降本增效,必作于细
《韩非子·喻老》云:“有形之类,大必起于小;行久之物,族必起于少。故曰:‘天下之难事必作于易,天下之大事必作于细。’”
韩非子的这段话,包含着朴素的哲理。节约成本,增加效益,看似一个宏大的命题,是一个很艰巨的任务。许多企业同事认为此事项,离自己很遥远,和自己不相关,没有半毛钱的关系,只是生产的事,制造的事,所以采取了事不关己,高高挂起的态度。
其实,降本增效,大必起于小,族必起于少。同理,降本增效,必作于易,必作于细。笔者亲身参加过企业的提案改善,对此深有体会。现和大家分享降本增效必作于细的几个小案例。
一、橡皮筋回收再利用
发现问题的过程:企业在包装环节中,需要大量使用橡皮筋。橡皮筋在第一次使用过程中弹性好。使用前,橡皮未受外力的情况下,长:7.5±0.5cm,宽:2.329mm;橡皮筋在使用一次后,受外力影响产生形变,导致进行第二次使用时,无弹性。使用一次后,橡皮未受外力情况下,长:16.5±0.5cm,宽:1.510mm;公司必须重新购买新的橡皮筋。
改善方案的提出:橡皮筋经高温水中(100°C)浸泡20min,皮筋软化回缩,二次使用时有明显弹力改善。高温水煮后,橡皮未受外力情况下,长:7.5±0.5cm,宽:2.046mm。
效果:实施改善方案后,公司购买橡皮筋的数量基本减半。
二、肩周盒转厂再利用
发现问题的过程:笔者工作的企业有两家子公司,A公司工厂仓库库存有返厂呆滞的肩周盒,笔者在看到B公司工厂的请款单上,有关于肩周盒的采购请款。
改善方案的提出:在批复请款前,笔者咨询了技术与采购,并向领导汇报后,确定A工厂呆滞的肩周盒可以在B工厂使用。
效果:B工厂采购撤销了请购单,直接从A工厂发了两个栈板的货到B工厂,节省了集团公司的采购资金。
三、治具维修再利用
发现问题的过程:治具使用过久,承载边边缘损耗,持续镀膜之后,导致产品报废和品质客诉。
生产和品质针对既有品质客诉,又要返检产品,报废率还较高的情况,提出申请,购买3000套新治具。
改善方案的提出:将旧治具进行返修,下边缘承载边加宽,治具可以修复使用,且能满足生产与品质要求。
效果:采购撤销了3000套新治具的购买,改为旧治具的返修,节省资金。
以上降本增效的方案,都是小方案,例如橡皮筋,很不起眼,但就是这样的小方案,都为公司节约了成本,增加了效益。
评论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