设置首页 入收藏 English 可做什么 帮助 | XBRL中国 会计准则委员会

自考人生|努力的人生再迟也不会晚

徐峥 / 2020-12-20
文字 正常
  • 标签:
  • 自考经验
  • 职场故事
  •  
  • 声明:本文由会说作者撰写,观点仅代表个人,不代表中国会计视野。文中部分图片来自于网络,感谢原作者。
    人生本来就是一个圆梦的过程,自考帮我实现了其中的一部分。自考人生,也是一段圆梦的人生。写下此文,以此感念自己的自考人生。

    昨天在我的读者群里,看到读者们讨论关于自学考试的话题。和自学考试,我有着很深的渊源。找出了一篇2013年写的文章,那年是自学考试30年。我还记得那时的宣传横幅:自考是没有围墙的大学。自考真真实实地改变了我的人生,因为培养了我最重要的自学习惯。感恩自考。

    与自考,我也是有着很深的渊源。中专毕业后,通过自学考试分别获得大专和本科的学历。而且,大专和本科的专业彼此互不关联。专科的专业是我年幼时的挚爱与梦想,本科的专业则是我赖以谋生并为之努力的职业。汉语言文学专业的专科,加上会计学专业的本科,在成人学历教育已经有点泛滥的当下,我相信,有我这样教育经历的人,应该不是特别多。

    经常有人问我,你为什么要选择两个不同的专业来提升学历?两个互不关联的专业,对你的职业有什么影响?自学考试是不是特别难?学两个不同的专业是不是更难?

    在这样一个已经有点清凉的午后,想要回味一下,与自考共同走过的那些年,那些事,那些曾经的梦想,以及为梦想付出过的日日夜夜。

    我的自考生涯是从中专毕业那一年开始。在八十年代末,很多初中毕业的孩子,选择了中专作为升学的方向。年少时的我,懵懂无知,一心执着于作家梦,却让数学成了自己学习上的障碍。我不知道,数学对我的未来会有什么样的影响。我只知道,能早点逃离学校,不再学数学就能让我好好地做我的作家梦。选择了中专,就意味着不用再为高考而学习自己不爱学的那些课程。中专四年光阴,匆匆虚度。这样的状态,一直延续到中专毕业前夕。

    毕业前的那几个月,我忽然感到了莫名的恐慌。即将离开校门的现实让我内心不安。我不是一个好学生,是因为我不喜欢那些我认为学了没用的课程。但这并不意味,我是个不爱读书的人。我还是留恋于学校里读书的时光,尤其是可以读自己想读的书。作家梦,大学梦,在我的内心都是那样强烈地存在,哪怕是在年已入不惑的今天。在当年更是如此。于是,我走进了自考报名的大门。只因为,留恋那种读书的感觉。

    我了解了自考汉语言文学专科的课程,古代汉语、现代文学作品、古代文学作品、文学概论……二十年了,当年的书本仍在书架上静静地站立,泛黄的书页记载了那曾经的读书的时光。我仍然记得那些读书的欣喜,认认真真记笔记时的感觉。这是我人生中的第一次为自己的梦想而学习的经历,也是第一次体会到学习的乐趣。那些经典的作品,现在我仍可清晰地回忆。只有自主的学习,才可以让你流连其中乐不知返。

    很巧,那时负责自考报名的老师,恰是我小学二年级时的语文老师。每次去报名、取成绩单时,她总会骄傲地向同事介绍,这是我的学生,从小就爱学习!这样的评价,总让我会小小惭愧一回。但为了获得这张自考文凭,我确实付出了很多。19-23岁,正是人生中的青春年华。我把自己的业余时间,大部分都用在了读书上。有的课程比较晦涩,如《古代汉语》,我就多读上几遍。而印象最深的是《中国革命史》,居然考了三遍才过。自考的魅力就在于此,没有时空的限制,宽进严出,让你欲弃又难舍!

