审计心得连载|东北往事之团建和培训
团建
在事务所这样的环境中,人与人之间的关系还是比较单纯的,大家都是为了把项目做好而组成一个个项目组,无论是从合伙人、经理、助理都是如此,我们现在都流行叫做“团队”,在我看来,组织好的是“团队”,搞不好的就是“团伙”。在任何组织中,都需要管理,那么团建就应运而生,比如搞个聚餐,远足等等;在繁忙的工作压力中释放一下是必须的,人不是机器,但机器运行长了也需要检修是一个道理。
只有在大家放松下来,彼此之间才能发现一些在工作状态以外的特点,比如兴趣、爱好等等,所以,团建是可以拉近人与人之间距离的,只有更加了解彼此,以后在做业务的过程中,才能够真正的做到知人善用。
几年前,所里搞部门管理制,需要从团队中招募部门经理,记得在应聘述职的过程中,描述自己的情况时,具备多年“被管理”经验,深刻了解作为助理人员的想法和心态,如果能够应聘成功,能够带领团队不断努力向前。就这样我成为了一个部门经理,除了带队做业务,还需要管理部门人员,有时感觉很累,想把自己藏起来,但是不经历困难的人生不是一个完整的人生,唯有坚持下去才会取得满意的答卷。
培训
十多年前刚进入事务所实习的时候,面试的是分管培训的经理,也是在注协常年培训的老师,谈吐很好,平易近人。记得实习了一个月之后,正好大部分项目都基本收尾了,培训老师将近一段时期来培训的小伙伴都召集回所开会,开会的内容就是一起分享这段时间在项目上都做了什么,有什么心得体会。记得会议室不是特别大,应该能容纳十多个人,基本上坐满了,我们是逐个发言,印象深刻的有位大哥,大哥介绍自己说原来在企业工作过,注会也过了几门,然后来事务所工作,在试用这段期间里做了一个项目,负责了几个重要科目,然后发现了企业的一些问题,也与经理汇报沟通了,后来也得到了很满意的解决。
当时大家都是小白,我听完这经历,肃然起敬。到了我这我做的很一般,因为我去的项目组,经理一开始连抽凭都没让我做,因为没有经验嘛,一直在让我搞穿行测试和控制测试,在我多次请命之下才有机会去抽查凭证,那时候也没有智能手机,把感觉看不懂的凭证和后附的附件内容手抄在小本本上,然后在回去问经理这是不是一个问题。不过那次经历让我对内部控制有了更深刻的理解,因为天天研究控制流程、控制点、单据,说明等等。后来,那位大哥在年底顺利了通过注册会计师考试,年审后就离开了事务所又回到企业,而我却一直干到现在。
在事务所工作,需要时刻更新自己的知识库,无论是所内培训,参加国家会计学院的培训,或是买一些网课,都是有必要的。不学习,吃老本肯定是行不通的,所以需要学到老、活到老。
几年前,所里搞了一个微课大赛,得奖后我就顺理成章的成为了所里的内部师资,需要每年给所里的小伙伴讲一些课程,我也希望也能向我的前辈一样能够给新入职或参加不久的小伙伴一些审计方面的指引,希望他们能比我做得更好。就像有一次我去参加一个区里演讲比赛,听到一位人民教师在台上说的一句话:“不能误人子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