厚颜无耻的资金占用
编者荐语:
情不知所起, 一往而深 。爱难知所终,倏忽而逝。穷奢极欲的资金占用就像深陷真情的惊心动魄,就不会随便为莺莺燕燕心动,不会轻易为江湖财技动容。
关联方利用控股地位占用上市公司资金,已成为资本市场的顽疾,严重侵蚀的资本市场的基石。
一、资金占用新套路:
1、因承担担保责任形成资金占用。其主要形成路径为:上市公司及其子公司为控股股东或其控制的企业提供担保,如被担保方未按期偿还借款等,上市公司可能承担偿还义务,一般此情形与违规担保一同出现。
2、共同借款或以公司名义对外借款形成的资金占用;该情形主要为上市公司与控股股东共同向第三方借款或有上市公司向第三方借款,资金实际转入控股股东及其关联方账户,上市公司需要承担偿还义务。
3、与控股股东及其关联方资金往来无商业实质,主要为上市公司利用与关联方之间的经营性往来为幌子向大股东提供资金。
4、借助第三方作为资金通道,上市公司通过与第三方签订协议向第三方支付资金,再由相关方将资金转入控股股东及其关联账户,这类情形相对隐蔽,从“面”上,已经按照内部制度履行了审议程序及披露义务;
5、因交易事项导致形成资金占用。通常是因为交易前后上市公司的合并报表范围发生变化,前期已存在的资金往来未及时处理导致形成资金占用。
二、三类经济事项:
贸易(这个高频)、往来(这个也常见)、投资(升级版)。
1、贸易形成的款项一般通过应收账款、预付账款等科目核算。这个科目属于资金占用报告重点照顾对象,属于资金占用的初级玩法。
而通过预付工程款等形式占用资金近年渐成主流,大体剧情为将自有资金包装成工程款一劳永逸的流出,当然账面就会形成一个“博大精深”的固定资产。
但通过大额预付、作价虚高等形式以在建工程的名义转移资金,也存在一定的bug,因为预付账款的付款进度很容易跟工程项目进度脱节,有时候也会扯到淡。
2、往来由于通过其他应收款核算,太简单粗暴了,没啥好说的,近年已被财技出众者纷纷鄙视。
3、而以投资款的形式占用资金这个较为新颖(这招好像还能进行所谓的税务筹划,那个人美活好的爽子就用的这招,具体看“饱经疯爽”的税务筹划那篇文章),大体剧情先把资金以投资款的形式打到第三方,然后大股东再从第三方的手里拿回去。而投资款一般通过长期股权投资核算,这样做显得比较有水平。
2022年证监会、公安部等四部委出手,共同建立监管协作机制,严厉查处资金占用、违规担保等违法违规行为,涉嫌犯罪的依法追究刑事责任。对待资本市场的骗子,可能还是刑法比较有效,中介机构各种花里胡哨的报告,好像“皇帝的新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