TOC将成为管理界的主流
(在高德拉特中国合作伙伴计划第十一届TOC公益研讨会上的欢迎辞)
欢迎光临美丽的上海国家会计学院!
尊敬的拉米高德拉特先生,PC先生,史瑞达先生,金光先生,张锋先生,校友们,T友们,女士们先生们,早上好!
我非常荣幸地代表上海国家会计学院教研部、企业管理研究所,对各位的到来表示最热烈的欢迎。金秋时节,我们迎来了“高德拉特中国合作伙伴计划第11届TOC公益研讨会”开幕的日子。今天也是我院一年一度的校友返校团聚的“校友日”,全院上下可谓“群贤毕至,少长咸集”。两场活动为深秋的学院增添了亮丽的色彩,秋天是收货的季节,让我们共同期待此次研讨会的精神饕餮大餐能让您受益匪浅。
相信在场很多同好是第一次来我们上海国家会计学院,先为大家简单介绍一下。我们学院是在原国务院总理朱镕基同志的亲自倡导、关怀、推动下建立的,致力于培训在职高级财务管理人员的专门机构。被业界誉为“财会高管的摇篮,财会界的黄埔军校,管理会计高地”。近年来,陈胜群教授和我加入了约束理论、基于有效产出的会计研究的行列。我们曾在本院举办过一系列以约束理论为主旨的讲座、沙龙。我们也多次参加高德拉特机构中国合作伙伴计划的公益研讨会、各种TOC论坛、公开课等。通过研习TOC,不仅丰富了我对管理会计研究的内容。更重要的是,通过研习TOC,让我结识了很多T友,很多人今天也来到了现场。再次欢迎你们!此次活动在我院举办是良好的开端,希望通过共同的努力,把约束理论实践和研究推向前进。
当今世界唯一不变的就是不断变化,唯一确定的就是存在不确定性。在大数据、人工智能、移动互联、云计算、物联网、区块链等新技术的广泛应用,催生出新的观点:“数据本身即决策”。你同意吗?
技术浪潮袭来,人们手里的iPhone手机换了一代又一代,不幸的是,头脑里的思维却依然停留工业时代,一些企业管理者崇尚“成本领先”、“绩效激励”等,然而,诺基亚和索尼的失败证明,试图用旧思维破解企业的新难题是“刻舟求剑”。昨天还有朋友提出了这样的问题:在追求效率的同时,出现了订单不能准交,产能严重浪费、库存积压,成本高企、收入增速下降等一系列问题。高德拉特先生的名著《目标》系列已经发布几十年了,这个问题还没有得到彻底解决。我建议他先看看目标这本书,然后在找GC的顾问。在座各位有很多是我们校友或从事财务管理工作。您大可以从洋洋大观的管理会计兵器库中俯身抄起几件趁手的利器,比如,本量利分析、标准成本和作业成本以及目标成本管理、预算管理、责任会计、经济增加值(EVA)、平衡计分法(BSC)……为什么仍然没有解决上面这个问题?这些在商学院课堂上非常流行的工具真的有效吗?使很多人患上了《干草堆症候》,迷信数据、迷信技术而忘记了企业的本质,忘记了企业的《目标》。手里有数据,而不知道如何从数据的海洋里提取有用信息。
根据我自己的实验研究表明,同样的信息来源的情况下,财务管理者决策有效性的表现比非财务管理者差,因为财务管理者头脑里有顽固的“成本思维”。非财务人员也好不到哪里去!大量的企业管理人员不能根据相同的数据做出正确的决策,因为大家的头脑里有太多的“局部效益”思想。试想,如果决策不正确,何来好的绩效表现?为什么要等到绩效考核后才发现决策出错了?我在这里公开倡议,我们的财务管理者要主动检讨自己脑子里“成本思维”不足,深刻认识注重“局部效益”忽视“整体效益”的错误思想,从我做起,给管理者一个可以信赖的建议。
中国有句古话:“狭路相逢勇者胜,勇者相逢智者胜”。当原有的竞争的态势不在,当发展《速度》下降时,如果不想被颠覆,都面临一场《抉择》:要么躺着历史的功劳簿上死守稳定的增长,要么转变思维,寻求《让你的公司奔跑起来》的《良策》,用竞争者难以复制的《速度》,实现《可行愿景》。当然,要做到这一点,只是《醒悟》过来《仍然不足够》,因为取得成功《不是靠运气》。
上海国家会计学院的校训是“不做假账”,这是对我们校友职业道德水平的要求,同时,校训背后更深层次的含义是“求真务实”。更高的要求是:持续学习,不要墨守成规,与时俱进。能为企业“做得好账”。
高德拉特机构和上海国家会计学院合作,共同传播TOC理论,践行TOC理论,希望TOC成为主流的企业管理理论,引领企业管理实践。希望基于有效产出的会计理论和方法体系成为管理会计的主流。
女士们,先生们,T友们,校友们:
让我们共同期待这一伟大时代的到来。希望大家有所收获,不虚此行!祝本次公益研讨会圆满成功!谢谢大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