总结|如何快速分析企业财务报表是否存在重大风险
编者按:近期有小伙伴在公众号留言或微信给我,有想要总结套期会计的,也有总结其他内容的,就比如今天说到的分析财务报表的风险问题。本人不才,对于套期会计在实务中并没有太多接触,也只是在停留在理论层面,而且并未深入有过太多研究,但准备近期将应用指南及视野论坛部分陈版回复整理整理,敬请期待。
对于会计师来说,如果企业恶性造假,如果仅仅是通过一次常规审计程序,而且没有在没有加派高手,时间充裕的情况下,我个人的看法,真心话,真的太难了。我常常在想,以往监管机构处罚的案例里,那些被处罚过的会计师都那么马虎大意吗?明睁眼漏的问题都发现不了?我想有可能存在,但不应该是绝大多数。这里背后的原因还真的很难说。近期也在整理和查看以往事务所及会计师被处罚的案例,如果在时间充裕的情况下,按照准则要求的审计程序执行,应该会发现企业造假的问题,往往没发现基本上都是基本审计程序执行不到位,项目组成员过于轻信企业,被企业的演技蒙蔽的居多。所以,如何快速分析企业财务报表是否存在重大风险是一个持续可以讨论的话题,今天我们就真实性问题一起聊一聊。
对于企业做账来说,企业应该是先有业务,才有财务,那么一笔会计处理,应该有真实的经济业务实质,这样才能说得通,真实合理。那么,对于会计师来说,我们分析的重点就是如何证实企业的报表真实合理。
一、不要相信神话
不计其数的历史经验告诉我们,神话故事往往不会发生在你身边,当你发现企业报表好看到貌美如花,一般情况下,这个美可能是整过容的。什么毛利率高于行业、什么第一、什么神奇,往往都可能是造出来的。
请大家关注这几个报表项目或会计科目,货币资金、应收账款、应收票据、预付账款、存货、在建工程、固定资产、应付账款、其他应收款、递延收益、营业收入和营业成本、销售费用、管理费用等等。上述这些项目或科目基本上是企业造假重灾区,往往一些自认为高手或者大神,通过伪装术将上述项目变得非常漂亮,在结合业务上的忽悠,各种领先,各种第一,各种高科技等等,让你相信数据是真实、合理的,但实际上往往都是不靠谱的。如果你有了线索,发现上述项目存在异常,那么就深入往下挖掘,肯定会有所收获的,千万不要半途而废。
二、违背常理、不按套路出牌
有些报表数据很好看,但细致研究会发现违背常理,比如毛利率奇高;出口金额与可查询的公开数据不符;存贷双高;收入或应收账款前五名查询不到或与对方数据不一致;产能利用率离奇;收入与费用率异常;行业通用比例不符(比如坪效、ARPU值、翻台率等等);由于会计理论博大精深,内在逻辑性较强,若想造假必定留有一些异常之处,若想弥补异常,必定拔出萝卜带出泥,又会出现新的问题,所以功夫只怕有心人,如果我们能够慧眼识风险,对数据、指标体系等有一定的敏感性,应该会从中发现一些蛛丝马迹。
三、注意非常规操作
除了常规手法操作外,越来越多的操作,可能不是通过收入、成本、存货、应收、预付、应付这些常规科目来造假。可能会通过一些收购合并,处置股权,关联方输送利益,或一些关联关系非关联化来实现的,这些手法更加防不胜防,眼花缭乱。我们需要注意的是,往往这些操作不会经常发生,如果不能及时发现可能就错过了,所以对于此类非常规操作或异常会计分录,我们应该加派高手,重点看防,对于长期股权投资、投资收益、商誉、财务费用、其他业务收入等等项目应该多加小心,不能马虎大意。
无论造假手法多么高超隐蔽,我们都应该时刻保持清醒,用质疑的思维去看待拿到手里的财务报表,保持高度的职业谨慎,勤勉尽责,做好常规动作(制定常规审计程序),更要提前准备好自由动作(制定非常规审计程序),站在制高点俯瞰企业报表,利用能够获取的各种资源来识别舞弊或重大错报风险,将审计风险降至可接受的低水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