纪小羊和她的会计工作7之第一次全面熟悉账套
第一次全面熟悉账套
资产=负债+所有者权益,收入-支出=利润。会计等式就两个,这就是会计的任督二脉。只要将这两个等式弄通了弄懂了,这两个等式中的会计科目就会像血液一样在会计周身顺畅地流转。
下午纪小羊开始了自己的日常工作。陈经理说要熟悉情况,纪小羊想了想,要熟悉的很多,先从和自己联系最紧密的账套开始。她开始熟悉账套和会计科目。昨天编制记账凭证,今天上午交给陈经理审核,包括自己记账,都是在还没有完全熟悉财务账套的基础上完成的。熟悉账套后,再开展自己的日常工作,心中便没有疑虑,不会担心自己出错,还去找吴会计以前的凭证来核对验证了。这也是自己熟悉公司情况的一个范畴。
纪小羊知道,做为会计处理日常工作,要坚持的一个记账原则便是:有借必有贷,借贷必相等。同时,还有两个会计等式。资产=负债+所有者权益,收入-支出=利润。会计等式就两个,这就是会计的任督二脉。只要将这两个等式弄通了弄懂了,这两个等式中的会计科目就会像血液一样在会计周身顺畅地流转。
其实这些理论纪小羊早就清楚了,自己在大学里面学习过,去年考初级会计实务时也考过,只是自己还没有从事过实践,未在实践中弄通两个等式。现在一工作就要涉及到,不弄通自己便无法开展工作。收入-支出=利润,是每月先要核算的,只有按这个等式核算后,才能结转损益,才能确定利润,进行利润分配,编制利润表,然后将未分配利润结转到所有者权益科目中。这是企业财务中的小循环。吴会计上月按新准则编制的利润表,就全面反映了公司上月收支损益方面的循环。如下图表6-1所示。
虽然等式是收入-支出=利润,但企业绝对不止一项收入或一项支出那样简单。大等式下有许多小等式。如营业利润(84898)=营业收入(1500000)-营业成本(1031162)-营业税金及附加(21963)-销售费用(103650)-管理费用(230426)-财务费用(27901)。接下来的小等式还有许多,一直要计算到净利润63674元为止,如是年底,还要对净利润进行分配,分配完毕,这个大等式才算结束。
资产=负债+所有者权益,是企业财务中的大循环,是包含了每月损益的资产变动情况的总反映。纪小羊将吴会计上月的资产负债表找了出来,如下图表6-2所示。
当然资产、负债与所有者权益肯定都不止一项,不是简单的一个资产减去一项负债就等于所有者权益了。如损益表一样,资产、负债和所有者权益下都有多个科目,它们都要分别汇总到每个大项目名下,也有许多小等式,小等式运算后,再进行加减运转大等式。比如资产类,先要分别对流动资产(6380249元)、固定资产(6757285元)和无形资产及其它资产(865352元)三个小类进行合计,然后三个小计相加才是资产总计(14002866元)。当然负债类和所有者权益类也要分别计算。最后才是资产=负债+所有者权益这个大等式的计算。
在运用两个基本等式熟悉账套的过程中,纪小羊又熟悉了陈经理没有给自己介绍的一些东西。比如公司的固定资产原值为9536821元,累计折旧为2779536元,固定资产净值为6757285元。流动资产为6380249元,总资产为14002866元,这实际上就是公司的家底。陈经理也说会计是公司的内当家,连家底都不清楚,还当什么家?呵呵,小女子现在也清楚公司的家底了,具备当一个管家的条件了吧!
