微刊|第48期 人工智能的管理效益--管理优势、效率优势、成本优势、税负优势
用好人工智能,让机器人替代人来工作,会是什么效果呢?以会计工作为例,IT技术的进步,深刻地影响着会计核算。财务软件出现后,繁琐的总分类账、明细账不再需要会计人手工登记,月末结账只需点一下按钮。网银出现后,出纳的大部分工作移到了网络。财务共享中心建立后,人工智能预计会完全取代人执行会计核算。IT技术的进步让会计核算变得轻松,也让会计核算一步步走向消亡。 不仅会计工作如此,其他工作未来也会深受人工智能的影响。
(一)工作效率会极大提升
机器人不需休息,可以24小时连轴运转;譬如会计师事务所推出的财务机器人就可以24小时不停地查询凭证。机器(自然也包括机器人)把人从繁重的劳动中解放出来是社会生产力进步的重大标志。
以华为财务共享中心费用报销工作为例,孟晚舟在2017年新年致辞中提到,“在会计核算领域,我们积极尝试自动化、智能化,将标准业务场景的会计核算工作交给机器完成。目前,年平均约120万单的员工费用报销,员工在自助报销的同时,机器根据既定规则直接生成会计凭证。”
(二)工作差错会极大减少
机器人不会受情绪控制,不会出现疲态,在既定规则下,工作不会出错。如果出错,那也是计算机编程的问题,不是执行问题。机器人工作差错率降低,实际也是工作效率提升的一个表现。
(三)管理难度更小
机器人没有情感诉求,工作指令一旦发布,会不折不扣地完成工作,需要的人为干预少,管理难度自然就小。
(四)压缩了内部舞弊空间
信息化时代的一个好处是所有流程有记录,有记忆,不符合规则的事情系统通不过审核,人为干预会留下痕迹。这让内部腐败和权利寻租少了隐蔽空间,更容易被发现和曝光。
(五)可以降低人工成本
人口红利没了,现在逐步进入了用工短缺的时代,企业普遍感觉员工工资越来越高了,人工成本占总成本费用的比重越来越大了。想过没有呢?也许有一天人工成本会成为很边缘性的小成本。
可预见的步骤是这样的。工资水平既然越来越高,企业为了减轻人工成本负担,势必会找寻替代方案。越来越多的先进技术(包括人工智能)势必用到生产管理上。操作类岗位很容易被技术手段覆盖,企业需要用人的岗位会越来越少,人工成本自然也会越来越低。
机器人替代人工作本身就降低了人工成本。此外,机器人是机器,只有折旧成本,不需要为之支付五险一金。
这或许印证了哲学上的命题“否定之否定”,企业人工成本先由低到高,然后再由高到低,这一变化不是简单的回到原点,而是管理上的螺旋式上升。
增值税目前没有把人工成本纳入进项税抵扣范围,对于人工成本较高的企业而言,这是一个痛点。而机器人是设备,其增值税进项可用于抵扣。这样一来,机器人不仅具备了效率优势、成本优势,也具备了税负优势,会反过来刺激企业淘汰落后的生产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