纪小羊和她的会计工作(10)之第一次核算产成品成本
第一次核算产成品成本
很简单,这就是跟所有的成本和费用找对象, 一个萝卜一个坑,所有的萝卜即成本和费用都要确定最终归属到哪个坑即哪种产品之中。
仓库入库一批产成品,入库联一式三联,一联交给生产部留存,同时做为核算车间工资的依据,一联仓库记账,还有一联送给了财务部,交给了纪小羊,做为财务记账的依据。
纪小羊知道,产成品的入库单据交给财务,自己又要开始核算产成品成本了。
先是熟悉情况,知己知彼,才能百战不殆。公司产品生产成本由直接材料成本、直接人工成本和制造费用三大成本项目组成。自己只要将这三大项目分别核算清楚,产成品的成本也随之核算清楚了。
直接材料成本是公司直接用于产品生产,构成产品实体的主要原材料及包装材料等的成本。
直接人工成本是公司支付给生产部门生产工人的各种薪酬,包括工资以及为职工支付的其他费用,包括福利费、工会经费、职工教育经费、职工养老保险支出等。
制造费用是公司生产车间为生产产品而发生的各项间接费用,主要包括生产车间发生的机物料消耗、生产车间管理人员的工资等各种薪酬、生产车间计提的固定资产折旧、支付的办公费、水电费,以及其他间接生产费用。如果单一生产某种产品,或只有一个批次,制造费用可以直接进入产品成本。但如果同时生产多种产品,一个核算期间生产不同产品批次,那应该先将制造费用进行归集,然后按照一定的分配标准,分配计入相应的产品成本之中。
产成品的成本计算方法有多种,分步法、分批法、分类法、个别计价法等等。纪小羊通过熟悉公司以前的账套,已经知晓公司产成品核算采用的是分批法和分类法相结合。即不同批次中的不同类产品分别核算成本。
本月已经入库过一批产品,这是第二批,说不定还有第三批、第四批。每批产品里面生产有A、B、C、D、E五类产品,说不定以后还有更多的产品类别。纪小羊心里清楚,又到了考验自己能力与水平的时候。
通过一年多的财务实践,她已经能够熟练地开动脑筋,运用逻辑思维,进行分析。说白了,产成品成本就是生产这种产品用了多少本钱,包括耗费的原材料,支付给生产工人的工资以及其他用于该种产品生产的各种费用。这个小女子还是清楚的,只不过用何种归集手段,什么分配方法在多种产品之间进行分配而已。道理想通了,就有了操作的路径。
先是归集。不管这一批产品有多少类,反正是用于这一批产品的成本全部归集到一起。分三大类进行归集。直接材料一类、人工成本一类、制造费用一类。
直接材料一类,有生产车间领用原材料及辅助材料的出库单据、包装车间有领用包装材料的出库单据,这些单据仓库都已经报给财务做为记账的原始凭证,财务都已经进行了账务处理。归集起来它们,就是为它们找一个成本的承担者,这个承担者就是这批产品。
自然人工成本也是一个道理,而且这一类的核算还有生产部门的帮助。生产车间的工资是按计件制来进行的,每月生产部门都已经计算好了,每个批次是多少工资车间计算好后,财务只需进行审核。没有错误,财务便可以直接引用。
麻烦一点的是制造费用。生产车间所耗用的水电气、生产车间管理人员的工资等等是按月计算的,需要按月进行归集,然后分配到这个月的每个批次之中,然后再在批次之中进行分配,划分到各类产品之中。
很简单,这就是跟所有的成本和费用找对象, 一个萝卜一个坑,所有的萝卜即成本和费用都要确定最终归属到哪个坑即哪种产品之中。自己不乱点鸳鸯谱就行了。纪小羊为自己形象的比喻暗暗自得。
和原材料成本核算一样,会计也是要既算又管。管,要管领用的原材料、辅助材料、包装物是否全部用完,没用完的要退回仓库,有没有边角废料;人工工资和制造费用与同类同批次相比,有没有异常变动,有异常变动,要分析原因,然后向领导汇报,请示处理方法。算,要参考原来的会计政策,确定何种计算和分配方法。又是管算结合。
纪小羊虽然还只进行了原材料和产成品的成本核算这两项,就发现别看会计的职位低,岗位小,不重要,其实会计要管的东西太多了,难怪别人都说会计是管家。原材料成本核算,既是财务的管理职能之一,同时也是对采购部门进行考核的一个部分。那么生产成本的核算,便既是财务管理的职能之一,同时也是对生产部门进行考核的一个部分。会计这个管家管得好,多个部门都能出效益呢。
材料和人工的成本都归集好了。但制造费用的归集是按月的,还没到月底,没办法知道真实的费用,怎么进行归集呢?纪小羊不懂就问。纪小羊当出纳时,就总结出要眼勤嘴勤手勤腿勤脑勤。现在嘴勤,问谁,当然是陈经理。
纪小羊接任会计以来,陈经理主动向纪小羊介绍过情况,但一个会计要了解的情况太多了,一时半会根本就不可能介绍全面,所以只能边工作边熟悉。纪小羊也咨询过陈经理一些事项,陈经理自然是知无不言,言无不尽。
“陈经理,生产部门入库一批产品,材料和人工成本都好归集分配,但制造费用怎么归集呢?”纪小羊不耻下问道。
“噢,忘了告诉你了。”陈经理拿出几张表格出来,边递给纪小羊边说:“这是上批入库产品的成本,制造费用也还没有归集,因为有些数据到月底才能出来。”
纪小羊接过表格,如下图表所示
三月第一批A产品成本计算表
单位:元
后面还有B、C、D、E等产品的成本计算表,和A类产品的成本计算表大同小异,表中的制造费用没有填列,是空着的,合计和转出完工产品及月末在产品成本也是空着的。纪小羊心想,这大概是吴会计编制的,和我编制计算的没有什么区别。
看来自己熟悉账套还是不够彻底,本月已经入库了一批,仓库已经报过来了,只不过账面上没有反映成品入库的金额,未将生产成本进行结转。她这时才理解公司为什么原材料出库采用的是移动平均法,而同为公司存货的产成品出库采用的是先进先出法。先进来的产成品已经结转了产品成本,出去时自然好核算其销售成本,后进来的,说不定还未将制造费用等进行归集与分配。当时自己不理解,同为存货,为什么原材料的出库要采用移动平均法,而产成品要采用先进先出法,现在终于理解了,这是根据公司的实际情况而实施的不同的会计政策。呵呵,心急吃不得热豆腐。不过现在将这些能够核算的成本进行核算,将工作做在了平时,月底就轻松些,要不到了月头月尾,还不忙死我这头小羊。
“纪会计,虽然制造费用还不能全部归集,但有些费用也可以先期整理。比如生产车间的固定资产折旧,公司就这几条生产线,机器设备基本没有大的变动,固定资产折旧也就没有大的变动。”陈经理提示道。
这个纪小羊清楚,不是还没到月底,还没到计提固定资产折旧的时候,自己便没有做这方面的工作。但陈经理一提醒,纪小羊也明白了,这和自己想的工作做在平时,是一个道理,要不全部累在月头月尾,还真要手忙脚乱了。本小姐记住了,功夫在平时。嘴上却说:“好的,陈经理。”自然本批入库产品的成本核算,纪小羊便只算了个半头账,还没算完,制造费用一类还空着,但将主要的原材料和人工成本都核算好了。空着就空着吧,后面还有好多事等着本小姐去做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