好会计养成记(3):会计人,你想成为“斜杠青年”吗?
最近流行一个名词,叫斜杠青年,很多人热血沸腾想要努力拼搏成为斜杠青年;而前几年年轻人努力奋斗的目标是另外一个词——“T型人才”。那么二者有何区别?会计人,你的奋斗目标是“斜杠青年”还是“T型人才”呢?
借用网络资料普及一下“斜杠青年”的意思:斜杠青年指的是这样一个人群:他们不满足单一职业和身份的束缚,而是选择一种能够拥有多重职业和多重身份的多元生活。这些人在自我介绍中会用斜杠来区分,例如,张三,记者/演员/摄影师。斜杠青年的出现是社会发展的必然现象,也是进步的体现,反映了人们在工作之外有一个活色生香的多彩生活,表现为工作和生活的自主性、多元化和有趣,同时又能经济独立的生活。
“T型人才”:T型人才是指按知识结构区分出来的一种新型人才类型。用字母“T”来表示他们的知识结构特点。“—”表示有广博的知识面,“|”表示知识的深度。两者的结合,既有较深的专业知识,又有广博的知识面,这类集深与博于一身的人才。这种人才结构不仅在横向上具备比较广泛的一般性知识修养,而且在纵向的专业知识上具有较深的理解能力和独到见解。
那么会计这个职业,或者会计人士,到底该奋斗成为“斜杠青年”还是“T型人才”呢?或者说对普通的会计人员来说,到底哪种选择更好呢?这两种不同类型的人才,需要会计人具备什么样的基础条件,又该如何进一步努力呢?
提到会计人员,很多人脑海中的形象多是刻板的、斤斤计较、内向,没有太多生活情调、跟时尚不挂钩的庸俗形象。苍天啊,大地啊,现在的财务人员也可以很时尚很阳光,很高大上!会计作为一个职业来说,尤其是基础的会计岗位需要谨慎、按部就班地处理日常琐碎账务、过多的关注数字的准确,给人的感觉是过于刻板。
感谢互联网给普通人带来了广袤的世界,有人开玩笑说互联网电商们,尤其是马云巴巴,帮助每个普通人实现了“两个成功一辆车”,两个成功是:登陆成功和支付成功,车就是购物车了。我们更应该知道,除了带来生活便利的购物等消费性的服务外,更多的人是将时间花在了社交网络和网页浏览上(刷刷朋友圈啊,看看八卦新闻啊,微博上斗斗嘴啊,打打游戏呀等等),这是Kill time(消磨时间),但还有很多人利用网络平台实现了第二、甚至第三职业,并且获得了较好的发展和能力、爱好、兴趣的展现,并为自己带来了收益,这部分人就是所谓的“斜杠青年”。网络上的多种平台为斜杠青年们业余时间从事增值的劳务活动,比如旅游服务、教育、运动健身、美食等平台,使得很多拥有相关技能的人摆脱机构的束缚,直接为用户提供服务。上班族可以在下班之后的业余时间摇身一变为多个身份的拥有者,比如白天从事枯燥的会计工作,下班后成为健身教练;或者美食博主、旅游大人、自媒体工作者等等,展现着枯燥工作之外的活色生香、生机勃勃的生活。
知识经济时代,人是最重要的资源,人生最重要的投资是对自己的投资,无论是健身,还是学习,生活确实不只是苟且,但诗和远方确实距离日常生活有些遥远,那么除了枯燥的会计工作之外,如果有一个自己特别有兴趣的,业余时间乐于从事并且能给自己带来收益(无论是精神收益还是物质收益),都会让自己的平常生活更有趣,充满小小的确幸和小小的成就感,每次在枯燥的工作或烦恼的客户关系、工作不顺压力过大之时,想到业余时间有一份自己最爱的业余工作等着,并且可以带来收益,就会充满了忍耐力和美好的向往。
只不过,斜杠青年并非一个主业加上自己的爱好,斜杠之后的职业要为社会创造价值,并因此获取合理报酬,带来物质、精神生活的收益。会计人,你现在是斜杠青年吗?你想成为斜杠青年吗?发展哪些才能或兴趣能够让你成为斜杠青年?
或者你根本就不想成为斜杠青年,而是愿意努力成为一个T型人才?
今天先普及一下斜杠青年的概念吧,明天继续探讨如果想成为斜杠青年应该具备什么条件?也欢迎你留言说说你是不是斜杠青年?想不想成为斜杠青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