KPI确定后,目标定多少合适
KPI,中文名“关键绩效指标”。对管理而言,KPI是管理牵引,是指挥棒。要做绩效考核,就要先确定KPI。确定了KPI之后,还需要确定KPI目标定在什么位置。马云说,KPI是里程表,知道跑了多远,就能推测出还有多远。譬如说,考核收入、利润,要事先讲清楚收入要完成多少、利润要完成多少,明确了这,实际完成数与目标数的差距自然也就清楚了。
定KPI目标自然是上级说了算,如果上级熟悉下情,直接拍板即可。如果上级对下情不甚了了,不妨让下级先报一个数,然后上级在此基础上加点码,加码后的数就是目标了。有个说话,目标从上到下,层层加码,马到成功。
确定KPI目标,有几个常见的问题值得我们注意。①会哭的孩子有奶喝,总有一些能搞掂领导,叫苦叫穷把目标再压低点。②鞭打快牛,上级对上年绩效好的下级目标层层加码。③打埋伏,因为上级未能吃透下级家底,上级拍定的KPI目标与实际相去千里。④同情“弱者”,虽非绝对但不可否认,有的上级会尽量不让同一下级连续两年完不成目标。
有句“名言”,干得好不如定得低。对被考核的下级而言,基于考核免责的考虑,自然希望目标定得低一些。对于确定目标的上级而言,当然希望目标定得更高一些。确定目标,有一个基本原则,目标一定要具备挑战性。目标不能让被考核的下级轻松达成,但也不能让下级始终都达不成,能否达成取决于被考核者的努力程度。
有一个通俗的说法,目标要定在天花板的位置上。这个说话很有画面感,可是天花板的位置也需要予以明确。天花板的位置有多高呢,有的房子是2米8,有的房子是3米4,有的房子是5米。如果天花板在5米的位置上,一个人无论怎么弹跳,也是摸不着、够不到的。永远够不着的KPI目标,会让人泄气,是没有考核意义的,自然也不会产生激励作用。
有个形象的说法,跳起来够得着,就是KPI的目标。“跳”的过程就是努力的过程,努力够不够,关键看怎么“跳”,如果只是原地起跳,目标还可能定得偏保守。先助跑100米,然后起跳,够得着的地方就可设置为目标了,这个目标才真正具有挑战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