白驹过隙,终身成长
谢谢大家的挂念,我一切都好。
系统上线,有点小忙。而且最近在尽量调整作息时间,不熬夜,所以最近没有及时更新。
回顾一下项目历程,其实专业的部分永远不是最困难的,或者不是最痛苦的。真正的挑战来源于在没有明确职责分工的情况下,如何在推动项目的同时,保护好自己。真正的修炼在于如何面对各种人的甩锅行为,既要控制住好自己的情绪,又要理智的需求解决方案。
中国人讲天时地利人和,这个项目真巧各方面都不符合。
大环境上,公司高层变动,以前要求中国必须上SAP的人,都在项目过程中纷纷宣布离职。总部的SAP项目经理在某种意义上处于“自身难保”的境地中。
同样的项目组在两三年前来过中国,当时的结果是不欢而散,双方当事人现在都仍有芥蒂。
公司最近一年效益不好,上SAP,除了金税接口相关的内容,总部几乎没有请外面的咨询师。
没有界线,就自己划一条
不是不团队合作,而是面对复杂的项目,不做那个盲批的傻子,不做那个众矢之的里面的靶子。
项目中后期,总部人员流动很大,从邮件里面可以感受到各种矛盾。有一天,突然SAP的项目经理在一个长长的邮件里面,夹杂着一个看似不痛不痒,实则很敏感的信息。邮件主要沟通的是数据迁移过程的具体要求和时间表。但是在不显著的地方,提到,我要批准所有步骤。
项目原本是有总部FI和的专家支持的。FI的专家此时已经离职。的部门很“职业”,他们会做好自己份内事。
没有外部咨询师,没有内部FI专家,项目经理希望我批准项目进程中的每一个步骤。这也就意味着,如果有任何错误,我是要直接负责的那一个。
于是我自己划了一条线。
我回复项目经理:
1)我会确认中国制度的报告是否在系统里面正确。因为所有数据是我的团队提供的,所有的COA mapping (内部科目与中国会计科目匹配)是我的团队做的,这个我可以负责。
2)总部FI需要在每一个步骤从系统设置到公司惯例进行检查,确认。
3)总部需要检查内部报告的设置,比如月报,比如合并报表。
上线过程中,被我“乌鸦的预感”料中,中国制度报表出来全都正确。内部报表不对,差个几百万.而现场没有人打算管这件事。我对总部来的,代表,在现场的小朋友说:“我建议你重点查最近为了中国新建的集团会计科目,比如住房公积金,有可能内部报告的后台没有加进去。”的小姑娘,一脸茫然,告诉我她会找她的老板谈。
那天中午请项目组吃饭,提到内部报告结果不对的问题。项目经理阴森的笑着对我说“反正你可批过喽”。
我哈哈哈的笑出了声:“我批的只是国内的报告呦,亲。”
项目经理继续阴森的笑着说:“是,应该提前检查的,他们查晚了。”
先保护好自己,然后需求解决方案,
第一张发票打出来,SAP项目经理开始张罗大家拍照,开啤酒,庆祝。当天,发给总部CEO,中国SAP上线成功!
我心里说:这才哪儿到哪儿~
发现若干问题,现场没有人讲的清。
国内的客户,人民币交易,收款的凭证里面会有汇兑损益。总部IT偷着告诉我,这是总部FI设的,得找FI。
固定资产,没有人会数据迁移。IT找了以前别的国家上线的一些邮件给我看。我说折旧的数据看着不对啊,她回答不了。
于是我对项目经理说,我们在你走之前开个总结会吧。
我列了五条我们发现的问题,一个一个和他过。有一条,他承认,是他的错,很快就可以改过来。三条是总部FI需要解决的。一条是需要跟进的。
当天,发了会议纪要给项目经理,总部FI的老大,总部的老大。
在跟进问题的时候,总部FI的老大,把事情推给了总部IT的人。IT的人在邮件里面直接说:“你先提ticket”。
我回复邮件,只发给FI老大,“我简单的问:你觉得生成的凭证看着正常吗?”。
忽略IT的叫嚣,对项目经理说:“在我们解决所有问题之前,我不认为系统成功上线了。”
项目经理私下给我一个人回复:“我不是FI的专家,但是我觉得你说的有道理。”
暗地里,我在联系国内的咨询师。问题我要偷偷解决,但是有100%的把握之前,还是要把所有问题透明化,这是责任问题。
帮你雪上加霜的永远是你的“心腹”
团队本来就不大,又一个年轻的小朋友辞职了。其实人员流动本身没有什么。但是在如此困难的项目中,在项目最艰苦的时候提出离职,确实给我带来额外的压力。
我提前找了中国的咨询师,按照业务流,对大家做了两遍的培训。公司小,没有backup,很多公司业务相关的事情,我可能要重新教一遍。
离职的小朋友,不久前,还在我耳边对我说:“老大,我绝对是你这头儿的。”
后生可畏,我不禁暗暗叹息。
我不得不承认,最近两个小朋友的离职,给我带来了挫败感。我20年的职业生涯里面,几乎没有财务部的人在我这儿辞职的。如今,一年之内两个。
客观原因确实是年轻人没有负担,辞职更轻松一些。而我也不得不承认,小公司确实无法给大家清晰的职业发展前景。而我自己,也很久没有做这么具体的工作,带这么年轻的小朋友了。
找了三个猎头,一周之内选定候选人。为了不给其他团队成员带去压力,我在接任者上班头一天才告诉大家这个消息。
老板过来,唠叨这样,那样的事情,99%和财务没啥关系。为了让他说痛快,我请他吃午饭,同时对他说:“老板,所有这些事情,我并不是像你以为的那样,做起来毫不费力。”给他讲讲他可能不一定听得懂的细节,只为了让他相信,SAP没有那么容易,财务上线还没有结束。让老板知道我在忙什么,我的状态如何,也可以间接影响他对别的事情的期望值。
白驹过隙,终身成长
20个月,从大公司出来,在小公司扎根。重新捡起具体业务,学习和年轻人相处,合作。
昨天,结束了又一个180天的背单词笃局,又赚了200块。
碰巧,昨天是看无字幕英语的第400天。
最近听了一本书叫《终身成长》,成长是每个人一辈子的事,它无关年纪。
白驹过隙,终身成长。
祝各位,也安好,
无名的天地
2019年11月18日星期一











阅读平台上看视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