离开国资控股去民营?我设计的工作流别人反对怎么办?
无名杂货铺继续回答大家的问题。今天两个问题,关键词在标题里。
问题:“我现在在一个国资控股的上市公司子公司上班,但是现在的工作岗位没有任何前景,待遇也是止步不前,毕业就在现在的公司,工作五年了,工作热情都快被磨灭了。目前有一家今年创业板上市的企业招人,待遇差不多,岗位为全资子公司的全盘会计,想去新公司上班,但是又怕没法胜任被辞退,因为有家庭压力了。但是不试着走出去,怕以后更难走出去。”
你好,谢谢你的问题。为了保护你的隐私,把你中间的内容删去了一部分。
没有看到你的具体问题。我自己试着拆成两个问题:1)我是否应该从现在的公司离开? 2)我是否应该抓住创业板这个全盘会计的机会?
看到微博群里面的讨论,有人提醒你民营企业的不正规,有人提醒你习惯了国企,出去有可能会不适应,说的都没错。
但是每每看到这种讨论,我都无从下嘴参与。100个人会有100个答案,100个建议,而且没有对错,因为大家的经历不同,想要的不一样,家庭条件不同,经济压力不一样,面临的就业市场不同,自身条件不一样……
“如果是不够好的工作机会,可以跳出来看看有没有其他更好的机会,可以选择的范围可能不止是先有和它二选一,选项可能有更多。“ ~这个评论可能是和我的思路最接近的一个。
在我给你建议之前,你现在花一分钟思考一下,你择业的标准,就是你工作的目的是为了什么。我捕捉到的:1)薪资待遇 2)通勤距离 其他呢?
我可以告诉你我的:1)决策权,成就感 2)行业前景 3)工资待遇 4)工作时间的自由 5)企业文化
我不能忍受别人指挥我做事,在我的领域,我需要做决策者,这才可能让我享受工作,获得快乐和成就感。
我已经不再年轻,我需要去非夕阳产业,因为我不打算再跳槽。
工资待遇必须比我现在高,因为我不是被迫跳槽,我现在过得很好。
工作时间的自由,我需要早走的时候要能早走,需要请假的时候要能请假。我是自主加班的那一类人,有需要,我也可以自己做到随时在上班。
企业文化:不能接受一支笔都要以旧换新的,不能接受领导就可以随意骂人的,不能接受996视为理所应当的。
你呢?你跳槽考虑的因素都有什么?你只是需要养家糊口还是你想要有自己的事业?就像我前不久写的那篇文章,只要路上心安,都是好的选择。
都说授之以鱼不如授之以渔,您可以在我的公众号里面搜索下面的文章,尤其是第一个,建议你通读一下。
2017年6月11日,再谈职业规划与跳槽选择
2016年4月13日,跳槽时该如何选择
2018年12月1日,无名杂货铺:人到中年,职场四十
2019年4月3日,无名杂货铺:外企到私营的痛
现在说我自己的看法:
1)我是否应该从现在的公司离开?
是,公司都开始降薪了,你这么年轻,除非两年内有升职的机会,不然一定要走的。(后面看到你好像和经理已经谈离职条件了)
2)我是否应该抓住创业板这个全盘会计的机会?
不一定。如果你有6个月的时间,你得1)想明白自己想要什么样的工作 2)了解自己面对的市场有什么样的机会 3)评估自己的能力有可能能得到哪些机会。
然后,努力争取就好。
问题:我设计的财务报表工作流,很多人不满意,我认为是合理的,我应该妥协吗?
无名进一步问了:“你设计报表的工作流的目的是什么?”。听起来是总部要求的,有可能要外包。
我在微博群里的回答:如果是总部要求的,你可以问集团期望的结账时间是什么。你现在弄的,既不是总部要求,也不是最佳实践,你自己也没有太多依据。
补充一些相关评论:
*有可能要裁员,要谨慎。如果你现在设计的东西,提供的信息,变成未来裁人多少的尺度,你不要那时候去试图和总部说你当时没有考虑清楚,说的是理想状况,现实达不到。一旦公布了,你就没有机会了澄清了,因为方向已经定完了。
*大多数人都不同意,你还要真的了解一下人家的困难在哪儿,是不是很多情况你不知道。我们要做的是考虑各种因素,正常时候,大家不加班都能完成的时间表。
*跨部门的,你没有道理自己定的,起码平级的业务部门经理提前面对面商量好,不然发一个非常刻薄的时间表,只会挑起部门间的不满,没有人会执行。
*绝大多数情况下,业务是最主要的,除非年结(或者上市公司的季度报告等),一般公司不会为了财务结账方便,每个月最后几天都不许出库的。不能本末倒置,财务部给业务制造麻烦。实践上,你一年让业务部门配合一次还行,如果销售月末有急的订单出库,你死活不让人出库也不合适。如果你靠来回调整会计期间,会很容易产生人为失误,造成没有必要的麻烦。
*你现在的问题不是别人反对,你要不要妥协,而是你做这个的目的以及到底你的建议有多靠谱不好说。
*跟总部CFO问清楚项目的目的,他期望的工作流是建立在“理想状态”还是目前就达得到的状态下的。还有,项目是否是保密的。不太理解你们公司的模式,按道理来说,这是不能公开跨部门讨论的东西。
个人的,比较有针对性,比较急的问题,鼓励大家用微博问答。
周末愉快,
无名
2021年9月11日











阅读平台上看视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