乐视启示录之影视剧减值测试(上)
之前写的两篇文章都是财务管理的思路,有朋友后台留言,这是讲了两个完全相反的例子,这个思路不冲突么?我认为这两个内容恰恰是非常好的典型,都是物极必反的典型,盲目扩张与死守饭碗的典型案例,所以放在一起分析。
接下来介绍一下我的学习方法,最好的财务学习方法就是看上市公司公告,最好的税务学习方法就是看税法。写完乐视的那篇文章之后,顺手翻了一下最近乐视的公告,看到第三季季报中披露的一条内容,正好很符合我今天的思路,拿来跟大家分享一下,这段是乐视将作为无形资产核算的影视剧版权对其进行减值测试的问题,原文如下:
如果影视剧版权存在减值迹象,公司将通过估算整体版权库可收回金额对其进行减值测试。可收回金额是其续存期内所带来各期广告业务收入、付费业务收入、版权分销业务收入减去直接成本的折现值。
测试依据:根据《企业会计准则第8号-资产减值》,第六条 资产存在减值迹象的,应当估计其可收回金额。第十八条有迹象表明一项资产可能发生减值的,企业应当以单项资产为基础估计其可收回金额。企业难以对单项资产的可收回金额进行估计的,应当以该资产所属的资产组为基础确定资产组的可收回金额。
公司的经济利益实现方式包括了广告业务收入、付费业务收入、版权分销业务收入以及终端业务收入等多种模式,而多种收入模式并不依赖于单独某一部影视剧作品,而是基于公司持续不断扩充的“影视剧库”产生的,实现了单片影视剧简单加总无法产生的聚合效应。公司的全部影视剧内容组成“影视剧库”,形成为不可分割的一项整体资源。不断丰富的“影视剧库”是公司持续经营的核心资源,是公司用户数量保持持续增长的主要保障,高速推动着公司各项基于“影视剧库”的业务运营,因此公司只适用于以“影视剧库”整体作为资产组进行减值测试,而非针对单个影视剧作品。
测试参数:①预计未来的广告业务收入、会员及发行业务收入(付费业务、版权分销业务);②直接成本;③预测现金流量的折现率;④影视剧版权剩余可使用年限(n)。
测试过程:
① “影视剧库”资产组第t年产生的现金流量净额=预计第t年广告业务收入、会员及发行业务收入-预计第t年直接成本

③ 影视剧库”资产组需要计提减值准备金额=

在看完上述内容之后,我主要思考了以下几个内容:
1)无形资产一般需要在什么情况下进行减值测试?
2)对于按照影视剧库的形式进行资产组的减值测试的优点和弊端?
3)关于未来收入的考量,即将上述收入作为折现的基础是否合理?
4)预计的第T年直接成本,应该如何取值?
5)折现率应如何确定?
我由衷地希望各位读者能跟着我一起思考这个问题,在目前几乎各大视频网站都在亏钱的前提下,乐视网公开的财报反倒显示是赚钱的,影视剧的减值问题曾经是众矢之的,不知道大家看了上述内容有什么感觉,我个人感觉这就是财务工作的魅力。对于同一事项,我们可以有不同的职业判断,这里有的时候是没有对错的,只是角度不同,判断不同罢了。
下一篇内容,我将逐条解读上面的问题,我认为不是所有的问题都会有答案,毕竟很多内容并不属于公开信息,但我会尽力而为。













阅读平台上看视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