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小马哥带你编底稿]报表和附注逻辑一般关系举例
(1)货币资金年末数=库存现金年末数+银行存款年末数+其他货币资金年末数,注意其他货币资金是否存在受限资金。
“受限制的货币资金明细”与“所有权或使用权受到限制的资产”中的货币资金明细核对一致。
如果货币资金的年末数和年初数没有受限资金的情况下,货币资金年末数和年初数要与现金流量表主表的“期末现金及现金等价物余额”、“期初现金及现金等价物余额”存在勾稽关系;现金流量表主表的“期末现金及现金等价物余额”、“期初现金及现金等价物余额”和附表的“现金的期末余额”、“现金等价物的期末余额”、“现金的期初余额”、“现金等价物的期初余额”存在勾稽关系。
(2)年末未分配利润=年初未分配利润+本年净利润-对所有者的分配-提取的盈余公积-其他变动,如果上年有会计差错更正或会计政策变更,需要考虑上述数据的影响。一般情况下,资产负债表中的未分配利润仅为余额,如果存在其他变动则需要查看所有者权益变动表。
(3)年末盈余公积=年初盈余公积+本期计提盈余公积-本期减少盈余公积,本期计提法定盈余公积=本年净利润(盈利)*10%,如果期初有未弥补亏损则需要补亏后按差额计提,当年亏损或期末仍有未弥补亏损不计提盈余公积。注意本期计提的盈余公积应与本年未分配利润-提取的盈余公积数据相符。
(4)年末实收资本=年初实收资本+本期增加实收资本-本期减少实收资本,注意本年新增实收资本是否实缴(现金或实物均可),不能按挂账数据计入实收资本,关注实收资本股东是否存在变动,明细需要进行修改。关注新增实收资本与“吸收投资收到的现金”的现金流量表是否存在勾稽关系。请注意实收资本数据增减变化与所有者权益变动表填报数据是否相符。
(5)年末资本公积=年初资本公积+本期增加资本公积-本期减少资本公积,注意本年新增资本公积是否为资本溢价还是其他资本公积,关注相关明细填列是否准确。关注新增资本溢价与“吸收投资收到的现金”的现金流量表是否存在勾稽关系。请注意资本公积数据增减变化与所有者权益变动表填报数据是否相符。
(6)年末应付职工薪酬=年初应付职工薪酬+本期增加应付职工薪酬-本期减少应付职工薪酬,本期增加的应付职工薪酬与计提的各项成本费用核对一致,本期减少的应付职工薪酬与“支付给职工以及为职工支付的现金”的现金流量表是否存在勾稽关系。关注短期薪酬、设定提存计划等明细填列是否准确,工会经费和职工教育经费是否按工资总额的一定百分比计提,职工福利费一般应无余额,年末应付职工薪酬余额不能转入其他应付款。
(7)年末应交税费=年初应交税费+本期增加应交税费-本期减少应交税费,计提的各项税费应与税金及附加借方发生额存在勾稽关系(除增值税和所得税外),本期减少的应交税费(不含代扣代缴的个人所得税等)应与“支付的各项税费”现金流量表数据存在勾稽关系。值得注意的是,增值税在填列时不能直接复制借方发生额,需要查找缴纳增值税的相关数据,因为借方发生额可能存在各项明细互转的情况。
(8)应收票据年末数和年初数需要区分银行承兑票据和商业承兑汇票填报,关注商业承兑汇票是否存在坏账风险,了解期末是否存在已质押的应收票据,对于期末已背书或贴现且在资产负债表日尚未到期的应收票据能否终止确认(一般情况下商业承兑汇票可能终止确认)。
(9)应收账款需要按区分填列单项计提坏账准备和信用风险特征组合计提坏账准备列示账面余额、坏账准备和账面价值。信用风险特征组合计提坏账准备包含合并范围内关联方组合、账龄组合、无风险组合等等,项目组需要填列到正确的位置上,并在下方填写相关明细,比如:账龄组合账面余额和坏账准备应与会计政策中预期信用损失率存在勾稽关系。年末账龄和年初账龄应具有勾稽关系,除非出现某些吸收合并情况下,不能出现账龄不勾稽的情况。本年核销实收应收账款应注意是否已提足坏账准备,关注核销手续是否完整。年末坏账准备余额=上年坏账准备余额+本年计提坏账-收回或转回-转销或核销。本年计提坏账准备-本年收回或转回=本年信用减值损失发生额。关注合并范围内关联方数据要跟内往数据核对一致。
披露前五名的单位名称要填写全称,款项性质,期末余额,坏账准备余额、期末账龄以及余额占比需要填写完整。可以用天眼查等工具查看前五名客户是否真实存在,名称是否完整。
(10)固定资产需要按项目名称(包括房屋建筑物、机器设备、运输工具、电子设备、办公设备、办公设备等)填报账面原值、累计折旧、减值准备数据,注意相关明细不能填错,一般情况下年初数据应与上年审计报告数据保持一致,在建工程转入数据应该与固定资产相关增加额存在勾稽关系,固定资产本年折旧数据与现金流量表附表“固定资产折旧、油气资产折耗、生产性生物资产折旧”保持一致。关注固定资产减值是否存在暂时性差异计提递延所得税资产。注意折旧数据不能填错位置,并关注是否存在账面价值为负数的明细项。
