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青眼看税】(三)税收成本成功管理的框架
作为企业的税收成本管理最高长官,如何成功地开展税收成本管理工作,这里有一个基本的框架建议:
1、全面梳理业务流程
税收成本管理必须是全程的。从合同签署到业务执行,再到会计核算,税收成本管理与风险控制应当参与所有环节。
对零售企业而言,采购合同是否正确地约定了供应商的发票提供责任、结算付款是否能否严密执行了对进项税的控制制度、会计核算是否正确计算了税收成本,税收管理者应予全面地检查。对特殊的业务需求,如果存在税务风险或者遭遇税收障碍,应当帮助研究清除。
2、全面的《税务工作手册》
税收成本管理必须是全面的。经营品类繁多、经营方式多样、跨越行政区域、规模庞大、雇员流动频繁,导致零售企业涉及的税法范围广、需要许多人组成一个管理团队来履行责任。制定一个全面的企业税务工作手册,可以统一指导集团各下属企业的员工依章办事,统一各公司的税务工作质量。
3、培训与接受培训
税收成本管理必须是全员的。对采购部门、会计部门、信息数据管理部门必须进行相关的税收专业知识培训,例如“增值税可抵扣发票的培训、商品税率设置的培训、经营方式与税收义务认定”等;同时税务管理人员也应当深入了解采购部门、营运部门和计算机系统的业务,接受其他部门的培训。
4、持续改进计算机系统
税收成本管理应当持续自动化。用功能强大的计算机软件系统代替复杂而质量不稳定的人工控制,对庞大的连锁集团来讲十分重要。它既可以减轻现有员工的工作强度,减少人工控制的质量不稳定性,又可以避免人员频繁更替带来的“人来政兴,人走政废”的弊端。
沃尔玛的核心竞争武器之一是其功能强大的信息管理系统,该系统竟然能由根本不知增值税为何物的美国本部人员来开发和改进,到如今已能非常严密地适应极端苛繁的中国增值税管理规则,实在令诸多中国本土企业汗颜。可以肯定,它是沃尔玛进入中国20年以来持续不断地改进该系统功能的结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