日本成本领先创新历史的思考
成本领先是中国制造崛起的利器。但对比日本早期工业化之路上的成功经验,以及历史上的成本创新案例。中国制造业需要学习和创新的路还很长。
通过本土化先进机器、二班制和种子技术改良提升相对产出。特别是对标竞争对手的能力上如何用优于对手的成本和速度制造出同等质量的产品是日本的取胜之道。在人力资源与西方相对充足并有比较优势时,通过双班制来快倍产出速度降低一半固定资产分摊费用,达成了交货速度与成本的双重优势。值得现在的中国企业学习。所谓科创企业实际上并不是运用最先进技术的企业,应该是用最优的投入产出效率的企业,一方面中国企业看到了创新性研发的优势,就都去搞高技术自动化的无人工厂,但中国人力资丰富的优势就无法发挥,就会和历史上的与日本同时期进行工业化的国家比如非洲等走一样的路,还是无法在竞争中战胜有比较优势的先进国家。
所以,日本经验给了我们很好的解决此问题的视角,至少有三点我们可以学习的成本战略的角度:
其一、成本战略的关键是发挥自身的优势。
比如日本的成本创新就是引入技术但按日本的实际进行创新,让产出最大化,无论是将先进的全自动机器变为半自动机器加上人力,主要是单位成本后者比前者低。或者是通过二班战胜一班来达到机器成本等固定成本的分摊的降低以及交货量的加倍。更加可贵的是通过劣势下的土地产出最大化的粮食来达到可以与美国等国家的低价粮的竞争。都是经典的案例。反观中国当下的企业都在投入到高技术高风险高资本的投入了,都要引入世界最贵最先进的技术或者是无人工厂或者是AI技术。但这在投入产出的成本计算上真的能成为商业模式并且盈余吗?是否真正测算过投入与产出的细账?相信过不了多久当资本的热潮过了就可以看到谁是在祼泳了!
其二、成本战略的评价应由最后的财务报表来进行。
现在中国企业的竞争无论是在本国还是在境外都是通过价格战来进行。但价格战的底线是什么?低于成本或者变动成本的销售来战胜所有的对手真的会有未来吗?谁应该来出手管制以最后垄断为目的不正当的价格战,无论是早期的家电大战还是现在的互联网的补贴用户式的巨资变平台。相信是时间要反思了。成本战略的目的是要战胜对手,但不是通过资本的优势来战胜对手后垄断市场。看不见的手是会在此失灵的,需要有力量来管制恶性的竞争。
以盈余为目的的企业不应该被资本之手变成通过低价补贴来战胜现有对手,再进行垄断式的获取利润。
其三、成本战略的最终目标应该是让利益各方都共赢。
日本的案例就很好的平衡了当时的从业者的利益与资本的利益,通过发挥自身的优势来达成成本目标,可能有轻资本投入的更好的方法,不一定需要最新最先进的技术或设备。但在经济上成本投入效率是优于竞争对手的。
总之, 中国企业的成本创新之路还是需要学习历史上其他国家的成败案例,结合自己的资源优势和社会情况才能找到一条成为世界先进的中国制造和创造的路,并同步发展出自己特列的成本方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