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经济下找回消失的资产负债重构全面的资产负债表观
新经济之下传统的会计报表面对新商业模式的挑战,让会计报表失真日异严重。会计报表巨额亏损资不抵债的新经济企业,无论是在资本市场的估值上,还是在现实的经营中,都是资本、客户、员工等利润相关方眼中的卓越的企业。与传统企业的财务报表账面巨盈,股权和估值都与新经济的火热相反产生的鲜明的对立。
到底是会计报表错了还是新经济企业的泡沫呢?如何通过会计报表来找回真实的新经济企业的经营真相?从纯财务的角度,个人认为是新经济企业在现有会计准则计量和确认中“消失的资产和负债”引发了让普遍人无法理解的会计报表与实际企业实际经营的悖论。只有找回“消失资产和负债”才能重构全面的资产负债表观。
一、找出涉及的新经济企业与传统企业的差异并分析:
(一)、财务角度看新经济企业特有投入:
第一类:产出虚拟线上运营平台。
新经济企业需要建立线上运营的平台,将线上线下的业务都通过线上的平台统一整合,才能发挥出互联网企业的特有的网络效应的巨大生产力。
第二类、产出虚拟客户。
创建线上客户关系,让客户持续使用企业线上提供的产品和服务。
第三类、产出虚拟客户订单收入。
创建线上客户购买订单,并通过各种商业模式转化为企业收入。
(二)、从财务角度来看,新经济投入分为三个阶段:
新经济企业的会计核算需要分三个阶段来分析新经济的特有投入的会计处理以及重构。
(1)第一阶段:线上平台建立投资筹建阶段
第一类产出虚拟线上运营平台。从投入来看,主要是平台研发需要研发人力投入(开发网站或者APP所需要的技术人员的人力资本投入)、开发平台需要的固定资产投入(服务器、网络等)、开发到平台需要的软件中间件采购等与线上平台上线有关的一切投入。
会计与传统企业的差异主要体现在平台研发人力投入按个人在互联网企业的经验看来基本占企业此阶段投入的一半左右。差异体现在:传统制造业的筹建工厂中的生产设备在会计上是记入在建工厂到达可使用状态再记入固定资产中按可使用估计计提折旧记入到产品的成本中。但新经济企业研发线上运营平台的直接投入研发人员的人力成本在现行会计准则之下是全部费用化一次计入损益表的,同时巨额投入产出虚拟线上运营平台上线时才从企业的资产负债表中消失了。
如何找回消失的线上运营平台资产正是重构资产负债表观的关键所有。个人认为涉及到无形资产或者或有事项会计准则的迭代。按现行的无形资产准则的规定研发费用资本化需要符合会计准则的条件在开发阶段可以部分资本化,是基于产出专利或者非专利技术未来带来的定单收入,但运用到实务中自研的开发阶段资本化在新经济企业的实务中基本很少有案例,都是基于并购企业才能让此部分通过公允价值回到资产负债表的无形资产中。从或有事项的规定来看,或有事项只有100%达可能性并且符合资产的三个条件才能确认为资产,回到线上运营平台上来看,到线上平台上线时,之前发生的费用都只能费用化,上线后反到是有可能按或有事项来确认运营平台新模块的资产。总之,新经济企业在现行会计准则之下就在会计报表之外隐藏了有巨大价值,可能是企业持续经营的前提的线上运营平台,限于会计准则的规定消失了。
第二类、产出虚拟客户。从投入来看,主要是平台需要在上线前引入一些测试客户进行试运营的投入,此类投入不大。会计上可以作为线上运营平台的一部分投入存在与第一类一样的问题。
第三类、产出虚拟客户订单收入。
一般只有线下的原有客户的订单产生收入,线上基本没有产生收入。
(2)第二阶段:线上平台运营上线达到盈亏平衡点阶段
第一类产出虚拟线上运营平台。从投入来看,主要是运维和迭代平台研发需要研发人力投入(开发网站或者APP所需要的技术人员的人力资本投入)、开发平台需要的固定资产投入(服务器、网络等)、开发到平台需要的软件中间件采购等与线上平台上线有关的一切投入。
与传统制造业对工厂机器的生产运行差不多,线上运营平台一样存在运维引起的大修理和日常保养或者小修的费用,主要是迭代平台和开发新模块来满足用户的需要。
此时可以会引出传统制造大修理与新经济开发新模块存在差异的会计处理的问题,一个是资本化一个是费用化,与第一阶段中的资产消失问题是一样了。
但到了第二阶段可能与第一阶段不一样的问题是消失的负债问题,上线后与大量客户订立了注册协议可能有或有事项,需要保证未来线上运营平台的运营义务引发的或有负债或者是负债,按或有事项相关会计准则的规定可能性超过50%就需要计提预提负债。但在实务中新经济企业基本都没有严格按此进行会计处理,引发了很多新经济企业的倒闭时存在大量的亏空。
