财务报表操控与反操控---应付职工薪酬篇(续2)
声明:本文由会说作者撰写,观点仅代表个人,不代表中国会计视野。文中部分图片来自于网络,感谢原作者。
企业外部视角:
1、应付职工薪酬存在不合理的余额,余额为负或者不足一个月。
2、应付职工薪酬的对手方是关联方。
3、应付职工薪酬聘用人员企业主业无关,并且占比异常。
4、有保壳或者业绩压力。
5、应付职工薪酬在年底大量产生,并且支付。
6、企业管理层不断出现的新闻中宣传进行规模庞大的多元化或者转型的扩张性经营战略,同时有财务高管离职。
7、存在资金链紧张的控股股东无论是民营或者国有。
8、应付职工薪酬在境外或者异地人员工资薪酬。
9、应付职工薪酬的工资与社保明显不符。
10、应付职工薪酬披露存在矛盾不符之处。
11、公司人员规模与企业人事专业人员管理水平不符。
审计师视角:
1、企业大量存在应付职工薪酬的非正常调账。
2、人员规模与企业收入和产能不符。
3、企业有大量编外人员或者外包工。
4、企业人事薪酬管理制度薄弱,审批等内控流于形式。
5、企业人事薪酬制度和专业人员与实际操作不符,存在不执行制度或者后补资料情况。
6、薪酬支付的交易对手供应商较小或者异地,并且不断变换。
8、薪酬结构与同行业比较明显偏高或偏低。
9、人事部门人员变动频繁。
10、被政府相关部门因为人事等处罚。
11、加班等存在不记录情况。
12、高管薪酬明显偏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