋。今仍称“诗经村”。
北京的房产:1、帽儿胡同,有房500余间,冯国璋用7万两白银购得。2、煤渣胡同,有房30余间。3、元勋大人胡同及西堂子胡同有房40余间。
河间诗经村有房数百间。

(2)曹锟
地产:1、大沽万年桥以西,直到新城,长约18里,占地千顷左右。其中一小部分为垦熟
水稻田,余为未垦的荒地。这片土地原为张勋所有,张勋复辟失败后,卖与曹家。2、军粮城左近小马厂有水旱稻地约200顷,由曹锟原配郑氏之弟郑大赣经理出租。3、大沽西邻大梁子、小梁子,通称大梁庄。有苇地400余顷,由曹镇经手从小梁子富户李家强买过来,由曹镇次子曹少庭经营,每年收租2万余元。4、军粮城务本村以曹家总堂“德善堂”名义,置有水稻地计50顷,由曹锐之子曹少珊经营。5、天津闸口至法政桥一段堤外地,即1顷60余亩。曹锟作直隶督军时,以贱价留置,此地名为堤外余地,实际是房基地。6、大沽高家港河滩地,方圆十余里,生产大量水产品,系曹镇以高压手段攫得。7、大沽田家圈,有大片苇地,亩数不详。8、大沽炮台庄及草头沽一带,有盐滩地,亩数不详。原系曹锐购置。9、湖北樊城,曹锟置有耕地800亩,地契归刘凤伟掌管。
房产:天津的房产:1、天津曹家花园,地址在黄纬路小王庄附近,占地200余亩,楼、平房100余间,建筑面积4000多平方米。2、旧英租界老忠厚里平房多间,占地5亩,建筑费6万元。3、旧英租界新忠厚里楼房九所,刘凤伟经管。4、旧英租界今洛阳道南海路转角处,大楼一所,曹锟下野后,寓居于此。又泉山里楼房七所。5、旧英租界今河北路大楼宅院一所,占地7亩多,楼房100余间。6、旧意租界三马路楼房一所,原为李彦青购置,李死后曹锟收为己有。7、曹家大楼,系曹锐在特二区兴建,即现在的市立第一医院。8、旧意租界二马路楼房两所,曹镇、曹锐共有。9、曹钧在旧英租界电话南局旁,有楼房三所,河北五马路有平房数百间。10、曹瑛在旧英租界今烟台道有楼房两所。11、曹镇之子曹世魁,在旧英租界电灯房旁有大楼一所。黄家花园新华桥以西,有平房数百间。
北京的房产有北京炭儿胡同大宅院一所,原系一个国公府,曹锟以3万元购得,陈寒蕊曾住于此。
保定的房产有保定南关外兴建规模宏大的曹家花园,又称“老农别墅”,即现在的保定人民公园。
(3)王占元