第二类、产出虚拟客户。平台上线后就是投入全部的资源来吸引注册用户,并生产在平台上使用产品或者服务,产生活跃后,再持续的购买平台的产品和服务来成为平台真正的虚拟客户资产。
与传统零售业的获取客户从财务角度看基本上都差不多,都需要投入销售费用,开展各位营销活动带动客户订购产品与服务来产生销售。会计上基本上都是记入销售费用中。不同之处可能在于客户的获取上新经济企业存在直接购买注册用户的投入,此投入能否资本化,在新收入准则之下通过新经济预收货款商业模式带来的增量费用投入部分应该是可以进行资本化的。当然,这与传统企业是一样的。
从或有事项的会计准则规定来看是不能确认为资产,所有,当新经济有天量的虚拟客户时,又有一项可以引发企业生死存亡的资产消失在企业的资产负债表中。当然,在特定经济情况下,虚拟客户一样可能是一项或有负债,当新经济企业因为竞争或者资金链等原因不能持续经营时,天量的客户就成了企业的巨额现实负债了,共享单车行业就是最好失败案例,当平台因为资金无法运营时就面对用户的起诉赔偿风险。
第三类、产出虚拟客户订单收入。新经济企业的成功标准最后还是要回到传统企业一样的客户价值的创造。具体还是体现在通过客户订单收入的产生来创造现金流赚取利润。新经济在收入创造上与传统经济的不同主要体现在虚拟客户与创造直接收入的客户不同,主要有阿里巴巴的平台收税商业模式,百度的广告创富商业模式,以及特斯拉式的品牌自营直销商业模式。在会计上因为虚拟客户投入费用化,但带来的收入可能是供应商、广告主等第三方的收入。就会产生收入与成本失真的问题,大多数新经济企业的毛利率就会虚高,并且可能会为满足广告主等买单方的利益引发对虚拟线上用户的侵犯,比如百度的魏则西事件就是很好的案例,说明了此类新经济企业特有的或有事项引发的隐性的成本。
(3)第三阶段:线上平台运营平衡运营盈利阶段
第一类产出虚拟线上运营平台。基本与第二阶段一样。
第二类、产出虚拟客户。从投入来看,此阶段基本新增客户很少,只是运营让现有用户提高购买频率才产出收入和利润。
第三类、产出虚拟客户订单收入。
第三阶段企业的重点在实现盈利。与传统企业的差异,可能在于源于线上企业商业模式上不一定由虚拟客户直接产生收入,引发的导流线上客户或者出售客户产生收入上。具体到会计处理上,按现行会计准则的规定,虚拟客户的投入基本上都已经费用化,通过引流给其他平台就可以产出短期的高毛利的收入和利润。阿里巴巴就是最好的案例,无论是早期的淘宝还是近期的分拆的支付宝变身的蚂蚁金服,实际上都是说明了会计准则引发的隐藏的资产(虚拟运营平台、虚拟客户拥有的巨大的商业价值)。当然,反过来说实际是一样成立,一样可能带来硬币的另一面对(虚拟运营平台、虚拟客户)持续运营隐藏的巨额的负债成本。
二、新经济与传统财务报表的三个冲突
财务报表是一切财务工作的结果。三张主表可以神奇的让公司无论是IPO时通过行军万马的独木桥式的过五关斩六将通过发审委的审核;还是银行放贷审核公司的依据;或者是政府产业政策或者财政税收政策的支持;又或者是内部员工的全力以赴的拼搏;以及外部供应链或者客户的热爱和支持,最后都是基于对三张主表中反映的企业的高速增长、利润稳定、以及现金流情况良好的一些各自关注的指标的信任。
但随着经济发展以及商业模式的不断迭代出新,特别是新经济的出现,在互联网经济之下。三张主表的结果与新经济企业的发展前景特别是企业市值或者是实际投资估值出现的相反的结果,就如同一对悖论一样,比如美团公司在早期与饿了么、百度外卖等的百团大战中,都是在拼死亏损烧钱来在商战的外卖O2O这个新业态创立,最后取胜后报表反映的是高增长的收入以及同步高增长的巨额亏损,需要不断的通过股权融资资金的注入来解决现金流的亏损缺口。从财务角度来,按现有的财务准则的规定,这些公司投入的巨额的获客成本都进入了损益表,但从最终的结果,特别是近期外卖员与算法的冲突最后还是回到的财务角度每单的盈亏上来了。
新经济之下个人认为财务报表与新经济商业模式的冲突体现在三方面:
其一、新经济的投入资源获取的客户资源等虚拟资产无法资本化与实际经济价值背离的冲突。
相信实务中已经有大量的实例可以看到新经济公司的大量虚拟客户从获取到活跃,再到转化为付费用户,所投入的无论是直接支付给第三方的还是通过雇用人员生产内容、研发算法等来让线上客户成为企业的付费用户的巨额投入,基本上基于现有的会计准则的规定一般都费用化或者直接记入发生当期的销售费用。但实际上无论是上例中的美团或者是其他企业在商业模式上都是与传统的制造业的购置机器不同,先需要购置线上的虚拟运营环境,以及让运营环境中的用户使用并热爱APP应用,再成为APP的付费用户,通过APP来购买商品或者服务,当然,最后就成为一个细化领域的APP的商业平台,让所有交易都通过APP在线上完成,再通过为各方创造的平台来收取自己的商业利益。
