设置首页 入收藏 English 可做什么 帮助 | XBRL中国 会计准则委员会

COSO是谁?为什么它发布的研究报告又刷屏了?01

杨小舟 / 2017-10-26
文字 正常
  • 标签:
  • 研究报告
  • COSO
  • 内部审计
  • 内部控制
  •  
  • 声明:本文由会说作者撰写,观点仅代表个人,不代表中国会计视野。文中部分图片来自于网络,感谢原作者。
    怎么用实践来检验所学的知识呢?怎么来判断我学到不是「假财务」、「假会计」、「假财务报表分析」、「假内控或风险管理」呢?

    一叶舟导读:

    在今天这个信息泛滥和知识爆炸的时代,我不再相信开卷有益(因为佳作太少),也不赞成「宁可备而不用,不能用时无备」前辈经验。

    「我扑在书本上,就象饥饿的人扑在面包上一样」?不一定,你可能扑在了「垃圾」上。

    我主张:少读书,读好书,学一思二行三。即一分的时间读书学习,二分的时间思考,三分的时间去践行。

    就我自己来说,如果管理方面的知识不能够应用到我的学习、工作或生活中,不能够用实践来检验,这样的知识,我就不学了,不研究了。

    当然,为了就业、评职称、拿学位,有些垃圾书你还是不得不看,尽量做到「学考用」相结合而不是三脱节就好。当你考完试,就会将这些垃圾书「掷出窗外」吧。

    例如,我原来在企业做CFO,读书学习、思考研究,目的就是将了解、学习、有所体悟的现代管理理念、分析框架或分析(管理)工具应用于实务,从而改进实务,助力企业的价值增长和目标、战略实现。

    我重新回到中国财政科学研究院后,主要从事教学和科研工作,实践的机会少了很多。

    怎么用实践来检验所学的知识呢?怎么来判断我学到不是「假财务」、「假会计」、「假财务报表分析」、「假内控或风险管理」呢?

    我目前有两个途径,一是炒股;二是到企业去做调研,和企业的高管、中层管理者一起讨论和交流。

    例如,我经常和企业的管理者们讨论内部控制或风险管理系统的优化问题,我也向他们大力推荐SO的各种Guidance(指引)和Thought papers(译作思考报告?)。

    这不,SO新版的《企业风险管理--整合战略与绩效》(ERM Integrating strategy and performance)刚出炉,朋友圈就被刷屏了。有学生、同学和朋友们,希望我简单介绍下SO和SO发布这个报告,于是便有了下文。

    文 | 杨小舟

    全文约800字,读完需2分钟

    SO的全称,是「The mittee of Sponsoring anizations of the Treadway mission」。其中,mittee和mission都可以译作委员会,一个机构里有两个委员会,译不好,干脆不译了,大家就记住SO这个简称吧。它的官方网站是:

    SO是一家私人研究机构,发起者分别为:

    • 美国会计学会(自称是会计方面的thought leader)

    • 美国注册会计师协会

    • 国际财务经理协会(原先好像是个institute,也像我们一样,喜欢扯大旗,改成international了)

    • 美国管理会计师协会

    • 内部审计师协会。

    详见下图:

    中国也有同样的机构存在,只是在世界范围内上没它们有名而已。

    SO有实力,也不自谦。它说它致力于通过开发出企业风险管理、内部控制和反舞弊方面的框架和指引来提供领先的思想(thought leadership):

    The mittee of Sponsoring anizations of the Treadway mission (SO) is a joint initiative of the five private sector anizations listed on the left and is dedicated to providing thought leadership through the development of frameworks and guidance on enterprise risk management, internal ntrol and fraud deterrence.

    SO绝不是狂妄自大,也不是浪得虚名,打开它的网站,看一下它发布的各种guidance和 thought paper,你就知道它有自豪的资本了。

    例如,它上世纪90年代(1992年)就发布的《内部控制整合框架》(IC-IF),被世界各国的机构和企业广泛接受和认可。详见下图:

     

    原先框架顶层中的三个目标中有一个是财务报告(financial reporting),2013年改为「报告」(reporting)目标。

    2004年,SO又正式发布了《企业风险管理整合框架》(ERM-IF),详见下图:

    这两个框架的关系是什么?内部控制框架是完全被包含在企业风险管理整合框架中的。

    重要的事情说三遍:在SO那里,内部控制框架完全被包含在企业风险管理整合框架中。

    还有一遍?你自己说吧。

    中国财政部、审计署、证监会、银监会、保监会等五部委于2008年联合发布了《企业内部控制基本规范》,目标有五个:

    1. 经营合法合规、

    2. 资产安全、

    3. 财务报告和其他信息可靠、

    4. 提高资源使用效率和效果、

    5. 实现企业战略。

    多了个资产安全,其他与SO的ERM-IF基本一样。

    要素有五个:

    1. 内控环境、

    2. 风险评估、

    3. 控制活动、

    4. 信息与沟通、

    5. 监督。

    你再往往翻翻,与SO的IC-IF对照下,是不是一模一样?是不是有明显的学习和借鉴痕迹?

    这也从另一方面也反映出SO的实力。

    我有时想,既然我们学习SO,为什么不直接全面地学习SO的最新研究成果?

    前些天,SO正式发布新版ERM报告,我仔细看了它的执行总纲(executive summary),变化相当的大。

    例如,SO对「风险」的定义就作了重大修改。题目也变了,原先叫《企业管理管理--整合框架》,新版改为《企业风险管理--整合战略与绩效》。

    要工作了,今天就先聊到这里。下周咱们接着聊SO的新版ERM报告。

    作者
    • 杨小舟 杨小舟,经济学博士,会计学硕士,中国注册会计师。曾任A股上市公司和外资公司首席财务官。现任中国财政科学研究院研究员、博士生导师。
    热门作者
    • 吾税老师 兼职培训师、总局大比武纳服类第一名
    • 丁坤 注册税务师,省企业所得税人才库、反避税人才库成员...
    • 范晓东 中欧商学院、高顿商学院讲师;财务第一教室高级讲师...
    • 尹成彦 原注册会计视野网创始成员、站长; 中国会计视野创...
    热门文章查看更多>
    视野官方微信公众号
    扫描二维码,订阅视野微信,
    每日获取最新会计资讯
    视野官方APP免费下载
    会计资讯、财经法规快查、
    会计视野论坛三大APP
    订阅视野周刊
    每周十分钟,尽知行业事
    立即订阅
    阅读平台上看视野
    网易云阅读
    鲜果 Zaker
    上海国家会计学院旗下更多网站:学院主页  上海国家会计学院远程教育网  亚太财经与发展学院
    联系电话:021-69768000-68069(内容)68246(合作/广告)68247(用户/社区)  工作时间:8:30-16:30  webmaster@esnai.com
    增值电信业务经营许可证:沪B2-20100028 沪ICP备05013522号

    沪公网安备 31011802001002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