好会计养成记:固定资产折旧都有哪些幺蛾子?
声明:本文由会说作者撰写,观点仅代表个人,不代表中国会计视野。文中部分图片来自于网络,感谢原作者。
固定资产“学起来简单”,应用起来却“复杂多变”
固定资产折旧是会计知识点中比较受学生欢迎的一类,因为身边固定资产的例子比比皆是,比较容易理解,而固定资产的相关确认计量等计算分录与合并报表、所得税业务处理相比,简直是太简单了。
但接触过审计实务或会计实务之后,很多人会发现固定资产其实是“学起来简单”,应用起来“复杂多变”。我把自己在会计实践和审计中接触到的一些固定资产处理的复杂多变穿插在教学中,很多学生表示震惊。甚至有学生毕业多年后又辗转联系到我,问及当年固定资产折旧的例子,说自己在企业实务中竟然也遇到类似事情。
言归正传,今天先开个头。为什么说固定资产折旧学起来简单,应用起来复杂多变呢?咱们先看看准则中对固定资产折旧是怎么规定的?
企业会计准则第4号——固定资产(2006)中第四章后续计量规定:
第十四条企业应当对所有固定资产计提折旧。但是,已提足折旧仍继续使用的固定资产和单独计价入账的土地除外。
《企业会计准则第4号——固定资产》应用指南规定:
“已达到预定可使用状态但尚未办理竣工决算的固定资产,应当按照估计价值确定其成本,并计提折旧;待办理竣工决算后,再按实际成本调整原来的暂估价值,但不需要调整原已计提的折旧额。”
关于折旧方法是个基本的计算问题,没有什么争议,何况现在的财务软件都直接给出分录了,和我要讲的案例关系不大,所以就不再多说。
也就是目前准则及其指南中对于固定资产折旧的规定有两点是关键:1、所有固定资产都要计提折旧;2、在建工程达到预定可使用状态时开始计提折旧。
是不是很简单?确实是。明天开始固定资产折旧实务中复杂多变的具体例子分析。当然如果你是已经工作了,也欢迎你给我们提供你在实务中遇到的固定资产折旧的处理与思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