设置首页 入收藏 English 可做什么 帮助 | XBRL中国 会计准则委员会

新冠疫情就快平复了,看看我作为一个会计人20天的专业思考吧!

指尖上的会计 / 2020-02-21
文字 正常
  • 标签:
  • 疫情防控
  • 财经视野
  •  
  • 声明:本文由会说作者撰写,观点仅代表个人,不代表中国会计视野。文中部分图片来自于网络,感谢原作者。

    1月31日

    现在疫情形式严峻,适当延长假期可能是个不错的选择。假期延长,意味着劳动创造少了,企业怎么办?现在企业也很难,员工不上班,工资却要照发,怎么疏解两难呢?我有三项建议:其一,将多放的假折成年休假,等于让员工集体休年假了;其二,超过年休假天数的假期在疫情结束后加班补回,譬如,后续每周加班一天;其三,允许中小微企业启动疫期降薪机制,如降薪20%-30%,待疫情结束后恢复正常工资。员工要生活,企业要生存,疫情要平复,多些理解,一起进退,共度时艰。

    2月1日

    若在平时,一干人等都坐在主席台上,你敢说谁不是人才。一旦碰上战时或突发状况,蠢才、庸才、奴才原形毕露,想藏都藏不住。读刘基《卖桔者言》有感,选才还是要坚持赛马机制。

    病毒肆虐,疫情如火,服务业无疑受影响最大,以下行业首当其冲:(1)旅游观光业;(2)餐饮业;(3)酒店住宿业;(4)交通运输业;(5)线下教育培训业……

    2月2日

    企业捐赠物资给红十字会和直接捐赠给当事人,有什么区别吗?在会计账务处理上,二者没有区别,做账时都是记录在“营业外支出科目。区别在税务处理上,在企业所得税抵减上。企业直接捐赠给当事人的,营业外支出不能在企业所得税前扣除;通过政府部门、有资格的公益性组织(包括红十字会)捐赠,营业外支出则可在所得税前扣除。

    2月3日

    今天有许多会计同仁已经走上工作岗位了,大家的辛勤付出让我们的国家在灾难面前依旧昂然奋发。特殊时刻,我想给大家提个醒,安全第一,健康第一,做好防护,带好口罩。如果您发现单位有同事不戴口罩,记得给他一个善意的提醒。

    2月4日

    刚才有粉丝朋友问我,疫情期间企业蒙受的经济损失如何测算?我给个计算公式吧,预期利润=实际收入+损失收入—实际成本费用+防疫及疫期额外成本费用,预计损失=预期利润—实际利润。公式中的实际收入、实际成本费用、防疫及疫期额外成本费用、实际利润四项可以从会计账面取得,损失收入需要财务人员估算。损失收入可按以下两个思路估算:①实际损失订单折算的收入数;②损失收入=上年同期销售收入×预期增长率—实际收入。

    2月7日

    人非圣贤,孰能无过,过而改之,善莫大焉。这是小学生都明白的道理。可碍于面子,或者有利益上顾虑,不愿认错,有时也是可以理解的。人毕竟存在侥幸心理。也许别人忘了呢,也许大家不在意呢,这不就混过去了吗?问题是你的错大家都知道了,都在声讨你的错,连你的上级也委婉地指出你错了,你要还不主动认错,不主动改错,这就说不过去了。认错固然丢脸,相比被动认错,主动认错起码让人觉得有个好态度。有时候态度也很重要。可一再耽误,连主动认错的机会都失去了,这难道不是错上加错吗?与职场中犯过错的同仁共勉。

    2月10日

    现在是非常时期,企业和员工都很难。希望企业能咬咬牙多坚持一下,尽量不裁员、少裁员,毕竟非常时期员工生活比平常更为不易。企业多担当一点,社会就多稳定一分。员工对企业也要多一些体谅,多一些理解,帮助企业渡过难关,只有企业生存下来了,才能为员工长久提供工作岗位。

    疫情期间,企业无疑都很难,如何帮助企业渡过难关呢?主要做法有几点。第一,降税退税,降税对大中型企业比较有利,但对小微企业作用有限。小微企业现在现在业务很少甚至没有业务,本来就不用交税,何谈降税呢?第二,资金扶持,不断贷、不抽贷,银行要多给企业缓冲。辩证地看,能从银行贷到款的企业大多是大中型企业,小微企业很难从银行贷到款,这一善举对小微企业意义不大。第三,减免办公场地租赁。这是比较直接降本举措,也很受小微企业欢迎,但需要业主的配合。第四,降薪。对于延迟复工的企业,允许企业与员工协商,一定期限内降薪,这是比较务实的举措,企业与员工共进退,共渡难关。