(11)长期待摊费用需要按项目名称(包括租赁资产的装修费等)填报年初余额、本年增加金额、本年摊销金额、其他减少金额和年末余额。本年摊销金额与现金流量表附表“长期待摊费用摊销”保持一致。摊销金额与相关成本费用明细保持一致。
其他减少一般不填数据,如有长期待摊费用的处置或核销应填数据。
(12)在建工程需要按项目获取预算数,关注工程累计数与预算比例(与工程进度一般一致),项目众多的情况披露重大项目,小项目可以使用其他合计。在建工程转入固定资产数据要与固定资产本年新增转入数据存在勾稽关系。
(13)其他流动资产明细主要包括待抵扣进项税、预缴税款、一年内债权投资等,注意与应交税费负值报表重分类有联系。
(14)递延所得税资产和递延所得税负债,要注意是未经抵消还是抵消列示,只能选择一种,可抵扣暂时性差异和递延所得税资产、应纳税暂时性差异和递延所得税负债存在企业所得税税率的勾稽关系。未确认递延所得税资产明细与所得税费用项下的会计利润调整至所得税费用中的“本期未确认递延所得税资产的可抵扣暂时性差异或可抵扣亏损的影响”存在勾稽关系。
(15)合同负债注意是不含税金额,含税部分在其他流动负债-待转销项税列报。
(16)“递延收益-政府补助”借方发生额(计入其他收益数据)与“其他收益-政府补助”(从递延收益摊销数据)有勾稽关系。
递延收益-政府补助本年新增补助+其他收益(直接计入没有递延收益过渡)+营业外收入(与日常经营活动无关的政府补助)三者之和与现金流量表主表“收到其他与经营活动有关的现金”中政府补助数据存在逻辑关系。
(17)其他收益包括政府补助和其他,其他包括个税手续费返还以及减免税。也可以不列其他,直接填写明细。注意其他收益政府补助可能不一定通过递延收益过渡。
(18)所得税费用包括当期所得税费用和递延所得税,其中当期所得税费用发生额与应交税费-应交企业所得税贷方数存在勾稽关系,递延所得税与递延所得税负债(期末-期初)-递延所得税资产(期末-期初)存在勾稽关系。
(19)管理费用一般仅需要披露前十名重要明细,其他可以小计放在“其他管理费用”明细之中列报,注意前十名明细之中的职工薪酬一般为职工薪酬明细的合计,包括工资、绩效、五险一金等。
(20)财务费用,包括利息支出、利息收入、汇兑损益和手续费等,利息收入按正数列示,注意利息支出如有数据一般应存在融资业务,并注意其是否与现金流量表主表“分配股利、利润或偿付利息支付的现金”和现金流量表附表“财务费用(收益以“-”号填列)”存在勾稽关系。
(21)资产处置收益,包括固定资产处置收益、无形资产处置收益等,注意报废和处置的区别,如果收取处置的现金流,应列报于现金流量表主表“处置固定资产、无形资产和其他长期资产收回的现金净额”,资产处置收益与现金流量表附表“处置固定资产、无形资产和其他长期资产的损失(收益以“-”号填列)”。
(22)营业外收入,包括与企业日常活动无关的政府补助、非流动资产报废利得、罚款及违约金收入、无需支付的款项等等。营业外收入和营业外支出,对于非流动资产报废利得-非流动资产报废损失的差额与固定资产报废损失(收益以“-”号填列)存在勾稽关系。
(23)滚动调整思路:如果上年审计报告作出审计调整,且上年度会计没有入账,则此时会出现未审报表期初数与上年审计报告数据不一致的情况,此时在选择本年审计的期初数时有两种选择:
(1)本年度审计时在按照上年审定数作为期初数。
(2)本年度审计时按照上年未审数作为期初数。选择第一种方式时,会存在本年报表数据与上年审定数之间存在差异,主要是因为上年调整分录在本年度没有进行滚动调整造成,可以将同时影响未分配利润数据和资产负债项目的数据平移至本年调整分录,并将年末未分配利润勾稽相符,如果本年度企业将上年度审计调整事项用以前年度损益调整的方式进行调账,那么此时平移至本年度的调整分录应当冲平。选择第二种方式时,则在上年度调整分录将上年审计调整事项全部平移,并同步将影响未分配利润数据和资产负债项目的数据平移至本年调整分录。此时需要注意如果去年有部分数据仅为重分类调整,则在年末需要看企业是否已进行过调整,如果仍没有调整重分类,则本年末仍需要考虑重分类调整事项。
如果企业本年做了以前年度损益调整,且该事项与审计调整事项无关,那么此时需要关注是否有必要必须调整年初数,如有必要,则需要在上年调整分录中,将该笔调整数据进行过入,但需要注意的是,该数据是影响上年度当年还是上年度的以前年度,即:上年度审计调整事项使用上年度利润表数据调整,还是使用年初未分配利润数据进行调整。如果是调整上年度利润,此时影响数会直接过入所有者权益变动表;如果是调整上年度以前年度利润,此时影响数据需要在所有者权益变动表上年年末余额下方的“前期差错更正”填入此数据。
值得注意的是,如果修改上年度财务报表数据,则需要同步修改附注相关内容。
未完待续ING!