如果你不是会计
作为财务人员,我们的苦逼简直是倒一天一夜也只是冰山一角~~费用超支了,是财务费用控制没做好;库存对不上,是财务资产管理不到位;应收账款周转慢了,是财务没有资金占压意识;经营业绩不好了,财务天天分析分析,只为了把一个显而易见的原因量化……简言之,只要你愿意,一切都可以跟财务挂起来,都可以是财务的责任。
今天,且反其道行之,让我们来YY下如果不是会计,我们就真的脱离苦海,不会有什么损失吗~
首先,其他部门基本不太可能像财务一样了解公司的家底。虽说做了财务后,纸变成了钱,钱变成了数字,但财务是最可能了解公司整体经营情况的部门。虽说业务部门是经济活动的主导部门,但是公司到底卖了多少东西,哪些赚钱哪些亏钱却往往是财务最清楚。其他部门可能对自身部门的情况很了解,但是对公司的整体情况就只能是感性认识,而无法客观的说出公司目前的状况。一般公司的经营分析会通报的指标中,只有财务对所有指标都能知其然和所以然,各个部门则只关心到与自己最直接相关部分。
其次,财务部门虽然处于业务链条的尾部,却又于所有部门有“瓜葛”,也就给了我们机会去了解其他部门的工作方式。一方面是其他任何部门的经济活动都会体现在财务数据上,我们在此数据基础上去了解其他部门的活动,更容易事半功倍。个人意见,除了一些技术性很强的部门,财务人员转岗到其他部门相较来说更容易些。据说,CEO的背景中除了销售出身,其次就是财务出身。
第三,很多时候财务还有流程管理职责,可以从整体层面概览公司运营以及各个部门的协作,进而发现可优化空间。跳出基础财务核算后,财务人员更有机会了解整体运营,通过数据分析追根溯源找到病症,进而对症下药。
最后,作为“表姐”、“表哥”,长时间与数字和excel打交道,大家日常有没有什么习惯都通过excel整理,甚至再加个公式呢?记得上次我们3个小伙伴北海道之行最后计算费用时,居然用了高大上的sumif。机场买东西有10%折扣,又有8%的免税,但是不针对所有产品。3个人根据自己买的东西分摊完毕后,与发票上金额有一点差异,各种不能忍,非得折腾找出来到底为何。
虽然,我们月初月末都在加班;
虽然,我们为了一分钱的差异累花了眼;
虽然,我们要时刻追潮流了解最新法规;
虽然 ,我们被其他各个部门折腾;
但是,我们依然可以苦中作乐的说,我是小管家我开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