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码识别,增值税发票的篱笆越扎越紧了
声明:本文由会说作者撰写,观点仅代表个人,不代表中国会计视野。文中部分图片来自于网络,感谢原作者。
三句半财税新知四十二
1、2月15日,国家税务总局发布《关于开展商品和服务税收分类与编码试点工作的通知》(税总函〔2016〕56号),决定在北京市、上海市、江苏省和广东省进行编码推广的试点工作,试点什么呢?一句话,开票系统要增加一个编码功能,也就是说,以后开的增值税发票上都会有一个商品和服务税收分类与编码,比如你发票开小麦,发票上就会有小麦相应的编码1010101020000000000(这个文件同时公布了第一版试行的编码),全国通用。
2、这事有什么重大意义呢?现在还没有官方解读,笔者结合自己感受揣测一下,权当娱乐:一是为了识别,原来发票名称五花八门,也没有一个统一的标准,写什么是什么,名实能不能相符不说,税务部门也没法识别和筛选,现在给你个标准,只要是这一类的,都用这个编码,相当于盖个全国通用的标记,只要识别一下编码,就知道是什么东西,不管买方卖方、南方北方对这个东西叫法千差万别,编码一出,统统都是浮云。
3、那第二呢?识别是第一步,但绝对是很重要的一步,能识别就能统计、能分析、能筛选、能比对,这就像GPS,能找到你,就能定位你,分析你,然后……,能做的事情太多了,画面太美就不展开了;当然了,对纳税人来说,只要心里不虚,何惧东南西北风,反而有了这编码系统,再也不用担心开发票货物名称怎么写了。
半句话点评:一张一弛,文武之道,税收管理也是如此,从3月1日起A类纳税人不用认证发票了,可认为是一弛,今天说的开增值税发票要增加一个编码,不妨认为是一张,技术上一小步,管理上一大步,以网络发票为基础,增值税发票的篱笆越扎越紧,财务人员着实要瞪大眼睛,谨防雷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