财务分享|财务与心理学的类比
这个系列讲财务与其它学科的类比。我前两回讲过了财务与法律的类比?《财务的通透与融合——法律篇》,也讲过了财务与历史的类比?《财务与历史的类比》。今天要讲的是财务与心理学的类比。
所有信息是有成本的,而企业与市场又存在着财务信息不对称。按照理想状况下的市场有效原则(efficient market),所有新的企业财务信息都会在下一秒钟被公众所摄取,股价也将与企业的财务业绩100%同步。
事实上这不可能,于是企业与投资者就玩起了猫捉老鼠的心理游戏。2004年我在德国总部财报科工作的时候,曾一度质疑自己的工作价值,后来听了一次年报新闻发布会突然茅塞顿开。
英国哲学家贝克莱有句名言:存在就是被感知。我曾看过一部叫《总统》的美国电影,扮演总统的道格拉斯说了这样一句台词:Politics is perceptive(政治就是被感知)。那场新闻发布会后这两句话一下子涌入我的脑中,我也一下子明白了我琐碎的校验工作有多重要。
投资者对一个企业的了解与企业对自己的了解真是差着十万八千里,要在有限的时间里輜别哪些是潜力股,哪些是垃圾股,表面上看是依赖客观的数据,而实质上全凭感觉。这种感觉从哪里来?来自企业的点点滴滴,比如说财报给人的第一印象。
在新闻发布会上,我们对内绝对强势的CFO那天像一个做错了事的孩子,不管问题有多刁钻,都是恭谨而和蔼地一一作答。那天我实在是庆幸我的一个小错没有酿成大祸。为方便投资者索引,报表的每一项的左侧都列了一个数字序列,而我在做的过程中曾删除一行全为零的无效内容(记得那是第8行),却忘了将后面的序列号作递进调整,幸亏被我的经理发现及时做了修正。
要不然,投资者兴许会问:你报表上的第7行后面怎么是第9行,请问是否有意在隐瞒?你必须理解投资者的急切心理,因为他有那么多的企业要筛选,他只能靠被他感知到的那有限的点点滴滴。
可能讲一个生活场景中的例子更容易理解感知的心理作用。你去到一个书店,在找自己要的书时,凑巧翻到一本朋友曾经给你推荐过的一本书。于是,你将它从书架上取出,翻到一页,认真地读完了两个段落,却发现有3个错别字。怎么样?你会买吗?你一定会把这本书放回书架走人的。
甚至,我听罗胖这个读书达人讲过这样的事,他说手上拿到任何一本书,他会翻到第65页,认真地读完这一页,如果好就继续读。如果这一页不咋地,基本上这本书也不会好到哪里去。这听上去有点极端,仔细想想,是有一条逻辑支撑的:好东西绝不是随随便便就会成为好东西的,一定有精妙的构思、严谨的流程和一流的品控做支撑的。
一张好的财报,美元符号的写法统一,大类与小类的缩进表示,有效数字的归整,这每一项、每一条我都是亲自做过,经历过无数次严苛的修理,才深知其中的奥秘。就拿有效数字来说吧,我们上市公司的报告还停留在税务报告的原始大脑中。比如我随便摘取的一家A股上市公司年报中2019年的营业收入为26,614,629,372.49元。
以这样一大串的数字构成的一行行数据,你让用户怎么读?我问过国内的一个资深会计师,他的回答是:他从三十年前做第一张报表就被这么要求的,因为那时的财报就是税报,报给税务局交税的报告是一角一分都不能有偏差的,所以,财报上的数字一定要精确到带二位小数点的角和分。
再看美国上市公司的报告,比如苹果公司的报告。
它2019年的销售收入是这样写的:260,174,它是以百万计的,为何有这样的差别?人家的报告是与市场无数年的磨合之后,最后终于顺应了人的“七位数心理法则”。人一下子能记住的数字只有七位,给多了记不住。苹果的收入2600多亿的数字,加小数点展开,十四位数字,你让读者怎么读?从一笔数字的有效数字长度,就可以看到基于用户体验的报告设计。财务是一门信息学科,信息是给人读的,一切照着人的阅读心理来,就这么简单。
股市中有很多效应,比如周一效应,周末效应,在不同的时间点,人的心理状态或者说期待不一样。比如,很少有公司在周五下午做新闻发布会,因为那是一个奔向周末休闲的状态,被突然通知参加新闻发布会有一种扫兴的味道。
还有,财务预测中有很多的心理活动。预测是一种心理预期。很多数字的好与坏都会随着预期这根标杆重新定位。
有一桩官司败诉了,这从表面上是个坏消息。但是,如果在财务预测报告中已经涵括了这个可能的损失,管理层就会表现得很坦然。甚至,如果预测报告中做了一个赔付1千万的拨备,而实际判决的赔偿只有五百万,反而会像捡到一个宝贝似的高兴起来。
财务数字就是可以这样的“颠倒是非”,全因心理预期的设定而产生的锚定效应。