设置首页 入收藏 English 可做什么 帮助 | XBRL中国 会计准则委员会

财务审计人破局的八点体会

Benny / 2022-09-21
文字 正常
  • 标签:
  • 职场参考
  •  
  • 声明:本文由会说作者撰写,观点仅代表个人,不代表中国会计视野。文中部分图片来自于网络,感谢原作者。

    兄弟们,你们还在卷吗?

    我这几年,赛道切换非常多,从事务所到企业,从外企到咨询,从创业到自由职业,从财税审计到自媒体,从文字创作到摄影剧本,从财务工作到足球教练员

    这几年我接触的最多的还是财务人,我发现,真正那些牛的不得了的财务人,他们早已经跳开了财务审计,在扎根财务审计的基础之上,都走出了自己新的赛道

    有搞信息技术的,有做自媒体的,有转行培训的,也有很多去做了投资,有人做的好,有人还在路上,但是无一例外,都在本职工作之外有一条,或者几条自己的第二赛道。

    对于传统的财务和审计,通常更专注于专业领域,财务专业的积累非常深,前几日,跟一个合伙人沟通,我们沟通关于固定资产一次性入费用的问题。他说无论这个企业多么小,他都必须尊重会计准则。税法跟会计没关系。几年前我非常认同,税法是税法,会计是会计,做纳税调整就好了。

    现在我认为这是一种装,或者不接地气,我依然认同这个观点,因为这个观点是权威的,但是我现在会思考,谁来调整呢,企业会计会调整吗?为什么企业要这样做呢?这份报表对企业有什么用呢,老板会看吗?

    不同规模和阶段的企业,做法是不同的。

    财务人和审计人极其的崇拜权威,也正是这样,才容易丧失了创新,除了专业以外,缺乏更落地的软技能。

    同样的,由于过于严谨财务思维,严谨到一分钱的差异都不能有,让本身社交能力比较弱的财务人性格变得更加固化,容易陷入单线思考。

    包括我们在星球委员会中,很多伙伴也有类似的特性,我给他们定义为典型的审计人做事的思维,因为太浓郁了。

    所以我们在一起做事的时候,由于深度的交流,我们彼此发现了伙伴们的优势,他们真的非常优秀,同时我们也认识到,我们太缺乏成事的能力,不知道如何做好一件事,如何整理思路,如何建立逻辑,如何营销,如何管理等等。

    所以我认为,结果就是这些人很专业,但是却没有收获价值,这是最遗憾的。

    所以,我最近也做了一些思考,为什么我们这帮人开始有做成事的能力了,我们经历了什么,下一步还要继续做什么。

     

    第一个就是搞人,因为大部分财税出身的人,不具备商业能力,最典型的,很多财务人不善于销售,他们觉得,我收了别人的钱,我就欠别人一样。于是他们开始付出他们的专业,却不敢收费,甚至用低于成本的价格销售出去了,还担心别人不认可。

    实际上并不是这样的,你给别人带来了有价值的东西,就要从市场获得等值的回报。当然,这个价值,针对不同层次的人,可能是不一样的。比如,我一堂财务课卖给老板至少要几万块,同样的卖给财务人群可能几百块也没人买,原因很简单,我讲的是针对于企业的,可以为老板带来甚至高于他企业价值的认知,而财务人大部分没有这类认知。同样的,也正是因为这类客户收费更高,所以我才会研发针对于这些企业和这类人的课程。

    同样的,除了商业以外,大部分财务人还缺乏运营能力,管理能力,产品能力。

    所以导致很多人空有一身专业(甚至没什么专业,毕竟财务专业真的不高端),却无法做出事情,成就自己的原因。

    所以第一步是搞人,无论是自我学习,还是寻找合作伙伴,一定不是再找财务人,而是找拥有商业能力,运营能力,产品能力的人一起玩。

    只有具备了这样的伙伴,才能让你的事业如虎添翼,快速发展。

     