    2月11日

    昨天刚刚复工,就有企业声称干不下去了,要倒闭了。对这番叫苦言论我们要体谅,也要辩证地看。疫情对企业有没有影响呢,肯定有,有的企业(餐饮、KTV、电影院、宾馆、旅游、线下培训)受影响还较大。即便如此,如果现在企业就喊要垮了,这样的企业十有八九是烂企业。即便没有这场疫情,它该跨也得跨。这么说,原因有二:首先,此次疫情来袭,采取措施硬核是在春节那天,疫情对企业经营的影响现在是17天,其中有7天是春节长假,真正影响企业经营的天数不过10天(春节仍运营的服务业除外),如果连10天都挺不过去,这样的企业生命力是不是太弱了点?其次,一个具有财务风险意识的企业,应保证营运资金能维持企业4-6个月的运转,从目前的形势看,新冠肺炎疫情持续不了四个月,熬不过这次疫情,本身也反映了企业资金管理意识的淡薄。疫情对企业经营固然有影响,但企业经营者们也要反思自己的管理有无失当之处,不要让疫情背了所有的“锅”。

    事情没办好,大底三个原因:一是资源不足,巧妇难为无米之炊;二是能力不足,心有余而力不足;三是责任心不足,不实心任事。资源不足不怪你。能力不足勤奋补,补不上去要让位。责任心不足是渎职,贻误战机、造成后果的该严惩。坏事十之八九在于责任心不足。

    2月12日

    疫情如此严重,眼下线下培训肯定是做不了,预计最早要到五月才能正常开办线下课。接下来几个月培训公司怎么办?大家想法惊人一致,改做线上培训。我坚信一点,生意场上大家争着做的事最好别碰。线上培训岂是三两个月能做起来的,岂是不花大价钱就能做好的?现在就算推出了线上课,就能有收入吗?先不说客户群的获取,单说现在铺天盖地地免费引流,就知道现在做线上培训,是有出无进的吆喝。现在都很艰难,多动不如一静,不折腾、少花钱,静待疫情平复,再走回老路或许更为稳妥。

    2月14日

    今年疫情对普通人的收入影响应该不小,估计除公务员、事业单位职员、国企员工、大企业集团员工外,其他上班族的收入都要打点折扣。

    GDP、人民群众生命健康、企业利润、职工工资,这四项如果单拿一项出来想办法,十个人里至少有九个可以说得头头是道,不逊专家。在疫情期间,把这四项捏到一块,搞成一个四元方程,谁能解出答案?

    2月15日

    在解决现金流紧张问题上,小微企业常见的路径有两个:一是借入大股东个人资金,二是借高利贷。无须讳言,这两个路径都是高危操作。大股东的钱与公司的钱不分,会加剧大股东的债权风险;借高利贷如同饮鸩解渴,危害更是不需多言。我个人的观点是,小微企业不要心存奢望,在资金问题上应立足自身,以自救为主,以保守经营为主。除非获得资本市场青睐(如风投加盟),最好凭借利润滚雪球式发展。

    2月16日

    疫情期间,公司停业,公司只给员工发放生活费,生活费该如何做账呢?与平常记账不同,停业期间不考虑销售人员、管理人员、生产人员、研发人员之别,发放的生活费均记录在“管理费用”科目。

    2月17日

    知道屈臂悬垂吗?这是上体育课时的一个测试项目,很痛苦的测试项目。双手紧握单杆,下颌高于单杠,身体悬挂着,哪怕10秒都很难受。可想到放弃意味着体育测试不及格,只能硬撑着,硬撑着……如果这时你忘记时间,单凭意志苦撑,最后这项测试你能得100分。现在很多企业就处在做曲臂悬垂的状态,撑下去就是满分,放弃了就是零蛋。

    2月18日

    这拨疫情来得猛烈,受损最严重的行业当属餐饮业、旅游业、娱乐业(院线、KTV等)、交通运输业。等到疫情结束,预计这四个行业会迎来超常规增长,人们被压抑的消费热情定然要报复性释放。机会垂青有准备的头脑,疫情控制得差不多了,这四个行业的企业该振作了,打起精神,准备赤膊上阵吧!

    指尖上的会计

    作者
    热门作者
    • 吾税老师 兼职培训师、总局大比武纳服类第一名
    • 丁坤 注册税务师,省企业所得税人才库、反避税人才库成员...
    • 范晓东 中欧商学院、高顿商学院讲师;财务第一教室高级讲师...
    • 尹成彦 原注册会计视野网创始成员、站长; 中国会计视野创...
    热门文章查看更多>
    视野官方微信公众号
    扫描二维码,订阅视野微信,
    每日获取最新会计资讯
    视野官方APP免费下载
    会计资讯、财经法规快查、
    会计视野论坛三大APP
    订阅视野周刊
    每周十分钟,尽知行业事
    立即订阅
    阅读平台上看视野
    网易云阅读
    鲜果 Zaker
    上海国家会计学院旗下更多网站:学院主页  上海国家会计学院远程教育网  亚太财经与发展学院
    联系电话:021-69768000-68069(内容)68246(合作/广告)68247(用户/社区)  工作时间:8:30-16:30  webmaster@esnai.com
    增值电信业务经营许可证:沪B2-20100028 沪ICP备05013522号

    沪公网安备 31011802001002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