海康威视财报解析(上)
对于如何分析一家公司,许多人提出了不同的框架。虽各有特色,但万变不离其宗。笔者认为,首先,我们需要初步了解公司的基本情况;其次,按照杜邦体系,将不同指标与三张财务报表相结合,逐步分析;再次,针对前面没有分析到位的地方,查漏补缺;最后,如果是炒股,还需要考虑一下估值指标。本文按此步骤,分析海康威视公司(股票代码:002415)。
一、公司基本情况
就像一个人最基本的属性(所谓人口统计学特征)总是有年龄、性别等,一个公司也有其基本特征。海康威视的基本情况如下:
上市年度:2010年
总部地点:杭州(在营商环境等方面,东部优于中西部)
行业:信息技术业(按证监会代码,为C39)
产品及行业地位:视频监控等安防产品,多年第一
性质:国有(看“最终控制人”)
规模:截止2020年中报日,总资产为719.38亿(可用其他指标)
除上述外,还可以关注公司的一些“软性”特征。包括企业文化、组织架构、发展战略、人力资源、技术水平、公司治理等。财务学者相对比较熟悉的是公司治理,比如公司的股权分布情况(知名QFII高盛在今年二季度成为公司的第九大流通股东)、流通比例,“带头大哥”董事长的情况(因为将熊熊一窝),管理层和骨干员工有无股权激励计划,等等。
海康威视在行业内名列前茅,在行业外却知者不多。这正是所谓“隐形冠军”的特征。除了公司惯于低调之外,还因为其业务是对公的、2B的,而不是对私、2C的。
二、综合业绩分析
首当其冲的,是衡量综合财务业绩的净资产收益率(ROE)指标。从下图看,海康威视的ROE在大多数年度超过了30%。如果熟悉ROE指标在上市公司的分布情况,就可以轻松判断,海康威视的综合业绩非常高。其实,比贵州茅台也不逊色。
三、利润表与盈利能力分析
一家公司要赚钱,前提条件是东西卖得动,而且卖东西要赚钱。换言之,营业收入越多越好,而利润在营业收入中所占的比例要越高越好。相应地,杜邦体系中最底端、最基础的盈利能力指标是销售利润率(ROS)。这里,利润的概念包括多个层次,需要区分毛利、营业利润和净利润。
1、营业收入分析
分析营业收入,可以从几个角度出发。一是业务集中度,或者说专业化与多元化程度。通常,专业化优于多元化,相关多元化优于不相关多元化。这方面的信息,在炒股软件中的“经营分析”可以清楚地看到。海康威视所经营的是一个细分行业,其产品以前端产品为主,也有“中控”和后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