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们应该买什么?——兼谈新经济与估值及定价
我们应该买什么?——兼谈新经济与估值及定价
我们应该买什么?
我们应该买“三好公司”:好生意,好公司,好价格。
好生意,是指公司的生意模式好,包括:行业竞争格局良好,有行业壁垒(体现为较高的行业毛利率),上下游产业链中具有很好的谈判地位(体现为较多的应付账款和较多的预收账款),行业的增长空间比较大(有前途的事业,没有天花板)。
好公司,是指公司的管理好,公司治理结构合理,公司高管团队年富力强且有高度责任感,包括:比同业公司更高的毛利率,比同业公司更快的营运资本周转速度,很好的公司未来规划及执行力(那种投资项目三天两头变更的公司就算了),资本结构合理(有息债务很低(不超过30%)甚至没有),年度净资产收益率长期高于15%以上。
好价格,是指低于公司价值的买入价格,包括:市盈率低于公司的营业收入增长率,价格明显低于自由现金流贴现的价值(寻求打五折的价格,或者最少也要打八折的价格)。
OK,讲这么多,举个具体的例子。
我在上海国家会计学院讲授《财务报表分析》的公开课(面向社会公开招生的课程)。2018年10月20/21日的时候有20多位学员到我们学校来听了我的课,课堂上我给大家讲了一家明显被低估的公司——上海机电。
上海机电这家公司我在《财务报表分析与股票估值》一书中也有提到过。大家可以看一下这家公司的K线图,我上课的时候股价在13元上下。我确信,13元一定是被低估的,只要买入,一定赚钱。为什么这么说呢?
首先,上海机电最主要的业务是三菱电梯,电梯行业竞争格局良好,并且上下游产业链中的地位比较好,尤其是下游预收账款高达157亿元,营运资本为负数(有点类似于无本万利的买卖)。
其次,上海机电是家好公司,资本结构中没有有息债务,净资产收益率长期维持在15%左右的水平上,公司大股东是上海电气集团,实际控制人为上海市国资委,好处是国有企业求稳,劣势是进取心不够。
最后,这是一个好价格。我的书出版后,上海机电最高28元多钱。有些人一直持有,并忍受着下跌的痛苦。价值投资,并不是一味持有,而是在达到或接近价值的时候卖出——不要想着卖在最高点,在合理的价位卖出就很好了。那么,下跌,到底是好事还是坏事呢?对于投资者来说,最重要的是:不要把方向做反了,在28元的时候买入,在13元的时候卖出,而应该在28元的时候卖出,在13元的时候买入——同理,不一定买在最低价格上,在20元以下开始买入,越跌越买,这才是正确的方向。为什么说我上课的时候这个价格就一定是个好价格呢?最简单的理由是:公司在手上的金融资产超过了137亿元,按照10.2亿股的股本计算,每股的金融资产在13.5元以上,换句话说,即使其他资产的价值为0,每股的最低价值也在13.5元以上。所以,我上课的时候,跟学员吹牛,在这个价格上闭着眼睛买,都是躺着数钱的。
那么,上海机电的价值到底是多少呢?我就不吹了,请大家自己按照我书中的现金流模型按照最新的数据计算吧。对了,我要提醒大家一点:我的很多分析和文章是具有时效性的,大家千万不要拿2年前甚至更久以前的文章和数据作为决策依据。我的文章和数据,只是给大家提供一个思路。
新经济与估值
接下来,聊聊新经济与估值的问题。
很多人认为,新经济是不能用传统的财务数据来做估值的。我的观点与此相反。在出现革命性的经济模式之前,所有的估值,依然基于财务数据。这个道理,就像人类一样,在出现革命性的人类之前,空气、水、食物,依然是人类最主要的生存基础,这个道理亘古不变,除非以后能够出现不需要空气、水和食物的人类——也就是革命性的人类,这种人类在可以预见的未来不会出现。同理,所有的企业经营,围绕着现金,投入现金——通过业务循环——收回更多的现金,是所有公司的商业基础逻辑,除非以后出现革命性的经济模式——类似于游戏中的模式,无需现金,各种练功提升装备等级和功力,可以用装备和功力交换一切东西——换句话说,除非新经济不需要现金了,才能把现金为基础的估值推翻。在可以预见的未来,不需要现金的经济并不会出现。你可以去问问马云马化腾,他们要不要用现金来运作公司?
很多人以亚马逊为例,说明传统估值的缺陷。大家可以去查询一下亚马逊的现金流量表,亚马逊的经营活动产生的现金流量净额其实基本是正数,按照我书中调整后的自由现金流口径,自由现金流也是正数。如果一家公司的经营活动产生的现金流量长期是负数,投资者看不到希望,公司也不可能长期生存下去——正因为经营活动产生的现金流量和自由现金流的数据,让投资者意识到自己的经营活动业务是在赚钱的,所以才值得投资更多的钱到这家公司。
所有的平台、点击量、流量,最终追求的是如何变成现金。所以,我们依然用现金流贴现来进行估值。
估值与定价
在现实中,很容易把估值和定价混淆在一起。OK,我们把估值和定价再明确一下:估值是指估计价值,定价是指商定价格;或者再详细一点,估值是指估计内在价值,定价是指商定交易价格。这样,大家只要理解价值和价格,就比较容易理解估值和定价了。
估计内在价值,必须有足够多的历史财务数据作为依据。
商定交易价格,则取决于交易中买方卖方对内在价值的判断、谈判能力、交易情绪、心态、地位等等。
交易价格有些时候可能等于内在价值,但是更多的时候,交易价格并不等于内在价值甚至与内在价值根本没有一点点关系。
在天使投资、风险投资中的天使轮、A轮、A+轮、B轮等等的融资中,“估值”这个词被滥用了——那不是估值,而是“定价”,价格多数时候跟价值没有任何关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