医疗机构绩效评价与决策制定的有效产出会计
医疗机构的有效产出与一般的有效产出不同。大多数情况下,医生是瓶颈、病人是客户。任何营利性的业务必须同时满足两个必要条件:一是医疗机构必须向病人提供高质量服务;二是医生护士等医疗机构的员工满意度必须得到保障。
对于医疗机构而言,有效产出T意味着通过向病人交付高质量、可靠服务而产生现金的速度。有效产出是某位病人为服务的付费减去为这个病人而做的检查工作、供应商等的变动成本。总的有效产出与给定时间内接受治疗的病人数量和每个病人的付费金额直接相关。医疗流程的质量和可靠性直接影响医生花费在管理治疗病人上的时间量,从而影响接受治疗并付费的病人数量。
要向病人提供服务,医疗机构必须建设基础设施、购买设备、工具、IT系统、HR系统等。这些为向病人提供服务所必须的系统投入的资产称为I 。其中包括从外部购进尚未消耗的药品和耗材。
随着时间的推移和为病人提供医疗服务流程的进行,这些投入形成的资产会慢慢贬值,这部分被称为运营费用OE。换言之,任何非变动成本都是OE。
总变动成本TVC视为特定病人诊疗(包括门诊、检查、住院、手术等)过程中消耗的从外部购进的药品、耗材、工具等的购进成本。如果患者要求更多的检查测试或对药品、耗材等有特别的需求,总变动成本就会变化。比如:病人要求制定进口器材、药材为自己治疗,如果进口品价格高于国内品价格,该病人的总变动成本就会上升。
在有效产出会计中,力求增加T,同时降低I 和OE。
在医疗机构内部,如果能够在最短的可能时间内(与其他组织相类似)提高理解病人期望的速度、精确的诊断病情、开发治疗计划、执行最佳治疗选项就可以增加T。在此过程中,做理疗的质量和可靠性是非常重要的,因为如果不得不一遍又一遍重新接受老病人入院或检查,将会浪费最宝贵的医生时间。
在医疗保健领域,管理的当务之急是:
增加的有效产出T大于投资I 的增加+营运费用(OE)的增加
如果从开始到结束,治疗病人花费了太长时间,或者第三方很久才付费,那么就会增加OE,增加I ,降低T.因此,营利性医疗机构做决策和选择病人时,要理解T/DU的概念。
雇佣员工必须带来T的增长大于因雇佣员工而带来的OE的增长。
有效产出元天(TDD)和库存元天(IDD)对医疗机构来说也是非常有价值的评价工具。
简单介绍一下TDD的用法。如果某医院邀请了一位外部专家来会诊,如果这位外部专家到位可以开始工作之后,院内任何某部门未能完成自身工作导致专家等待所造成的有效产出的减少金额。这个数额越大,对该部门的惩罚越大。
IDD 的用法。如果采购部门的采购计划制定不合理,导致大量的医疗用品周转率下降,占用过多导致的收入减少额。
TDD衡量应该完成却未完成的事情,IDD衡量不应该做却做了的事。这些控制指标的理想值是零。控制指标的数值越大,更是需要采取修正行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