华为财务分析初探---解读华为财报的三段密码
华为是中国制造的优秀代表,从白手起家到在强手如林的世界通信行业中杀出一条血路成为行业的领军企业仅仅用了37年。到底有什么样的密秘的成功之道和还需要努力的地方呢?笔者通过对华为2014年-2019年公开的年报进行初步的财务分析来解读华为年报的三段密码。
第一段密码:超高的人均创利能力和人力资本投入
数据来源于华为网站2014-2019年年报。(数据计算说明1、年人数没有确切数的按年报中的万人计算。2、员工持股会人均可分配净资产计算按公司年底所有者权益除以员工持股会人数。3、员工持股会累计投入净利润年数计算按公司年底所有者权益除以2014-2019年年平均净利润计算)
从数据可以看出:
其一、华为的人均创造毛利润和净利润能力增长速度惊人:
从2014年人均创造毛利润75.46万元增长到2019年的166.33万元增长119.89%。人均创造净利润从2014年24.84万元增长到2019年的32.30万元增长30%。
其二、华为在人力资本的投入上一样力度很大。
从2014年人均年工资费用42.52万元增长到2019年86.77万元。从占创造毛利润的比例来看,从2014年占56.03%优化为2019年的52.16%。实际上基本稳定,并持续优化的。当然,背后是人均创造毛利润效率提高带来的可分配蛋糕变大。
其三、华为的收入规模高速增长所需要的资金来源于内部通过赚取利润持续投入的积累资金,主要还在员工持股会对分红政策的控制。
我们可以从数据中看到华为的员工持股会是持有华为股份的公司控制人,截止到2019年底员工持股会人均可分配净资产为282.62万元,2014年为121.24万元。员工持股会累计投入占平均净利润的年数从2014年的4.88年到2019年达到了创新高的11.38年。单从数据看华为的员工持股会的员工分红需要平均等待11.38年才开始分红。华为持续成长的秘密在于持股员工的异于常人的对公司的持续投入和坚守。
第二段密码:罕见的全球通资金池
来源于华为2019年年报
罕见的全球通资金池是少有的大力的政策的支持。作为全球化企业的华为在国际化经营上的资金的最大的痛点问题实际上是中国对外汇的高度管制带来的境外与境内资金复杂和繁杂的收付手续,以及低效率的调用和资金的浪费问题。通过二个多币种资金池就可以从根本上解决内外资金的打通问题。
第三段密码:时间单位计划背后的股权是资本还是负债的问题
从以上数据和资料我们一样可以看到华为特有的股权结构背后的财务问题。华为的股权结构和激励方法个人认为是源于中国改革开放前期的农村集体经济改制的结果和分配政策的脉络。源于历史的原因,集体经济早期的资本投入很少,分配来源于对前期利润共享的延时分配。一般集体企业都是按月借支工资按低水平生活所需,到中国春节前按上年净利润一定比例来分享企业利润给所有员工,并在春节前正式分红结算实际上年工资,补发全年工资扣除借支工资。
从资料和数据来看华为实际上继承和改新了此项中国特色的集体所有制的分配制度,发明了时间单位计划以及可以在离职时退股的退休计划。在此就不评价具体的优劣,让时间来说话。具体到财务上带来问题是:
其一、华为的股权到底是负债还是资本?
按年底披露华为的贷款银行对华为的贷款条款中就有关于财务比率的限制性条款,说明银行作为债权人是看到了这一点的。从实质上看华为的起家资本是很少的或者可以忽略,现在的所有者权益都是基于历年的内部利润的累积,实际上是分红的持续延后,但风险在于未来的经营一定是基于持续稳定的产生利润的基础之上,一旦出现利润的减缓或者是亏损,就会带来双重的风险,第一重是持股员工分红的减少或者不分配从第一张表中我们可以看到估计分红(限于华为公开报表中没有披露分红数据按所有者权益期末减期初于当年净利润的差额估计计算)中数据到2019年已经减少或者不分红。第二重是外部银行等债权人收紧企业的信贷。
其二、华为特有的时间价值计划或者分红政策,让财务上的净利润无法确切计算。到底华为的分红是工资还是利润分配?
相信只有从财务角度来看无论是以上数据和资料中的华为的时间单位计划或者分红的计量,都无法从财务理论上的权责发生制下的工资费用与税后净利润分红来进行解释和计量。从一致性是一样是无法理解华为财务报表从2014年到2019年对此重要会计估计的不断变化的人力资源政策。限于公开的资料有限无法清楚的了解到进一步的资料,对此基本上是无法进行评论,只能留给时间来给出未来的答案。
综上所述,从财务报表来分析华为是一家杰出的企业,有吃苦耐劳的华为人拼尽全力拼搏每一年持续增长的净利润带来的竞争优势支撑的世界级的企业。目前的财务需要提升的是资本结构,需要引入长期的与业务增长相匹配的资本来支持华为的永续持续发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