公立医院的成本管理
由于公立医院要既要保持公益性,为公民提供低价的医疗服务,目前我国财政支出、医疗保障无法保证公民能够充分地享受低价的医疗服务,因此这个压力部分地传导给医院。而医院又要保证自身正常运转,有足够的现金流支持。因此医院的绩效管理就变得复杂起来。
公立医院的绩效管理是近年来政府非常重视的重要工作。卫计委、人社部、财政部、中医药管理局四部委局联合发文针对公立医院、基础医疗机构、专业公共卫生机构以及卫生计生监督机构的绩效考核分别制定了考核指标体系。其中针对公立医院的绩效设置了费用控制、成本效率等指标,也就是说医院不仅要看好病,还要少花钱,因为医院的成本费用最后都会转嫁为患者的负担。有一次某三甲医院的财务处长找到号称外科第一把刀科室主任探讨成本控制的问题,其中提到了手术耗材的成本需要控制,您看我给您制定个标准,每台手术用止血纱布十块,您看行吗?这位外科主任沉吟半天说:可以,但是,如果按照你的标准,手术台上止血纱布用完了,血还止不住,你来负责行吗?
这个有点无厘头的案例折射出医院的成本控制的难度。
目前医院成本管理的现状是什么呢?首先我们从成本信息系统开始讲。乔布斯对成本信息系统有过一段2分钟的论述,大意是当成本信息系统不健全的时候,会计师采用了令管理者难以理解的标准成本制来核算成本。而医院作为服务型组织没有完全采用标准成本制。卫计委提倡医院采用作业成本法ABC。
为什么采用ABC法?因为医院的业务特点是提供服务,每位病人接受医疗服务的种类很多,比如一个病人就医的直接成本大致包括检查、治疗、手术等过程中发生的材料,处方药等费用。
除此之外,医生的诊疗成本、医疗器械检查成本等都难以直接归集到每个病人身上。如果好核算病人的成本,需要分摊。
ABC法是“世界公认”分摊最准确的成本核算方法。因此为了成本信息的准确性,需要用ABC法来分摊。先不说这分摊过程的细节。
先说成本信息有什么用?答案大体集中在以下三点:
第一,定价
第二,考核与激励
第三,成本降低
医院并没有医疗产品定价权,但是医院有义务为医疗产品定价提供成本信息。因为定价权在管理机构,如卫计委、人社部、发改委、财政部等这样的部委。管理机构要根据医院的成本信息来定价。因此医院必须为这些部门提供成本信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