地产:1、王占元利用荒旱年间农民生活困难,曾在大名、邯郸、永年、徐水、馆陶一带,
以贱价买进田地产,多年累计达五百多顷。先是出租牟利,后陆续把这些土地卖出,转向投资商业。2、王在天津尚有房基空地三处,约一百一十余亩。(1)原中街(现解放路)有房基空地十余亩。(2)现南开中学南,有房基空地八十余亩。(3)现大理道北,有房基空地二十余亩。
房产:天津的房产,约有三千余间。1、南门外万德庄有房产约1000间,是王卸任到天津以后兴建的。当时,万德庄均系洼地,经王购地买土填平,盖平房约1000间。2、河东东车站旁槐荫里有房产600余间。3、南市广善大街有房产100余间,有平房也有楼房,包括住户及门面。4、西北城角西马路东有房产约100余间,皆系楼房住宅。5、东马路路西,由东门到青年会(今少年宫)有房产300间。此房原为娄姓所有,因向王借债20万无力偿还,以房抵债。王得此房后加以改建,以高价租给各商号。6、估衣街西口外,北拐路东,有房产50间。7、估衣街有楼房200余间,王原计划在此办一商场,后未办成,乃散赁出租。8、仁和里(今和平区营口道河南路口)有房产200余间,系楼房住宅。此房产西
1921年后购地兴建的。9、忠义里(今和平区西安道)有房产100余间。10、河东四马路,有房产200余间,系王占元尚未居津前购置的,均系出租住宅。11、谦益里(今和平区南海路)有楼房约200余间。以上各项均为出租房产。12、河东三马路有俩处房产约200余间,系王初来津时住宅,迁烟台道后,此房出赁收租。13、烟台道有房产100余间,1924年兴建的自用住宅。
北京的房产,约有1000余间。1、西城舍饭寺花园饭店,约200余间,出赁收租。2、东城原东安市场北,东亚饭店房屋100余间,出租。3、南池子路东,有房产200余间,出赁收租。4、后门外兵马胡同,又房产200余间,此房原为前清某王爷府,王购得后作为其在北京之住宅。5、东城金鱼胡同东口对面路东的一条胡同,有房产200余间,其中一部分经改建为楼房,作为其在北京之第二住宅。
保定的房产,约有700余间,除乾义面粉公司用房400余间外,王在保定县署南街住宅约50间,零星出租房屋200余间。
济南趵突泉胡同,有房产100余间,建筑相当华丽,系王在济南的住宅。
在大连有住宅一处,房屋约五、六十间。
馆陶县的房产,有二、三百间。

(4)李纯
地产:1、天津魏庄子有地24顷,价8万元。2、东局子地6顷,价5万元。3、芦新河地18顷,价4万。4、军粮城地46顷,价5万。5、大毕庄3顷,李家祠堂西苇地80亩,以及窑地70亩,共价6万元。6、大城县吕召庄有地30亩,武清县有地5顷,共价7万元。7、浦口附近九洑州买地2顷,价2万。8、新河附近买三个熬盐池的盐滩,价3万。9、运河裁弯取直是,出现很多废河地,经杨以德手买到西自西大弯子至单街子北,东自狮子林南一直到水梯子大街两大段废河地,长3里左右,宽约50米,亩数和地价不祥。
房产:天津的房产:1、天津黄纬路购地修建住宅一处,地皮值2万元。2、天津南市南起东兴市场,北至荣吉街以北一大片房产(包括东兴大街、清和、华安、永安三条大街)占地皮146亩,经扩建后共有楼、平房、市场、戏院、澡堂等建筑约4500余间。购价48.5万元,扩建费约50万元。3、河北三马路东兴里、五马路、北马路一带,以20万元购买和修建楼、平房、门面房1404间。4、河东东兴里一带拆建和扩建平房约500间,造价约3万元。5、英租界20号路(今泰安道)购楼房八所共135间,价5.6万元。以上各项均属出租房产。6、英租界11号路有大楼一栋,10号路两所和14号路新建的四所楼房均作住宅,共用款17.5万元。7、棉纺六厂附近,建筑宫殿式“李家祠堂”一处,占地90亩,购地皮及建筑费共13万左右。
北京的房产:1、北京铁狮子胡同住宅一处,4万元购得。2、购买北京庄王府,用款20万,拆建后改为平安里、志兴里,连同续购的珠市口及庄王府附近的楼房、平房共701间,设立平安里出租处,连同庄王府购价,共用26万元左右。
值得说明的是,在大肆敛财并投资各业继而腰缠万贯的军阀中,寻不到一代军神吴佩孚的名字。他比之于其他人更有这个机会,他也确实曾经用各种强霸的方式掠夺过许多的资财,但显然都用在了武力统一中国的梦想中,确实实践了不蓄产业的声言。反观坊间赞之清心自守的段祺瑞,却是榜上有名。有如此多的强力人物成为企业的“东家”或股东,民国北京政府之新税酝酿屡被扼止的故事,也可以寻到一些端倪。

附注:北洋时代的“元”是十足的硬通货。其购买力相当于今天的200元是不在话下的。如此可以更直观地体会军阀大爷们的财富状况。











阅读平台上看视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