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们距离税收实务有多远
声明:本文由会说作者撰写,观点仅代表个人,不代表中国会计视野。文中部分图片来自于网络,感谢原作者。
或许好多税收知识你都懂,但是真正冲到社会这个大熔炉其中,便会发觉,法律技巧、沟通技巧、各种知识的积累必不可少。如果单单沉浸在研究一个税收条文怎么用,使劲的抠文字,还属下乘。离社会实战的差距实在是太大了。
因为参加培训,所以这段时间写的少了,但也有更多的感悟。
培训中有老师提到一个法务实例,那就是关于代理一个客户帮忙买一块可以政府收回重处的地。
从签订合同到对方赖皮再到运用律师函和借助法院等等,再诸如怎么运用小资金撬动大收益,最后说到中间税务的考量,当然听得出关于税务这一块,老师有点点外行。
譬如买地有技巧,那就是买公司全部股份跟直接买地还是有区别的,中间涉及税种的不同,以及日后的折抵,这里当然不展开来讲,里面大有学问。从老师表情看出,律师费也是相当可观的。
闻之觉厉,或许好多税收知识你都懂,但是你真正冲到社会这个大熔炉其中,便会发觉,法律技巧、沟通技巧、各种知识的积累必不可少。如果单单沉浸在每天研究一个税收条文怎么用,使劲的抠文字,每到看到一个空子用之粉饰太平便洋洋自得,还属下乘。相信我,这些你上场就会,除非你高中语文不及格,大学基础逻辑课上在睡觉,但是这离社会实战的差距实在是太大了。
索性,我想说的是,税收是个好东西,国家机器要运转就少不了,经济运行也少不了,学好了,哪里都用的到。关键是怎么和其他领域融合,譬如还有一堂课讲反垄断反倾销,处理一起国外反倾销案例,我总结了一下,需要财会、税务、本地律师、跨国律所、国内商务部等多种资源的完美整合。
所以,有志于税收实务的大家,还需要结合自身将来的发展方向和定位,学习一些相关的知识,更能显出你的市场价值。
就一些小的感触,跟大家谈谈,这图画的有点大,或者耕耘于某一细节也不错,或者有人靠讲理论也能搞出一条出路,就看你怎么选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