    第二,还是搞人

    怎么又要搞人呢,就是要找到能搞人的人。

    我们都知道我们需要找到拥有商业能力,运营能力,产品能力的人一起玩,但是我们找不到啊

    那怎么办呢,那就是我们身边必须先找到一个能搞人的人,而且这个人拥有和我们一样的战略思维,这是我们身边最重要的朋友。

    这个人有前瞻性,市场预见性,而且懂人性。他不是财务,但是可以迅速进入到这个行业,然后搞人。

    很快的了解到这个行业的痛点,趋势,清楚这个行业的人才都在哪里,如何使用这些人,并且如何让这些人具备更高的价值,并且可以把各个行业的人才溢出,并且团在一起。

    拥有一个这样的人,你就会坐上火箭一样,迅速的发展,我身边有很多这类朋友。

    无论你准备做什么,你都要先搞定这两个人,当然非常难搞,就是一个懂商业的,一个能搞人的。

     

    第三,扎实专业

    术业有专攻,专业是跟着你要做的事情来的,而不是事情跟着专业来。

    比如,在我们审计领域,很多人痴迷于合并报表,认为这是专业的天花板,会合并报表,就是自己专业能力的证明。

    但是呢,合并报表的能力除了能给你带来一种虚无的满足以外,还能带来什么呢

    我在企业的时候,我负责我们公司合并报表的系统建设,所以那段时间我疯狂的学习合并报表,然后开发出来我们整个集团的傻瓜式合并报表系统,耗时一年多的时间。

    而现在呢,谈起合并很多细节我也拿不清楚了,然后我对此也并没有太大的兴趣,因为我已经很多年没做过合并报表了,而且我也不需要做,我的业务也很少需要做合并。

    然后我开始研究企业的需求,如何解决企业的财务运营问题。

    这就是,我们不懂的东西,必须要用专业的态度面对,但是专业是跟着我们的业务走的,而不是我们的业务跟着专业走。

    专业是帮助我们解决问题的

    如果我们跟着专业走,就会沦为专业的奴隶,失去灵魂。

    接着从人说,有些专业其实就是人的问题,我们不可能什么都学会,我们需要团结各类专业能力更强的人。

    当我们选择了一个人,就不要做价值判断。

     

    第四,我自己如何成长

    那我们自身应该怎么办呢,对于自我的成长,我们应该系统性设计自己的全面成长。

    成长的前提是要有心胸和视野,所以对于我们这种财务出身的人,我们必须要花大量的时间去体系化地学习和补足自身在市场、销售等各方面的认知,如果自己不能做好学习设计,那就找到志同道合的人共同学习。

    一定要志同道合,志同道合,永远不要跟自己不在同一层次的人纠结和影响,志同道合,不代表一定是同一专业,反而很可能来自于不同的专业化和行业,只有跟自己一样的人一起玩,才能真正的获得同频的认知和收获。

    所以你的圈子很重要,你跟什么样的人,什么层次和品质的人在一起玩,你就会变成什么样的人,然后不断的升级自己的圈子。

    所以我经常出门参加各种活动,更各个行业的牛人一起交流,然后通过交流、碰撞,这种系统的交流式学习对自己的全面成长会有极大的帮助。

    也正因为此,我建立了一个星球,也让更多的优秀的聚在一起交流,越碰撞,越深刻,越交流,越快乐。

    在这个过程中,你一定要提炼对自己真正有帮助的人,放弃那些对你成长意义不大的人,把自己的时间、精力聚焦在这些少数人身上,让他们帮你成长。

    这种成长一定是少数人对你的贡献和帮助,几十倍于大多数人给你的边缘化建议。

     

    第五,跳出圈子碰撞,成为别人的发动机

    我自己平时从不看财务领域的书,很少参加财务圈的活动,但是我会大量的参与其他行业的活动。

    比如,我去参加设计圈子的活动,整个设计圈子里,我很快就能被关注,而且很快大家就知道,在设计圈里,只有我精通财务。那么在这个圈子里的财务服务和业务,我就没有对手,因为就我一个人,没有人来卷。