光熟悉家底还不行,还要知道公司欠多少债,债主分别是谁,是长期的还是短期的,公司有没有偿债风险,这看负债类科目就行了,公司总计负债5687592元,其中最主要的债主是工行,有流动资金贷款500万元;老板有多少钱,公司这个家底到底有多少是老板的,这便是所有者权益类科目了,公司实收资本800万元,权益中还有盈余公积95730元,本年利润219564元。纪小羊边熟悉账套,边在心里对公司的财务状况进行掂量。
掂量公司的家底时,纪小羊想到了自己小家的家底。自己和老公陈诚开有一家店铺,资产值多少钱,上游公司铺有多少货,有多少应付账款,这是负债;自己和陈诚买了一个新房子,总价是多少,这也是自己的资产,但还不全部是自己的,也有负债,而且是长期负债,有二十年的还贷期,每月需要固定还按揭款,自己是典型的房奴。这就是自己的家底。看来一个大家和一个小家没有多大的区别,自己现在不仅要管自己的小家,还要管公司这个大家了。
从去年进入会计行业开始,纪小羊便有意识地提高自己的实战本领。去年一年的出纳工作,不仅锻炼了自己的出纳实践,当时的会计李会计也有意识地对自己的能力进行了培养。自己当时多做了许多事,正是因为当初做的一些事,让自己在实践中逐步成长,自己现在接任会计才不至于茫然无措。
纪小羊观察过李会计平常的工作,李会计的日常工作就两项:一是记录和反映,二是监督和管理。在这两项工作中,李会计总是以不变应万变。这也是她在昨天和今天的工作中悟出来的。以前看李会计做工作,也就是做的这些工作。只不过自己现在将李会计做的工作进行了总结,并运用到自己的工作之中。
纪小羊在运用两个等式和会计的两个基本职能,一是记录和反映,二是监督和管理的基础上,继续熟悉账套。大账套熟悉了,但大账套中还有许多需要注意的细节,也就是小账套。比如预提费用和待摊费用。预提和待摊的目的都是为了真实的记录和反映财务状况。自己刚学会计时,老是在这两个问题上绕去绕来,始终绕不出来。现在脑中有了意识,这其实是收入或成本的记录与反映,是一次性记录与反映,还是分区间进行记录与反映,如果分区间,分多少区间合适,每次记录和反映多少合适。这涉及到会计估计和会计政策,有时甚至是公司的经营政策。比如固定资产的折旧,是采用加速折旧法如双倍余额递减法或年数总和法,还是采用一般的折旧方法如平均年限法等等,纪小羊要参考以前的会计吴会计所采用的方法。这些内容吴会计是不会在会计移交时告诉自己的,这些都是自己在会计实践中要用到的,而且还要保持会计政策的一贯性与一致性。这就是财务循环中的一个细节,也是自己需要熟悉与掌握的。
这样的细节很多,光资产这个大类中就有很多小科目。原材料和产成品就是其中两个主要的科目,这两个科目同处于存货之中。如何正确地核算存货,也涉及到真实的记录和反映资产的问题。纪小羊先是看,看以前的。原材料的进出是采用的先进先出法还是后进先出法,抑或是移动平均法还是加权平均法,知道了核算方法,便可以核算材料采购成本差异,还有成本在完工产品与在产品之间的核算与分配等等。看通了吴会计的处理方式和方法,再问,问陈经理。请教陈经理为什么公司要采用这种方法?最后在心中想,在各种方法之间进行比较,哪种更合适,理解前任会计为什么要采取这种处理方式和方法。学问,学问,纪小羊以前的境界也就是一学二问,看来要想提高自己的学问,在一学二问的基础上,还要开动脑筋,进行思考和分析,进行比较和总结,这样才能出真知,这样才不是人云亦云,这样才不会因循守旧,境界都会提升。
其实具体采用何种会计处理政策与方法,千个师傅万个法。真实的记录和反映也不可能百分百地再现和还原经济事项,这里面有太多的大概加估计,采取的政策或方法不同,会得到不同的结果。所以有人开玩笑说,财务是个真实的谎言。纪小羊刚入道时,对此并不理解,现在深入进去后,就很容易理解了。会计也离不开逻辑思维,也离不开因果关系,也离不开分析对比,只不过在各种政策与方法中选取一种自己认为比较符合实际的政策与方法。而且这种政策与方法也不是一成不变的,它也会随着实际情况的改变而改变。
理解这些,后面的许多问题便会迎刃而解。她不会纠结于是采用甲种会计政策或方法还是采用乙种会计政策或方法,钻进死胡同不能出来,只要分析对比,进行逻辑思维,运用因果关系,哪种政策或方法更贴近企业实际,更能反映企业的实际情况,肯定就采用哪种方法。即使情况千变万化,但只要掌握了原则和方法,自己便可以不变应万变,反正万变不离其宗。
纪小羊从零开始,在一个记账原则的基础上,运用两个会计等式,牢记会计的两项基本职能,通过账套对公司进行熟悉与了解。从收入类科目到支出类科目,到损益类进行结转的科目,再到资产负债表中的资产类科目、负债类科目、所有者权益类科目,一一熟悉,参考对比,分析思考,所有科目开始在头脑中有了明晰的印象,一一开始和她结识,成了纪小羊的新朋友,而且在她的头脑中运转起来,在她的血液中活了起来,流动起来。她觉得自己周身的血脉都活络了起来。
如果将公司形容成一个人,陈经理的介绍只是这个人的外貌特征和轮廓,高矮胖瘦,相貌美丑。纪小羊通过熟悉公司账套,则熟悉了公司内部的气质,对公司的健康与体格都有了全面的了解。公司的整体形象在纪小羊心中逐渐清晰,她情不自禁地自乐起来:怎么样,陈经理,没有全部依赖你吧,小女子照样熟悉了情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