为什么A股有这么牛逼的公司存在
前些天,自媒体一篇文章火了《A股不允许这么牛逼的上市公司存在》,讲的是沪市上市公司易见股份(600093)离奇的财务数据与人员情况。
前情回顾
对易见股份的质疑主要集中在财务数据和人员情况的不匹配上。易见股份主要从事的是商业保理、供应链和信息服务业务。从易见股份的公开信息来计算,其人均创利高得吓人,而对应的人均薪酬却十分拿不出手,存在明显的异常。
更异常的是易见股份旗下的两家公司——榕时代科技和霍尔果斯保理。
榕时代科技,是易见股份2017年花了120万收购过来的,收购之前默默无闻、收购之后便突发崛起,创利能力猛增,2018年净利润超过了2亿。然而,天眼查显示,2018年榕时代科技仅3人购买社保。
霍尔果斯保理,更是厉害,这家公司2017年下半年成立,2018年就创造了超过3亿的净利润。不过,这家公司从2017-2018年,无1人购买社保。
榕时代科技和霍尔果斯保理两家公司都有着相同的特点——成立(收购)之后,业绩突然爆发,收入高、利润高、利润率更是高,对应的公司员工数量却屈指可数。极高盈利和极少员工形成强烈反差,十分可疑。
公司回应
随着质疑声高涨,易见股份大跌了几天,接着交易所问询函也来了——请对业务的真实性、数据的合理性,以及与人员数量匹配等问题进行解释。
规定时间内,易见股份对问询函进行了回复,洋洋洒洒近20页,对提出的问题进行了解释。简单概括起来,榕时代科技和霍尔果斯保理所从事的信息服务和保理业务,都是快速发展的行业,公司自有资金多、投入大,因此发展速度快,业绩增长明显。
至于为什么买社保的人那么少甚至是没有,因此这两家公司都有大量的员工属于异地工作。社保本身是不能进行异地使用的,所以这两家公司的员工都要求在自己的长期居住地购买社保,由于员工的长期居住地和公司的注册地不一致,因此反映出来的是没有员工或者很少有员工购买社保。
看起来,貌似有道理,没什么问题。
可是,真的没问题吗?
为什么?
大家的疑问点其实在于,为什么名不见经传的两家小公司,突然业绩就那么厉害了。与其一直质疑他们俩为什么业绩那么好,不如先看下易见股份其他公司的情况。
首先,介绍两家公司的基本情况。
榕时代科技,是2017年4月30日,易见股份花了120万收购来的。也就是说,从2017年5月1日开始,榕时代科技进入了易见股份的合并报表。易见股份持有荣时代科技100%股权。
霍尔果斯保理,是2017年10月易见股份新设成立的。易见股份直接持有霍尔果斯保理股份51.61%,通过下属公司间接持有48.39%,合计持有股权100%。
除了这两家公司,易见股份旗下还有其他数家子公司。从合并报表的角度来看,由于易见股份下属公司业务基本不存在内部交易,以下等式是存在的:
换个方向,其他公司的业绩情况便等于易见股份减去榕时代科技减去霍尔果斯保理,假设这个其他公司是X。
根据易见股份公告的财务数据,以半年为一个期间,X(其他公司)的主要业绩指标如下:
仔细看上表,能够很清晰的发现,从2016-2019上半年,其他公司(X)的业绩持续下滑,特别是利润率下降较为明显。
而同一个时间段来看,榕时代科技和霍尔果斯保理业绩则保持大幅的增长。
特别明显的是,在2018下半年和2019上半年,单霍尔果斯保理一家公司,其实现的利润已经超过了易见股份其他公司合计的利润水平。
放在一张图上来看,更为明显。
总结上图:榕时代科技、霍尔果斯保理日益崛起,其他公司日渐衰退。
可是。要知道,易见股份旗下从事某个业务的公司并不只是一家。就像他年报所说的一样——
都是做保理,为什么霍尔果斯保理就比滇中保理优秀那么多?同样都是信息技术服务,为什么榕时代就把易见天树甩在了后面?
答案,在税收优惠里!
真是巧合?那两家业绩突飞猛进的公司都享受着税收优惠:榕时代科技税率15%、霍尔果斯保理0。除此之外,易见股份其他公司的税率都是25%。
也就是说,同样是赚了100块钱,如果放在易见股份其他公司(X),那么需要交25块钱的税,剩下75块钱。而如果放在榕时代科技,只需要交15块钱的税,剩下85块;放在霍尔果斯保理,则1分税都不需要交,100块都揣进口袋。
所以
为什么其他公司业绩日益下滑,而榕时代科技和霍尔果斯保理业绩突飞猛进
为什么霍尔果斯保理可以独揽整个上市公司超过一半以上的利润
答案都在税收优惠里!
只要有“税收优惠”存在,这样牛逼的公司就是会存在的!
至于合理不合理,那就要请税务局来说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