    如何能够收获这些呢,首先,我们要从从别人身上学习,学习他们的行业中的灵感和思维,同时,更要去聊他们的创新,去探讨他们的业务,去没有边际地碰撞,这期间有很大可能会商量出新的合作形式、新的商业模式、新的商业化的机会,甚至是弯道超车的方法。

    通过这种方式使交流变得高效。

     

    第六,用商业模式布局你的专业

    很多人把专业能力认为是自己的护城河,但是如何能让护城河真正拥有护城的作用,你需要对专业进行布局。

    因为我们很多人在专业的知识海洋包围中,对专业一无所知

    那么如何布局,就是要用商业的思维布局。因为我们每个人工作,学习,无非就是希望再多挣点钱,让自己的生活过的更好一点。

    所以,注册会计师们,首要的就是要转换市场思维,不要自嗨,适当放下心中的骄傲。

    财务人要想有所突破,其实本质上就是要进入了另一个领域,要能打破一些条条框框,要接地气。

    大部分财务人,甚至审计人,都是顺祥思维,喜欢从会计准则出发,从审计准则出发去思考问题。

    但商业思维和市场思维往往需要的是逆向思维,要根据商业需求去倒推专业的匹配。

    同样的,我们对于成就评价方式也会转变,不再因为学会了合并报表而自嗨,而是要能够从市场的角度来评价自我的专业价值,客户认可才是最重要的,要放下一些注册会计师的骄傲。

     

    第七,去主动学习和了解政策。

    了解政策的目的不是为了考试,为了会计做账,而是政策的运用,甚至洞察未来的趋势。然后可以建立与客户更多的有效沟通。

    目的是建立有效的沟通,有效的沟通能带来的,就是关键的时刻。

    人生中有很多关键的节点,这个节点可能是机会,也可能是灾难,无论是好是坏,这些有效的沟通都可以给你带来更多的沟通边际,从而加速各方给你带来的赋能。

    没有这些积累,就不可能期待当真遇到关键时刻,得到客户的支持或理解。

     

    第八,允许人性灰度的存在。

    很多人的世界往往是非黑即白的,看到薇娅偷税漏税,就认为她是坏人,看到谁做错事了,就落井下石。

    包括我们在审计的过程中,灰度的存在是必然的,要有妥协和包容。

    我们经常说对事不对人,但是每个人其实都有体会,根本不可能只对事不对人,我们对人的感触才是最真切的。

    但是大部分财务人,就喜欢琢磨事儿,不喜欢琢磨人,但很多事情背后,尤其是审计中,都是人在决定的。同时出现摩擦的时候,要想解决问题,就不要纠结对错,而是从人性出发去做换位思维。

    怎么去综合理解人性,能跟不同个性的人有效沟通,达到商业目标,获得发展,要有意识去提升这块的心力,才能走得更稳、更远、更长。

    作者
    • Benny 做的了审计,写的了代码。突破思维,勤于思考。
      微信公众号:Benniar
    热门作者
    • 二哥 税务学科班;财税工作从业者;会计师,曾在大型制造...
    • 徐甘木 上财毕业,ACCA+CPA持证者,现为互联网企业财务BP ...
    • 杨春根 从事财税管理二十多年,擅长所得税及资本运作税收。...
    • 无意随风 集团型企业财务总监多年,主导企业IPO和三板挂牌多...
    视野官方微信公众号
    扫描二维码,订阅视野微信,
    每日获取最新会计资讯
    视野官方APP免费下载
    会计资讯、财经法规快查、
    会计视野论坛三大APP
    订阅视野周刊
    每周十分钟,尽知行业事
    立即订阅
    阅读平台上看视野
    网易云阅读
    鲜果 Zaker
    上海国家会计学院旗下更多网站:学院主页  上海国家会计学院远程教育网  亚太财经与发展学院
    联系电话:021-69768000-68069(内容)68246(合作/广告)68247(用户/社区)  工作时间:8:30-16:30  webmaster@esnai.com
    增值电信业务经营许可证:沪B2-20100028 沪ICP备05013522号

    沪公网安备 31011802001002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