工作纪实 ~ 面试经验分享
最近团队里面有个会计辞职,非常典型的个人原因:女孩儿,奔三,北漂,在某个假期回老家参加完亲戚的婚礼以后被家里人“围攻”,并安排了频繁的相亲和面试。虽然姑娘心里面不太甘心,就这样离开奋斗了几年的帝都,但还是略带伤感的辞了职。
大家都很喜欢她,因为她爱笑,每天都无忧无虑的样子。
我的财务经理A是内部升职上来的,以前没有单独面试的经验。于是找A来聊,她是主要面试官,我会以代理HR身份旁观一下(公司HR在休假)。她负责问所有的专业问题,我只会问有关动机,薪资要求和稳定性等一些HR会问的问题。猎头推的候选人,她电话一面,我们一起面对面二面。
同时,我和她分享了我以前面试的一些习惯供她参考:
*根据离职时间,理想的交接期,来倒推出什么日子之前需要选定新人。
*让猎头筛的时候,告诉她们“必须达到的条件”和“加分项”。和猎头沟通清楚,必须达到的条件是不妥协的。
*面试前,按照岗位职责描述和任职要求,列出打分的项目和表格。包括需要衡量的各种能力和权重。
*候选人面试完,如果完全不考虑就不用打分;如果觉得可以考虑,就在记忆最清晰的时候打分,并写上标注。尤其是相对的高分项,和低分项,要写清楚原因。
*表格下面写一个三到五句的汇总:候选人的基本情况,与岗位最匹配的经历,相对的优势和劣势,对岗位的意愿程度等等。
*总分可以过60分的,至少最后二选一。
A提前列了一些专业问题让我帮她看看,一共13个备选问题。我给她的回复如下:
建议你注意时间,一般面试40分钟最合适,最多一个小时。也就10个问题左右。专业问题7-8个。
尽量引导候选人说实际案例,而不是泛泛的讲理论。HR管这个叫抓STAR。STAR法则是情境(situation)、任务(task)、行动(action)、结果(result)。你的有些问题容易让候选人说理论。
比如:“你认为审核员工报销的要点和难点是什么?”可以改成:“你在XX家公司,审核员工报销的时候,一般会审核什么?举一个你审核出问题的例子(发现了什么问题,怎么处理的,什么结果)
只是建议,供参考~
面试了两天,四个候选人,我提前约了碰头小会,目的是我们对候选人的打分达成共识。可惜,四个只有一个值得我们打分的,面试下周还得继续。根据面试时候A的表现,我给了她如下的建议:
我们面试的目的,是要在有限的时间里面,测完我们需要测的点,选出最合适的候选人。
*不要被候选人带了节奏。有的候选人在你问完她问题以后,她会接着问你问题。通常我的做法是让她把问题留到最后再问。A的性格特别好,候选人笑盈盈的问问题,她就笑盈盈的答。我对A说,你这样的结果是,一个小时以后,大家聊的很开心,你自己说了很多,教了候选人很多。然而,该不该选这个候选人呢?你完全没有办法给出一个客观的判断。因为你的时间和思路被候选人带偏了。
*记笔记。过两三天,我们讨论两个或者三个都不错的候选人应该最终offer谁的时候,如果没有记笔记,我们很难再想起当时面试时候的细节了。
*记得,你是面试官。候选人“吐槽”或者负面的言论,你就不要附和了,即使你心里确实和她想的一样。这是面试,不是在聊天。尤其是候选人吐槽专业考试的时候,你不要感同身受。如果候选人从潜意识里面此刻就形成了:“呵呵,这个老板也不比我厉害。”这个的印象,你以后怎么能顺利的分配工作或者指正她的错误呢。
如果你是新经理,或者未来很快将成为新经理,希望上面的内容对你有用。
在开始招聘以后,猎头第一天第二天的推荐并不理想。A就从没有相关工作经验的候选人里面开始挑选。我说不急,还有时间,一方面我们可以多用一家猎头,另一方面我们也可以在招聘平台上面把职务公布出去。我帮她筛简历,她电话一面。虽然这样我会稍微辛苦一些,但是让她知道市场的真实情况,也是好的。
果然,一百封+合格的简历进来还是轻轻松松的。有一位50左右的候选人我印象很深。对某年某月某日在某公司做的是什么岗位,具体职责是什么,25+的匆匆那年记得清清楚楚,我佩服她的记忆力。可惜,作为一个会计,她能讲出来的都是具体怎么操作的,而说不出和财务报表的任何关系。而那些具体步骤,换个公司,换个环境就完全没有意义了。低头干活儿的同时,还是得多动动脑子,多思考“所以然”的部分,那些才是你自己“带的走”的价值。
晚安,
无名
2021年11月28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