费用的分类只是一个零和游戏?
我们先来讨论一个问题:一笔费用是记在制造费用里还是管理费用里,对净利润的结果有没有影响。对这个问题没有深入思考的恐怕未必能答得正确。我们还是结合案例与数字来看一下吧。
如下图所示,假设左边的一栏是主管的费用分类方法。结果公司新来的财务总监认为这个方法不妥,他要求将“班车费用”归入“管理费用”,请问,这一归类变化会不会改变当期的净利润75万?
咱们今天不讨论哪种分法更有道理,我们来讨论一下:这个分类方法的改变会不会对当期利润产生影响?
我用这个题目考过很多应聘的财务专业学生,甚至审计我们的四大的注册会计师也一口咬定:这种改变只会改变当期费用的种类分布,不会影响净利润。
这真的只是一个零和游戏吗?我们来看看下面的演示图就很明白了。
对于一个制造型企业,从财务报表的角度看,所有的花费基本上可以分两大类:
直接进利润表的花费,称之为期间费用(Period st),比如行政管理费,这类费用在发生的当期直接进入盈亏表,即上图中在P1(Period 1,就用第一个月表示)直接确认的费用;
另一类花费,注意,我不用费用两字,它在支出的当期并不一定影响当期损益,比如机器折旧,它是先作为产品成本(Product st)的一部分进入资产表,若当期没有全部卖出,这类开销并不影响损益。按照财务匹配原则,只有在销售出去的那个期间(上图的P2,(Period 2,就用第二个月表示)才进入利润表。
回到这个案例,只有当期入库的产品全部销售出去,而且不多不少,才可能是净利润一样。事实上,几乎没有一家公司能做到当期生产与销售完全一致(包括品种),所以,我们基本上可以肯定地说:费用的分类改变会带来利润表的影响。
这条原理在财务实务上
有什么实际意义?
第一,对于非制造类与制造类费用要有明确的界限意识,也即Product st与Period st的区别。
任何的窜区归类错误或者结构改变,都会造成利润影响。而同一个大类内部则问题不大,比如本案的班车费用,如果只是一车间与二车间分摊的班车费用给搞反了,归类不会有任何影响,都属于制造类费用;而假如说工人的奖金归到管理费用,就会减少成品入库的产品计价,如果当期没有全部卖出,当期利润就会减少(这些本该进资产存货的花费直接进入P1期间的损益表了)。
第二,有助于我们更好地欣赏横向比较产生的差异。
比如,同一个集团的不同子公司,如果归类不同,子公司之间的绩效比较就会产生这种不该有的财务记账差异。有时并不是财务部自身的归类变化,更多是业务部门的组织架构变化,比如,为了申请高新技术企业,将工程技术部改成研发部。在变化的那个期间,也许要做个KPI对照调整才有解读意义。这种比较有时可以形成同行业的横向分析。
十年前,我作为并购团队的一员,在做一家被收购公司的尽调时,发现同一个行业的一家台湾公司的毛利高得吓人。仔细一看,是他们的分类与我们的很不一样。于是,当期利润还得结合该公司期末与期初的存货变化来评价。若存货变动很大,这种分类差异带来的利润差异就会被放大。
第三,管理上的警示作用。
销售部,研发部,行政部的开支之所以直接进入期间费用,就是告诉管理层,这些不带来产品产出形成直接效益的支持性开支,一旦发生就会减少当期的利润。这类费用,投资分析师们有一个术语的,叫OpEx, Operation Expenses, 营运费用。如果一个公司的OpEx占销售的比例,在剔除了上述的分类定义上的差异后,依然明显高于同行,那么这个公司的钱是否花在刀口上,就有待进一步认证了。
史玉柱在早期创业成功后,在1992年曾启动10亿巨资筹建一个70层的办公大楼,结果三年之后楼没竣工,他的巨人集团倒下了。如果他当时有一个懂行的财务给他及时的提醒,也许”巨人“不会因为造楼而倒塌。总之,费用分类不纯粹只是个零和游戏,它有可能带来期间与期间的利润变化。从静态的角度看,这类期间差异在以后的期间会抹平。但从动态角度看,即使时间性差异会终究平掉,但在营运费用上的开支控制,是一家企业基业长青的财务保障。
我在浙大上课时,有同学问我一个问题:财务的资本化政策有重生产轻销售的歧视倾向,为什么一线工人的开支可以作为有价值的资产沉入到资产负债表,而一个销售人员的开支当期就要作为费用全部注销掉,难道一个销售冠军不比一个拧螺丝的工人香吗?
这是一个很高级的问题,我的回答是:也许你的争论是对的,在AI智能时代,也许与人连接的作用会比输入输出可控的物化流程更关键,但在内容大于吆喝的实体经济时代,越靠近产品端的开销,其变现能力越接近现金。靠广告,脑白金终究无法成为补脑神药的。
来句哲理性的话作为今天的结语:你是谁取决于你属于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