无名日记:那就认真赚钱吧~
大年初五迎财神,我脑子里面突然冒出来一句:“那就认真赚钱吧~”
这么巧,初七,微信群里就有人发了一张图:“我真的很需要一个人在我身边。就是那种天天带我赚钱,张嘴闭嘴就是工作,约我出去就是谈赚钱。看我不努力反手就给我一巴掌,引领我走向人生巅峰的那种人。”
开工之前,做了一些梦,都是跟工作有关的。团队成员的“顽固不化”,去总部开会和高层的英文互怼……嗯,弗老爷子的潜意识理论还是挺有趣的,不知道他会怎么解析我的梦。按我妈妈的视角,我这工作压力还是太大。按我自己的视角,我这是在不定期清理大脑内存。
团队里面有个很有经验,工作能力很出色,但是也稍微有点固执,不灵活的经理。和她一对一,少部分时间是花在“how”上,也就是怎么把活儿干了,问题解决了,同时又不得罪人。
大部分时间是花在“why”上,因为她总认为总部思路不清楚,公司业务部门一团混乱。
她所追求的理想状态是作为总部,你得告诉我一加一就等于二,我会努力的把一加上去,然后结果就是二。不然我辛辛苦苦工作都不知道结果是啥。她所追求的是这次有了矛盾,我们就必须弄出一个清晰的答案,下次我们怎么处理这种矛盾才不是“错的”。
我花了很多时间跟她讲,你不能把原来工厂的经验和思路完全搬过来。很多事情,看得清固然很好;也有很多事情,本来也超过总部领导们的预期和能力,他们犯点儿错也是正常的。
我能理解她的困惑和苦恼,因为我的偏好也是喜欢“有计划,有目标,有条理,职责分工明确的”环境。但我也明白,我们的偏好是不能改变客观现实的。所有的模式都是有利有弊,我们在相对混乱中需求最好的平衡,这也是职场正常的生存状态。
我大部分时间可以和她愉快相处,因为她是不辞劳苦的。
虽然有时候会自己把烫手山芋抱过来,处理不掉,然后转头觉得委屈跟我诉苦。但是就凭她愿意把山芋抱过来,就是个好样的。
偶尔,在你掰开了揉碎了,把子弹为什么在乱飞给她讲的清清楚楚,而她接受到的信息不到一半,还是满脸不满与迷茫的时候;偶尔,当你上次刚和她达成一致应该如果处理情绪,她翻过来又觉得委屈的时候……;偶尔,我还是会用光我的耐心,数落她几句的。
这也是我梦境中的情形。
我明白,“听得懂”和“理解”其实不是一个概念。我也不能强求她看得懂总部的风云变幻以及过程中的风沙漫漫,忍受着看不清的道路,还能卖力的拉着车,脸上保持“笑呵呵”。
春节大假期,我又认真思考了一下我现在忙忙碌碌学习的意义。
心理咨询这件事,从钱的回报上,真的很难给我动力。有十年咨询经验,而且做的不错的,收入可以在20万到40万之间。即使是为了退休以后考虑,这个投入产出也很难让我信服。学心理学和和摄影一样,都是需要持续烧钱的。学课本身和后面的督导都不便宜。因此很多小伙伴问我学的是什么,我都没有具体说。因为想学好了,很难;想靠这个赚钱,这是个坑。先要填钱进去,后面怎样,看天赋,也看运气。
整理了一下戾气,回忆了一下初衷,其实当时是为了学习倾听去的,只不过是学的比我想象中的深太多。
然后我问自己,如果不学这些,工作之余你会做什么?好像也是读书,写文字而已,当然,或者刷刷剧。
其实只是把自己零散的看书,变成系统的学习而已。不管未来是否能开花结果,学些有用的知识和技能总是好的。
有伙伴私信我,说我说话的方式很舒服,问我是天生的还是练的,我回答练的。很开心收到这样的反馈,看来倾听师的学习多少还是对我的沟通方式有所帮助的。
我把我跳槽选择的方法论教给大家,发现其实用处不大。因为很多人其实不能客观理智的列出自己真的想要什么。
对跳槽选择有疑问的,有的是跳槽经验很少,有的是其实没有真的考虑过什么是职业发展,只是因为公司效益不好或者担心未来被淘汰而被迫焦虑而已。
比如,很多人会跟我说现在遇到了瓶颈,想要更光明的职业发展,更好的前途。我继续问她们,那3-5年后的理想状态或者中期目标是什么,她们回答说:“其实我也没有野心,只要稳定不失业就好了。”其实她们想要的是稳定和职业安全,这和她们一开始的回答,其实不是一个方向。
市场经济,如果你自己做抉择非常困难,如果你其实也不知道自己想要什么,那就先短视的看工资待遇吧。相对而言,市场工资水平可以反映某类岗位的价值。
搞不清心里的动力,看不清遥远的未来,那就先踏实的好好赚钱吧~
开工大吉,兔年顺利~
无名
2023年1月29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