情深缘浅的营业外收支
编者荐语:
流年逝,芳华尽,几多惆怅,几经惘然。剪不断,理还乱,纷繁嚣尘皆是梦,一往情深终缘浅。世间聚散,浮世悲欢亦坦然。
在利润表营业利润后面有个叫“营业外收入”的家伙,看上去像个“人傻钱多”的小胖纸,与神憎鬼厌的“营业外支出”相互鄙视,相爱相杀。
一、爱恨交织
根据2019年财政部发布的现行财务报表相关项目说明:“营业外收入”项目,反映企业发生的除营业利润以外的收益,主要包括与企业日常活动无关的政府补助、盘盈利得、捐赠利得(股东捐赠一般作资本公积)、企业合并损益(合并对价小于取得可辨认净资产公允价值的差额)等。
与老《企业会计准则》相比,营业外收入大幅度瘦身了。把债务重组利得、非流动资产处置净损益、与企业日常活动相关的政府补助踢出了营业外收入项目。
1、债务重组利得
按照2019版新准则债务重组利得好像计入“投资收益”科目,踢出营业外收入家族了。
2、非流动资产处置净损益
非流动资产处置自立门户了,自己拉了个“资产处置损益”杆子。
3、与企业日常活动相关的政府补助
与企业日常活动相关的政府补助,应计入其他收益(或者先计入“递延收益”,再摊销)或冲减相关成本费用(净额法)。
二、神憎鬼厌
营业外收入还有个神憎鬼厌的兄弟叫“营业外支出”,是指与生产经营活动无关的各项支出。有时候还可以用来骂人,如“你这种人就像营业外支出”。主要包括:
1、学习雷锋好榜样(公益性捐赠支出、按会计利润12%税前扣除,可以结转3年、会计利润亏损需要纳税调增)。
2、冲动的惩罚(罚款、滞纳金、不能税前扣除),可能有点小过分。
3、非流动资产被动报废(主动处置为资产处置收益)。
4、言而无信(商业违约金等、可税前扣除)。
5、天有不测风云(天灾人祸等)。
6、超级垃圾桶(自由发挥吧)。
三、禁区难越
1、营业外收入与营业外支出不能自由恋爱,苟且冲抵,即不得以净额列报,跟收入和费用不能相互抵消一个道理。终是缘浅,纵然一往情深,也是可望而不可及。
四、爱恨缠绵
1、营业外收支生来就与“非经常损益”存在剪不断理还乱的生死纠缠。像一发不可收拾的爱你恨你。
2、非经常损益好像是证监会的大佬发明的,会计准则没这玩意。大佬们将其定义为:公司正常经营损益之外的偶发性损益,以及离奇梦幻的东东。大佬们发明这玩意的初心是看IPO时公司的“扣非后归母净利润”,毕竟这玩意太重要了。
3、如此这样营业外收支就成了非经常损益的重点关照对象,审计师的叔叔阿姨们会拿着显微镜细细窥视想爱不能爱的凄美爱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