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场资本盛宴已经形成
声明:本文由会说作者撰写,观点仅代表个人,不代表中国会计视野。文中部分图片来自于网络,感谢原作者。
从宏观层面看,转型升级、双创、供给侧改革以及国际竞争力提升等均需要资本进入实体经济;从微观层面开,凡是从事传统产业+互联网、工业自动化以及提供优质产品和服务的企业近几年均取得很大发展。
春江水暖,资本市场的朋友们逐渐感觉到一场资本市场的盛宴已经在中华大地形成。
自从2016年下半年开始监管层开始限制上市上市公司再融资规模,对一线和某些热点二线城市房地产开始更严厉的限购措施,IPO提速,资金和投资的目光再次集中到股权投资的一级市场。
从宏观层面看,转型升级、双创、供给侧改革以及国际竞争力提升等均需要资本进入实体经济;从微观层面开,凡是从事传统产业+互联网、工业自动化以及提供优质产品和服务的企业近几年均取得很大发展。管理层的引导,无疑是把握时机、顺应发展的英明决断。
据没有理论根据的经验判断,未来三年可能会有800-1000家企业实现IPO走进资本市场。
在此背景下,很多PE投资机构已经备足弹药,拼命在寻找IPO项目。某些投资经理制定年度投资数十家的投资目标。只要合规,中介机构认可,不问价格。
盛宴的主角当然是前些年在埋头苦干,致力于研发、创新、管理规范的企业,终于很快得到社会认可而获得超额的回报。中介结构的主角保荐人当然也会赚得盆满钵满,优秀券商会更甚。至于会计师和律师等其他机构也会积累到长期优质客户。作为普通的一般投资者,只能在二级市场的整体提升中有幸把握到优质上市公司获利了。
作为长期从事资本市场业务的作者,当然期望各方珍惜这来之不易的好时机。管理层继续加强监管,严厉打击资本市场的制假、造假和市场操纵行为;中介机构严守职业准则,把好第一道关,为资本市场长期繁荣稳定做好“看门狗”。
如此,国之大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