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西游记》中的财会元素(18)——小雷音寺之假账
话说第六十五回“妖邪假设小雷音,四众皆遭大厄难”中,唐僧师徒一行来到了一处寺院之前,孙悟空看过之后,回复唐僧:“师父,那去处是便是座寺院,却不知禅光瑞霭之中,又有些凶气何也。观此,也似雷音,却又路道差池。我们到那厢,决不可擅入,恐遭毒手。”
唐僧道:“既有雷音之景,莫不就是灵山?休误了我诚心,耽搁了我来意。”
孙悟空道:“不是,不是!灵山之路,我也走过几遍,那是这路途!”
八戒道:“纵然不是,也必有个好人居住。”
沙僧道:“不必多疑。此条路未免从那门首过,是不是一见可知也。”
三藏道:“就是小雷音寺,必定也有个佛祖在内,经上言三千诸佛,想是不在一方:似观音在南海,普贤在峨眉,文殊在五台。这不知是那一位佛祖的道场。古人云:‘有佛有经,无方无宝。’我们可进去来。”
行者道:“不可进去,此处少吉多凶。若有祸患,你莫怪我。”
三藏道:“就是无佛,也必有个佛像。我弟子心愿,遇佛拜佛,如何怪你。”
从这一回书中,可以看出唐僧师徒四人对于风险的判断。孙悟空具有职业敏感性,已经看出了风险,并进行了提示。虽然是寺院,但有凶气;似雷音,但路道差池。并且再三提醒:不可擅入,恐遭毒手。但小雷音寺的假账做得虽然不是天衣无缝,却也足以以假乱真。首先是唐僧询问:既有雷音之景,莫不就是灵山?遭到孙悟空的反驳后,又说不是雷音寺,是小雷音寺,也必定有佛祖在内,要去朝拜。其次是八戒,他被那寺院及禅光瑞霭所迷惑,便肯定地说:纵然不是雷音寺,也必定有个好人居住。最后看沙僧,虽然未知可否,但却说:是不是一见可知。也就是还要实地验证。想来沙僧算是实证会计派的。
这时,只听得山门里有人叫道:“唐僧,你自东来拜见我佛,怎么还这等怠慢?”小雷音寺的假账此时做得更绝了,更加深入,这一番话早已打消了唐僧等人的顾虑。
三藏闻言,即便下拜。八戒也磕头,沙僧也跪倒;惟大圣牵马,收拾行李,在后。方入到二层门内,就见如来大殿。殿门外宝台之下,摆列着五百罗汉、三千揭谛、四金刚、八菩萨、比丘尼、优婆塞,无数的圣僧、道者。真个也香花艳丽,瑞气缤纷。慌得那长老与八戒、沙僧一步一拜,拜上灵台之间。
作假者如何才能欺骗别人?肯定也有一个与真相类似的景象,才能迷惑于人。黄眉老祖假借佛家元素进行欺骗,就是看穿了唐僧师徒对佛家的虔诚,利用与真相类似的景象进行欺骗。众所周知的蓝田水股,就曾利用上层水面有多少鱼类,中层水面有多少鱼类,下层水面有多少鱼类,甚至泥下有什么资源等进行存货的造假;无独有偶,獐子岛的存货造假与其如出一辙。这些惊天假象不是专业人士,不进行深层次的分析,还真容易被蒙骗。原因之一是他们熟悉营造假账的对象。
这黄眉老祖也是佛门中人,孙悟空正对此妖怪无可奈何之时,东来佛祖来了,对他说道:“他是我面前司磬的一个黄眉童儿。三月三日,我因赴元始会去,留他在宫看守,他把我这几件宝贝拐来,假佛成精。”正因他是佛门中人,知晓佛门中的诸多机密,所以晓得东来佛祖的宝贝,拐了几件出来,假佛成精,即使孙悟空有七十二变,能腾云驾雾,却也难降伏于他。
这让我联想到许多经济案件的发生,原因多是有内鬼,他们知道单位的操作机密、内控缺陷,有的是内外串通,便形成巨大的漏洞,造成巨大的危害。诸如假汇票案、假存款案、假集资案、假P2P等等。
但假的就是假的,孙悟空一再提示,有风险。随着经济的发展,各种造假越来越隐形,不容易分辨。例如P2P中,便有人充当这样的黄眉老祖,掀起风浪,从中牟利。为什么如今欢呼孙大圣,只因妖雾又重来。
我们在对待真假的问题上,要如孙悟空一样,擦亮眼睛,慎重分析,拨开迷雾,去伪存真。切不可像唐僧与猪八戒,不加分析,轻易相信。要有如沙僧一样的实证精神,是不是一见可知。真金不怕火炼,让假账无处遁形。










阅读平台上看视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