蜀国财务缺创新,姜维守旧难回天
姜维是蜀国后期的顶梁柱,担当着继承诸葛亮遗志匡扶汉室北伐中原的重任,在财政经济匮乏兵员不足的情况下,苦苦支撑着瘰弱的蜀国,最终独木难支,他这个忠实的财务人员在他的会计主体蜀国缺乏创新的情况下,无力回天,悲壮地陪蜀国殉葬了。
首先,姜维是忠实的财务人员。姜维以前的会计主体是魏国天水的马遵。姜维起初追随马遵,数次打败诸葛亮,忠于马遵。后来降蜀,不是他要降蜀,而是诸葛亮使反间计,马遵不要他,炒了他的鱿鱼,姜维才投在诸葛亮的帐下,这充分看出了姜维的忠诚。后来,姜维降钟会,也是权宜之计,是假降,而不是真降,他想通过假降来达到复蜀的目的,可惜功亏一篑,但对蜀的忠诚是勿庸置疑的。作为财务人员,这是首要条件,必备的品质。
其次,姜维是有才干的财务人员。书中描述姜维本领的语句为“维自幼博览群书,兵法武艺,无所不通”。实际本领从姜维在三国中的第一次出场我们可以看出。当时诸葛亮攻打天水时,姜维识破诸葛亮伏兵之计,一战取胜;当晚夜半劫营,二战取胜。这时连诸葛亮都佩服起姜维的才能来,最后诸葛亮用反间计才收复姜维。从姜维在屡次交战中能够取胜蜀国可以看出,他极具谋略,属于既有德也有才的人才。这正是诸葛亮所需要的,在诸葛亮事必躬亲,未培养接班人的情况下,天赐一个姜维,真是求之不得。所以诸葛亮“传授平生之学”,使得蜀国在诸葛亮后时代,还能苦苦支撑一段危局。
第三,姜维是墨守成规的财务人员。蜀国的诸葛亮时代,年年北伐,耗费了蜀国本不雄厚的大量人力物力和财力,使得蜀国经济风雨飘摇,难以为继。而姜维并未以发展经济为主,并未实行退守养民的策略,既没有“深挖洞”,也没有“广积粮”,而是继续年年北伐,其实这已是强弩之末,势不能穿鲁缟也,而且这相当于拿鸡蛋去碰石头,无异于自残的行为。即使是在退守避祸实行屯田时,也是迫不得已。虽然在小的方面有变通,但在大的方面,他墨守着诸葛亮的成规,以诸葛亮之才智,尚不可为,难道他姜维能做得到吗?如若据险而守,内修政理,富国强兵,发展经济,休生养民,积聚力量,东联孙吴,北拒魏晋,至少可以苟延残喘,待机而动,说不定可以赢得机会。但是他不能创新,因循守旧,自然不会取得良好的效果。
第四,姜维是没有创新宏观战略的财务人员。姜维接手的蜀国是一个危机四伏的蜀国。内部财政经济匮乏,兵员不足;外部魏晋强大,虎视眈眈。在此危局之下,姜维固守着诸葛亮既定的大政方针,不懂得因时而变,调整宏观战略,创新宏观战略,迷信于老丞相诸葛亮,不能根据时势的变化而变化,不能创新也不能与时俱进,自然要被历史所淘汰。
当今社会日新月异,经济发展一日千里。我们财务人员中,也不乏如姜维有才有德者,但也不乏如姜维之因循守旧者。他们在过去的经济老常态中,形成了固有的思路和思维惯例,还沉缅于“投资、消费、出口”来拉动经济增长的“三驾马车”之中,在经济宏观政策发生了改变的情况下,被动地接受着新常态的洗礼,对转型升级与创新缺乏积极性和主动性,跟不上营改增以及放管服等新政策的步伐,不懂得因时而变,不能适应新常态,不能适应供给侧改革,不能适应疫情的反复,没有很好地适应“三去一降一补”和国内国际经济双循环,没有与时俱进,落伍于当今时代。
滚滚长江东逝水,浪花淘尽英雄。纵观古今中外,无一不是创新引领世界潮流,闭关锁国因循守旧则落后淘汰。春秋战国时期,吴起变法和商鞅变法,而使楚国和秦国强大;西方世界开始工业革命之后迅速崛起,同时代的中国政府闭关锁国因循守旧,导致了中国的落后与百年屈辱。大到一个国家,小到一家企业,都是如此。财务人员,身处其中,自然也不能例外。
近年来出台了许多新财税法规,诸如高新企业研发费加计扣除政策、会计信息化工作规范、加强管理会计、新《预算法》、2022年增值税留抵退税政策、疫情下对中小微企业的税收优惠,全球经济衰退下的财务应对策略等等。都是新内容。我们财务人员也要与时俱进才能跟上时代的步伐。蜀国后期缺乏创新,姜维守旧,无力回天,便是明显的例证,也是我们财务人员所要吸取的经验教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