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资本市场】振隆财务造假:都是税收惹的祸?(3)
存货黑洞
存货历来就是财务造假的高发地,振隆也不例外。
证监会调查显示:振隆的存货南瓜籽、松籽仁、开心果出现大额亏空,2012年至2014年共虚增存货7,631.24万元。其中,2012年亏空存货数量为568.57吨,金额为1,962.43万元;2012、2013年共亏空存货数量为1,897.53吨,金额为4,941.66万元;2012、2013、2014年共亏空存货数量为3,254.13吨,金额为7,631.24万元。此外,振隆2012年至2014年存放在天津代工厂的存货未纳入盘点范围。
小易仔细扒了扒振隆的申报稿,虽然无法直接判定存货亏空,但是企业披露的信息还是有破绽的。
·2012年松籽采购量大幅上升,券商未予充分关注
振隆对松籽采购量大幅上升的解释是:松树种植周期长,每年可采松树种植数量基本保持稳定,松籽的市场供应量主要受“三年一小产、五年一大产”的松籽收成规律的影响,该商品具有各年产量不稳定、单位价值高、价格变动大的特点。为了规避价格波动的风险,公司对松籽的收储比较谨慎,根据市场变动情况随时调整采购策略、选择采购时机。因此,报告期内各年末松籽原料储备变动较大。2011 年是松籽的大收年,从2011 年第四季度开始松籽价格逐渐走低。因此,2011 年末公司未储存松籽原料,而是选择在2012年初根据价格情况适时增加松籽的收储力度。在2012 年采购松籽金额为24,209.84万元,比2011 年全年采购金额8,489.84 万元增加15,720.00 万元。2012 年则是松籽减产年,价格不断上升。因此,2012 年公司储存了部分松籽原材料。
按照这种解释,松籽的采购时间应该大量集中在2012年年初。
小易根据常识推论(虽然不一定对),既然是食品,相信应该是有保质期的。
振隆接下来对2013年松籽库存比2012年大幅下降的解释就比较有意思了。
2013 年末原材料松籽期末余额为17.41 万元,比2012 年末松籽期末余额5,295.31 万元减少5,277.90 万元。主要是松籽原材料加工成松籽仁产品后更利于保存,并能更好的满足大批量集中销售的要求。因此,公司在2013 年将大部分松籽原材料加工成了松籽仁产品。2013 年年底公司松籽仁产成品库存为10,046.85 万元,比2012 年年底松籽仁产品库存增加4,814.47 万元。
·产品出仁率节节攀升,券商未考虑工艺的可行性
以松籽仁为例。小易根据申报稿披露的信息,初步测算了一下松籽的出仁率。
证监会调查显示,振隆产能不足,存在直接采购松籽仁直接销售的情形。
假的就是假的,伪装迟早会剥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