向党说说心里话--从“四大”学习二十大报告的宣传工作看“四大”的企业性质
党的二十大举世瞩目。在党的二十大召开之际,“四大”国际网络——德勤、安永、毕马威和普华永道(按英文字母顺序排列)的中国成员所都通过微信公众号等社交媒体平台,各自对外展示了党组织、管理层和员工参加学习大会精神的各种活动,形成了二十大宣传工作的一道亮丽的风景线(注一)。“四大”员工学习二十大的宣传活动统计如下,根据微信公众号发布信息整理。
“四大”中国会计师事务所2022年10月份党建活动宣传文章统计
(资料来源:德勤研究团队根据“四大”中国会计师事务所2022年10月官方微信公众号统计)
(一)“四大”中国所的企业性质
“四大”员工学习二十大报告的这道风景线,反映出“四大”会计师事务所中国成员所特有的政治自觉和专业担当,因为他们首先是中国的企业,在股权关系、法律性质和企业使命上立足本土,都是由中国合伙人拥有和管理的本土企业。“四大”作为审计机构,其审计报告的签署权属于国家治理的主权范畴,所以“四大”中国所首先是中国的会计师事务所,其次才是加入国际网络,是国际网络在中国发展的成员机构。
而“四大”会计师事务所国际网络的“国际”一说,是一个超越国界的国际公共责任的概念,它不只是一个业务遍及全球的概念。中国事务所加入国际专业网络,是为了接触和利用国际网络的专业资源,为中国的改革开放和市场经济提供更高水平的服务,同时促进各国企业和各国投资者之间的相互信任与往来。这有助于中国参与国际经济秩序及资本市场建设,促进构建人类命运共同体。在这个意义上,四大会计师事务所承担的公共责任,大大超过一般的商业机构或咨询机构。
中国的市场经济改革数十年走过了西方数百年走过的道路,对全球和平与发展提供了巨大动能,堪称波澜壮阔;“四大”会计师事务所始终鼎力支持,服务于改革开放前沿,与有荣焉。特别是自2012年,“四大”在财政部领导下完成本土化转制之后,不仅成为了由中国本土合伙人拥有和管理的会计师事务所,而且在这十年,“四大”取得了业务上和政治上的同步飞跃。“四大”会计师事务所在促进中国资本市场和注册会计师行业健康发展、支持国家建设世界一流企业、构建新发展格局和本土专业人才培养等方面,持续发挥和强化专业所长,与所服务的中国领军企业和政府机构一同践行“国之大者”。
(二)德勤案例
以德勤中国为例,其香港成员所——德勤·关黄陈方的前身是黄秉章先生和陈乙明先生于1932年在上海创办的“黄陈会计师行”。在战争年代,黄陈会计师行支援抗战救国,为宋庆龄保卫中国大同盟提供审计服务。陈乙明先生是全国第一届政协委员,也是中华人民共和国国旗设计评选组成员之一。1949年开国大典,陈乙明先生以“自由职业界民主人士”的身份,被邀请上天安门城楼观礼。建国后,黄陈会计师行在香港为多家中资企业提供专业服务,包括华润集团、中旅集团、中银集团和招商局集团等,为新中国突破西方经济封锁提供专业服务。1976年,黄陈会计师行与关文伟会计师行合并为关黄陈方会计师行,成为香港本地最大的华人会计师事务所。这支传承红色基因的专业队伍于1997年加入德勤国际网络,更积极地投身服务香港和内地的经济建设,是香港会计界爱国爱港的典范。
1980/90年代,德勤在财政部领导下,为中国会计人才培养、中国注册会计师制度的重建与恢复、中国会计准则体系的建立及与国际接轨等国家经济建设目标,一步步做出了贡献。由于业务成长壮大,一批批优秀的中国高校毕业生和专业人才源源不断地加入德勤,他们中的许多人是党员。1998年,德勤中国设立党支部,并在员工中积极开展党建工作。2008年11月,德勤华永在中国注册会计师行业党委领导下设立了事务所党委。党的十八大以来,在社会主义市场经济建设进入新时代后,德勤自觉加强了合伙人和员工中的党建工作,把专业报国的初心、专业服务的能力和新的使命召唤紧密结合起来。德勤华永党委紧紧围绕习近平总书记“注册会计师行业要服务国家建设这个主题和诚信建设这条主线”的重要批示精神,以“党建强、发展强”为目标,以党建促业务,发挥党组织的政治核心作用。
德勤中国党组织现有党员约1,500人,比注册会计师人数(约1,200人)还多!扎实的党建工作增强了员工的专业主义精神和凝聚力,党员员工以其先进性,带动从业人员发扬“工匠精神”,进一步提升专业能力,为事务所的健康发展提供了坚实的思想和组织保障,也促进德勤更好地为客户服务,为中国经济发展服务。十年来,德勤各地党组织十多次获得全国和地方行业党委授予的“先进党组织”及“青年文明号”等荣誉,多名业务骨干合伙人获得“优秀共产党员”称号,其中就包括德勤华永会计师事务所上海总所的党委书记沈小红。她是金融服务组的审计合伙人,专业能力与组织才干获得客户及行业领导的认可。德勤迎接二十大、学习二十大精神的微信宣传内容,就是党建在促进业务长期发展中的自然体现。
(三)向党说说我的心里话
我是1989年加入“四大”的,是中国内地第一位从学徒工(负责影印资料的“影帝”)完成全部学徒期、历经13年专业培养,于2002年在香港成为“四大”合伙人的一名老注册会计师(注二)。我有责任为“四大”的合伙人说几句话。
第一,“四大”在中国的成员所都是中国企业,围绕学习二十大报告开展的党建活动和宣传工作是它们中国身份的真实反映。中国全部会计师事务所在企业性质上都是一样的,它们都是独立的私人合伙企业。专业主义精神以爱国主义为前提。所谓“四大”不能保守客户的商业秘密,换作同样是私人企业的其他事务所却能保密的说法,完全是一个伪命题。会计师事务所要靠质量竞争而不是企业性质竞争。
第二,“四大”中国合伙人都是中国的人才,是二十大报告中所说的“高技能人才”,国家一定要用好。成为“四大”中国合伙人的注册会计师是行业中的翘楚,他们胸怀工匠精神,不忘专业报国。他们可以平视国际同行,有实力代表中国成员所在“四大”国际网络中发声,把中国声音传递给国际会计界和国际资本市场,维护国家长远利益。
第三,财政部一位老领导曾经说过(我在这里负责任地转述):“如果‘四大’是间谍机构的话,它在历史上存在10年、20年、30年是有可能的,但存在150年的机会是不可能的。”这位老领导说,“四大”是专业服务机构,要用好“四大”国际网络的力量。在中国高质量发展阶段,如果在一些重要审计和咨询的任务安排上,把“四大”排除在外,是自身与国际经济交往的主动脱钩,与高质量发展的目标是背道而驰的。
注一:但读者可能注意到,许多国际知名咨询公司、投行、律师事务所、公关广告公司等专业服务机构对外则大多保持静默,没有公开宣传——因为它们在股权关系上是直属国际公司的子公司,在政治宣传工作上必须服从上级母公司的要求和安排,而通常跨国公司集团总部却要求子公司不参与或避免公开政治表态。
注二:肯定有比我早成为“四大”合伙人的中国内地专业人士,但他们没有完成每一个学徒培训阶段,不是从“影帝”做起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