    我是1996年自考汉语言文学专科毕业的。17年前去领毕业证书的情景仍历历在目。老师远远地对我招手,证书到了!我捧起大红的证书,看到上面有两个鲜红的印章。一个是自考办公室的,一个是南京师范大学的。这个证书,是我走上社会后第一次用努力获得的。在以后的工作中,通过学习我获得了更多的证书。而我始终认为,是自学考试中磨砺出的那种耐心与韧劲,帮助我一步步地通过学习实现了职业的理想。

    1994年,一个偶然的机会,我从事了会计这个职业。凭着那个自学考试大专的文凭,我才有了报考会计职称,参加全国注册会计师、注册税务师等考试的机会。我一步步地通过了全国的资格考试,用自己的努力,从一个会计的门外汉成长为一个专业人士。2006年,当我已经拥有了注册会计师、注册税务师资格时,时代的发展终于让我意识到,我的学历有必要提升了。

    也许是因为对自考情有独钟,我还是选择了自考作为提升学历的方式。方式定了,专业选择什么?这时候,选择会计学专业无疑是更有利于职业的发展。可是,会计学里的高等数学课程让我怯步。从小我的数学就是学习中最大的障碍,更何况我连高中和大专的数学都没接触。还是多年的考试生涯给了我自信,努力试一下,即使失败也会无遗憾。第一次报考,我报了四科。其中就有一科是《高等数学》。其他的专业课程,如《审计学》、《高级财务会计》等等,对我来说已经是非常轻松的了。只有数学,对我来说,是全新的挑战。

    清楚地记得数学一共有两科,《线性代数》和《微积分》。我用二个月时间,看完了《线性代数》,《微积分》的内容实在是难以读懂。当时的我正在外地工作,同租房的一个女孩,是一个职业大学的老师。我的一个助理,也是一个刚刚走出校门的本科生。她们俩,成了我学习数学的老师。我的书实在看不下去的时候,就找历年试题来做,对照答案看着做。实在不懂的地方,再向她们请教。临要考试的时候,我已经把高等数学十年的历年试题,做了十遍。在学习过程中,我也逐渐体会到了数学的乐趣。数学只是一种数字的游戏,抽象而简洁。当年的那个懵懂的中学女生,只是因为缺少爱好就认为自己无法学好数学。这时候,我真的很后悔,在中学时代,为什么不好好去学好数学。如果,自己能够静下心去学习数学,或许,我也可以顺利走进大学校门,开始另一种人生。

    拿到试卷的那一刻,我就知道,我的高数一定会过了。和孩子聊天时,我和他说,年幼时的无知,让妈妈走了弯路,半路出家,改行,考试,折腾。实际上,没有什么课程,难度是让我们无法面对的。人生需要醒悟。好在,我的醒悟还不算太晚。

    我用一年半的时间通过了《会计学》的本科全部课程,再用半年的时间通过了论文答辩。在南京财经大学的校园里,我百感交集。我从没想到,一个小中专毕业生,有一天能走上本科论文的答辩台。也未想到,从一个汉语言文学专科的毕业生,转到会计学专业的本科生,我不过用了二年时间。

    如今,当年的小中专毕业生,通过自学考试,圆了大学梦。也通过不断的学习,实现了自己职业上的理想。有人问,你现在从事财会职业,当年学的汉语言专业可是风马牛不相及。而我认为,专业和职业,原本就是可以相辅相成。我一直习惯于把汉语言文学称为我的专业,把会计学称为我的职业。当我撰写的财务咨询报告获得客户的认可,当我的专业文章见诸期刊报端,我常常很骄傲地告诉别人,我原来的专业是汉语言文学。

    人生本来就是一个圆梦的过程,自考帮我实现了其中的一部分。自考人生,也是一段圆梦的人生。写下此文,以此感念自己的自考人生。

    作者
    • 徐峥 中国会计视野论坛职业规划版版主,注册会计师、税务师、资产评估师、国际注册内部审计师、注册房地产估价师、高级会计师。
      公众号:徐风细语
    热门作者
    • 吾税老师 兼职培训师、总局大比武纳服类第一名
    • 丁坤 注册税务师,省企业所得税人才库、反避税人才库成员...
    • 范晓东 中欧商学院、高顿商学院讲师;财务第一教室高级讲师...
    • 尹成彦 原注册会计视野网创始成员、站长; 中国会计视野创...
    热门文章查看更多>
    视野官方微信公众号
    扫描二维码,订阅视野微信,
    每日获取最新会计资讯
    视野官方APP免费下载
    会计资讯、财经法规快查、
    会计视野论坛三大APP
    订阅视野周刊
    每周十分钟,尽知行业事
    立即订阅
    阅读平台上看视野
    网易云阅读
    鲜果 Zaker
    上海国家会计学院旗下更多网站:学院主页  上海国家会计学院远程教育网  亚太财经与发展学院
    联系电话:021-69768000-68069(内容)68246(合作/广告)68247(用户/社区)  工作时间:8:30-16:30  webmaster@esnai.com
    增值电信业务经营许可证:沪B2-20100028 沪ICP备05013522号

    沪公网安备 31011802001002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