愤怒的小会计
今天开始公众号加一个类型,叫无名讲故事,跟大家分享各种职场小故事,内容或真或假,道理是相通的。
今天职场小故事,人物介绍:
小薇:加入公司一年的会计一枚
建国:某业务单元总监
“我”:某外资,中小企业,财务总监
小薇神情低沉且略带情绪的走进我办公室说要和我聊聊,她觉得想不通。
回想起昨天发生的事情,我心里想:“好吧,看来微信群里进行的安抚还不够。”
昨天下班前介入了一封邮件,担心小薇觉得我是在怪她没做好,还有意识的在群里跟她说了一句“辛苦了”。
小薇工作认真,利落,稍微有点儿“会计范儿”的执拗。过试用期的时候,360反馈反应出平时跨部门合作的小问题,大家都觉得她说话:“太冲”。我不确定我的财务经理在和她试用期谈话的时候,沟通这一点上,是不是让她“心服口服”了。
不论如何,她愿意主动敲我办公室的门来解开心结,总是好的。于是我微笑着,运好气,准备耐着性子迎接她,和她慢慢谈。
她的陈述和很多觉得“委屈”的小朋友一样,条理不是很清晰,散文加记叙文,没什么重点,也说不清自己纠结的点在哪儿,也没有明确的沟通目的。
大体内容:她是根据银行的反馈,和建国商量以后操作的。如果,建国,在半年前又付款的时候扣掉这一笔就不会有现在的情况了,所以她想不通。
我抓到的小薇的内心OS是:
*银行怎么说,我怎么做,不然怎么办?
*建国他为什么不多想想呢。
*我有什么错?
事情背景是有一笔已经打进来的外汇(以前项目的押金),小薇和建国在商量完以后,发邮件联系海外的合作商,说:“我们这边银行收不进来,你们准备好了,我们要退回去了。”
我在邮件的抄送里面,直觉需要介入一下,于是问小薇怎么回事。小薇回:“银行说超过我们对外付款时间180天以后,作为押金就收不进来了。”
我继续问:“你问我们银行的客户经理了吗?我们写情况说明,或者海外的合作商帮忙出证明是不是有机会收进来?”
小薇:“来不及了,这周五就自动退回去了。”
我:“你打银行投诉电话;我现在联系建国,看看以后有多大机会和这家再合作。如果近期不合作,钱打回去,这不就成了公司的损失了吗?”
小薇的脸变成了阴天……
和建国联系了以后,果然不幸被我猜中,未来几年不会和这家再合作了,我们莫名其妙的把钱退回去,对方当然求之不得。
我这一问,建国可能也觉得处理的不太合适,试探的问我:“要不,我让他们签一个简单的协议,确认这个钱作为以后的预付款?”
无名以前是很厌烦一遇到问题大家的第一反应就是:“我没有错的”。但是近几年,带小朋友比以前多,也越来越没那么刻薄。因为我发现,很多时候,所谓换个角度考虑问题,不是她们不愿意,而是她们看不到我说的那个角度。
于是我跟小薇讲:
*如果我觉得她有错,我会直接和她谈,或者让她的经理明确和她谈。这件事情,我没有怪她,她不用担心被“冤枉”了。我之所以在邮件的抄送里,就是有需要的时候把各种信息连在一起,该干涉的时候需要干涉。
*昨天下班之前,最急的肯定是先把事情处理掉,我会聚焦在把公司遭受损失的可能性降到最低。所以她试图和我解释半年前建国又付汇的时候本来可以把这笔扣掉的,这些话是在讨论已经发生过的事情,讨论谁的责任的。在昨天那个时候说不合适,等事情解决以后可以再聊聊。
*从“会计”的角度,她没有错。她告知了建国,完全按照银行的反馈进行的操作。但是如果从公司的角度,她们处理的一定有问题,因为我们在可以再争取一下的时候,自己把这笔钱变成了可能的坏账。她是个合格的会计,如果以后可以多想想,或者拿不住来主动问我,就更好了。
和我谈完没几个小时,小薇有点儿不好意思的告诉我,银行同意再给我们一周时间商量怎么办。
我说好,我们商量看现在有几个方案:
*和现在的银行配合补充资料
*问其他的银行类似情况的处理
*按照建国说的,写个简单的补充协议,把押金变成以后的预付款
小薇还是本能的想告诉我第一个方案很难,第二个方案也没那么容易。我说没关系,你尽力了就好。有任何反馈和进展及时和我商量。
钱已经顺利的入了账,我感谢她的努力,小薇也很开心,我想下次有类似事情发生的时候,她的视角也许多少会有所不同。
作为会计,我不会要求她更多,但是我愿意让她明白,怎样才是我期待的更好的思维方式。
突然想起那个笑话:一个人在挖坑,另外一个人在填坑。路人看到了问“你们在干什么?”答曰:“在种树,今天负责放树苗的人没有来。”
晚安各位,
无名
2022年9月8日











阅读平台上看视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