好会计养成记:透过现象看本质之审计报告篇
我们经常说提升自己看问题的高度,或者说看问题要看本质,要抓重点,那么到底如何提升看问题的高度呢?以审计报告为例。标准审计报告篇幅大约一张A4纸,语言都是标准化的,粗暴地说标准审计报告就是标准化格式的,不同公司之间只需要更改一下年度和被审计单位就可以了。
这一页纸中最重要的是“三、审计意见”,格力电器审计报告的第三部分如下:
三、审计意见
我们认为,格力电器公司财务报表在所有重大方面按照企业会计准则的规定编制,公允反映了格力电器公司2013年12月31日的合并及母公司财务状况以及2013年度的合并及母公司经营经营成果与现金流量。
上述审计报告的重点和关键是什么呢?三个关键:其一“重大方面”,其二,“按照企业会计准则的规定编制”,其三“公允反映”。
所以,作为审计报告来说,其高度在于,我们审计师关注的是“重大方面”,而非所有细节;不同被审计单位的“重大方面”存在着数字和性质方面的差异,根据不同公司的规模、内控规范与否等因素而由审计人员进行把握。因此,审计小白就要明白,去审计重要的不是全面覆盖,而是在有限的时间里把握“重大方面”。
其二,“按照企业会计准则的规定编制”,这一条给审计人员指出了审计的专业依据是“会计准则”,对被审计单位账务处理或报表数字的任何质疑都需要有准则的规范作为依据,要附上:“根据会计准则第XX号,第XX款规定”,这是专业高度。
其三:“公允反映”。作为非会计专业人士有时会以“会计数据是真是假”来评价一个公司,但作为专业会计人士,我们只说是否“公允”反映。那么什么是公允反映?最通俗的把握就是依据准则进行了会计处理。
比如:两家同样规模的公司,未扣除折旧费用前的收入同样是1亿元万,假定两家公司同样购进了价值10亿元的固定资产,准则中规定了该类型固定资产的折旧年限的10-30年,甲公司用10年折旧,乙公司选择30年折旧,则计入当年损益的折旧费用,分别为:1亿元和3.3千万元。则两家公司扣除折旧费用后体现在利润表中的利润数字分别为:0和6.7千万元。
咱们先不说纳税的问题,单纯评价利润数字,哪家公司的数字是假的?都不是假的,都是公允的,因为都没有违反准则的规定。至于相差这么大怎么理解?这就是我们在评价、对比公司年报数据的时候,需要了解该公司的会计政策的原因了。
总结一下:通过标准化的审计报告,我们就知道了审计工作中需要重点把握的三点:
1、“重大方面”
2、“按照企业会计准则的规定编制”,
3、“公允反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