如何解决此冲突,相信一方面实务中已经有一些企业在实践中去按现有的会计准则中找到依据来解决一部分可以资本化的虚拟资产。另一方面需要理论界创建新经济下的新的会计理论。最后,当然是需要由准则制定机构来出面协调研究制定适应新经济时代的会计准则。
其二、新经济之下收入成本之间的关系与传统会计成本核算方法基于制造业的成本划分之间的冲突。
最近看到蚂蚁集团以及京东数科的上市申报中的招股说明书中都同时在成本核算时无法对收入已经按业务线进行拆分,但成本无法进行拆分的案例。相信背后就是新经济之下的收入成本关系已经与传统制造业下的收入成本关系发生了变化和不同,特别是可能很难找到直接投入与产生之间的关系来进行业务线收入对应成本的细分,特别是当收入大量来源于线上的运营时,可能无法找到成本投入与收入的直接关系,并且大多数的成本是固定成本,要找到依据在不同的收入产品线之间进行分摊,可能比制造业中的分步法下的成本核算更加复杂。并且在现行的会计准则下的成本核算方法中无法找到实际的案例进行参考,只能依赖与企业各自的商业习惯与会计团队的个人判断,所以,在IPO时就会出现蚂蚁集团与京东数科的案例。
其三、新经济之下资本与控制权分离,产生的对融资是债还是股或者是又是债又是股与传统的负债与所有者权益分类的冲突。
从近期申报科创板的蚂蚁集团与京东数科的股权架构我们可以看出与我们在传统的经济中看到的经典的股权架构不同。实际上新经济企业下都是公司创始人控制公司成为实控人,传统的资本基本上只有收益权或者投票权被限制在少于实控人之下。对应的会计上就会产生一个问题,实际上大量的出资者出资占了大头,但实控人只出了一小部分资就控制了公司。就产生了二个问题,问题一、实收资本的核算上如何体现实控人实收资本小但投票权大的价值?问题二、大量出资者在IPO之前与公司订立的对赌式的入股。会计上到底是负债还是权益或者是介于二者之间?是否是负债和所有者权益已经不能满足以上现实核算的要求了,出现了一种中间式以未来一定条件为前提的外部投资者的投入,需要一个全新的会计要素来进行核算和体现?
三、新经济下虚拟资产计量的解决之道
(一)、现有会计准则框架之下的处理:
1、新经济公司会补充一些自身或者行业特有的调整后净利润的指标,用于对传统准则带来企业会计利润的失真的修补。再如:会在报表的经营中补充披露新经济的核心资产比如注册用户、活跃用户、GMV等行业或企业特有的数字资产。当然,还有合理的运用现有会计准则比如新收入准则的增量费用等来让一部分数字资产资本化等。
2、新建或有事项披露表全面披露新经济企业的消失的资产和负债:
对于在现有会计准则下不符合资产与负债定义产生的新经济企业特有的或有事项可以建立不用货币计量的新经济企业的数字资产负债表。会计确认、计量、报告上可以借用或有事项的理论框架进行计量、确认、报告。
(二)、未来的解决之道的思考和建议:
其一、需要创建一个全新的数字资产报表来反映新经济企业的数字资产和负债。
会计记账的方法在历史上就不止有借贷记账法,一样有过序时记账法,可以借用来创建一个序时记账法下以数字资产的原始数量对应的历史成本记账的会计报表,用于记录和反映新经济企业在数字资产的投入和产出情况,以补充和创新出一个全新的数字资产报表。当然,还可以加上公允价值的估计等来反映数字资产的现实价值供投资者参考。
全新的数字资产报表可以是多维度,多假设下可变的报表。用于反应基于未来新经济公司的关键战略目标的达成情况的各位假设来对数字资产报表的结果带给公司的损益表和资产负债表的损益与资产负债的变化的补充。
其二、对会计准则进行修改和创新,特别是成本计量以及会计要素上。
需要通过新经济企业的实务案例来建立起数字经济之下的成本核算方法,来解决目前数字资产的计量痛点。
其三、新经济之下会计报表计量的创新。新经济的特点就是可变性,会计报表的结账周期已经可以用天或者小时来迭代。会计的持续经营假设已经面对挑战,特别是在新经济的残酷的商战之下,比如美团的百团大战等都证明新经济之下只有存者为王,赢家通吃。如何让会计的古老语言反映新经济的经济实质,还需要通过创新的会计假设、会计方法和会计报表等来快速的迭代,真实、准确的讲述出新经济的商业故事。
总之,会计唯有创新长存,不论是借贷记账法的发明还是标准成本法的创立都是建立在新的商业改革带来的现实的先进管理的需要的基础上的,从先进企业的内部实践变成通用的会计准则还有一段很长的路要走,但相信不断的迭代是不变的,变化是唯一不变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