甄家财富何其多
江南甄家,在《红楼梦》中一直是隐写的。甄家到底是做什么的,和贾府有什么千丝万缕的联系?到底有多富有?在读者心中是一个大大的迷。
甄家的富有,第一次显示是在贾府安排元妃省亲时的事项时,要到江南采买女子。当贾琏问起“这一项银子动用那一处的?”时,贾蔷道:“才也议到这里。赖爷爷说,不用从京里带下去,江南甄家还收着我们五万银子。明日写一封书信会票我们带去,先支三万,下剩二万存着,等置办花烛彩灯并各色帘栊帐幔的使费。”贾府能够放心大胆地将五万两银子放在甄家,如果甄家没点家底,与贾府没有很深的渊源,贾府肯定不会将如此大额的巨款放在甄家了。
如果我们将这看成一笔往来款,应收方是贾府,应付方是甄家,额度是多少?五万两白银;后面还有另外一笔往来款,只不过应收、应付方倒了个个儿。
贾母最后散尽余资的时候交待,甄家还有多少银子在这里存着,是由二太太收着的,也要还给人家。因为宁国府被查抄了,还好荣国府没有查抄,贾母这是从防范的角度考虑的,假如荣国府也被查抄,住在荣国府的二太太收着的银子,肯定也要被查抄,到时就没有银子还给甄家了。所以贾母提示要将甄家的银子还给甄家。从贾府与甄家的往来看,以前贾府放在甄家的巨款,至少有五万两;同样,甄家放在贾府的银两估计也不是小数字。
正因为两家极深的渊源,既是老亲,又系世交,所以两家往来,极其亲热,建立了高度的互信,这样才有财务的互信,也才会导致财务往来不是小数字。两家的关系,我们可从一个小细节来分析。
甄家人上京,进宫朝贺,也给贾府送了礼来。林之孝家的将礼单送上来,探春接了,看道是:“上用的妆缎蟒缎十二匹,上用杂色缎十二匹,上用宫绸十二匹,官用各色缎纱绸绫二十四匹。”李纨也看过,说:“用上等封儿赏他。”因命人回了贾母。贾母说:“这甄家又不与别家相同,上等封赏男人,只怕展眼又打发女人来请安,预备下尺头。”一语未完,果然人回:“甄府四个女人来请安。”
从李纨吩咐,用上等封儿赏他,到贾母说他家不与别家相同,上等封儿只是赏了男人,还有女人要赏,赶快预备下。果然一语未完,请安的女人就到了。这一系列的描述,都可以充分看出,甄家人的礼数很大,贾府接待的规格很高。
元妃要省亲时,谈起接驾的事,贾琏的奶妈赵嬷嬷与王熙凤有过一段对话,里面说起贾府接驾过一次,王府也接驾过一次。
赵嬷嬷说道:“嗳哟哟,那时候我才记事儿,咱们贾府正在姑苏扬州一带监造海舫,修理海塘,只预备接驾一次,把银子都花的淌海水似的!说起来——”
赵嬷嬷回忆只预备接驾一次,就花费巨大。那时贾府所管的事,尽是肥差。
凤姐忙接道:“我们王府也预备过一次。那时我爷爷单管各国进贡朝贺的事,凡有外国人来,都是我们家养活。粤、闽、滇、浙所有的洋船货物都是我们家的。”
王熙凤说王府也预备过一次,那是在什么时候预备的,那是王家鼎盛时期的事,不听凤姐说那时他家都管些什么事情吗?全是有油水的肥差。
赵嬷嬷道:“那是谁不知道的?如今还有个口号儿呢,说‘东海少了白玉床,龙王来请江南王’,这说的就是奶奶府上了。”
那么甄家呢?赵嬷嬷接着回忆起江南甄家接驾的盛况。
赵嬷嬷道:“嗳哟哟,好势派!独他家接驾四次,若不是我们亲眼看见,告诉谁谁也不信的。别讲银子成了土泥,凭是世上所有的,没有不是堆山塞海的,‘罪过可惜’四个字竟顾不得了。”
凤姐道:“常听见我们太爷们也这样说,岂有不信的。只纳罕他家怎么就这么富贵呢?”
关于凤姐的这个疑问,在书中,作者借冷子兴口道出这金陵除了“贾、史、王、薛”这赫赫有名的四大家族外,还有一处江南甄府:甄家是个富而好礼之家...“并且与贾府既是老亲,又系世交,两家来往,极其亲热的。”
从以上信息可以看出,江南甄家当初比贾府、王府的势力还要大,还要富有,贾府与甄家交往,应该是强强联合。
但是好景不长,甄家犯事在先,被查抄也在贾府之先。
第七十四回,凤姐和王善保家的奉王夫人之命,搜查大观园时,探春便说道:“你们别忙,自然连你们抄的日子有呢;你们今日早起不曾议论甄家,自己家里好好的抄家,果然今日真抄了。”从这一席话中,可以看出,甄家被抄,是大家都知道的事了。不过书中没有说明甄家被查抄的原因。
紧接着第七十五回,就有甄家的几个人来贾府,还有些东西,接着王夫人向贾母汇报,说甄家因何获罪,如今抄没了家产,回京治罪等,贾母点头叹道:“咱们别管人家的事,且商量咱们八月十五日赏月的正经。”
从贾母一句叹道,可以体味出贾母当时的复杂心情。甄家如此富有,也是说倒就倒。当年可是接驾过四次的,比贾府要风光得多,可见伴君如伴虎。贾母并不是不想帮甄家,在这个当口上,是帮不得的,不然就会牵连进去。其实她内心很清楚,该帮的还是帮了,例如甄家放在二太太那里的银子,应该是甄家被查抄后,甄家后人过日子的活命钱。
所以贾母在宁国府被查抄后,散余资的时候,特别嘱咐王夫人,这个钱,该还给人家的,要还给人家,要不自己贾府也再次被查抄,就是要还给别人,也没有银子还给人家了。
可见在皇权统治的封建社会,神马都是浮云,即使富有如甄家,如贾府,也是过眼云烟,说没就没了。











阅读平台上看视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