蚂蚁集团问询中营业成本无法按照产品及服务类别进一步拆分的会计问题
一、问题的提出
蚂蚁集团证监会第一轮问询中涉及到一个有趣的成本核算问题。具体可以在以下资料一中看到,实际上通俗的来讲就是支付宝的收入分拆成了以下三个产品线,分别为数字支付与商家服务、数字金融科技平台、创新业务及其他,但相关的营业成本只能有一个总营业成本,无法按此三个产品线分拆。
二、问题的同行对比
让我们一起来看一下在A股已经上市的拉卡拉(支付行业)在资料二中我们可以看到,拉卡拉营业收入和成本都分拆成为四条产品线分别是收单业务、个人支付业务、硬件销售及服务、增值金融业务。
是拉卡拉的会计核算水平高于蚂蚁吗?拉卡拉是立信审计,蚂蚁是安永审计,按说安永不会分拆不了三条线的成本,因为三条线的收入都拆出来了。个人估计是成本分摊标准的问题产生此问题,当然,还有支付宝的成本与费用的区分的不同理解问题。实务中这二点一直是会计实务的难题,特别是在对收入成本进行多维度的分拆时产生的,会计核算需要对收入成本进行多维度的核算,比如蚂蚁的问题就在于可能在会计核算体系中还没有按此三个产品线维度的核算,只是成本的用途进行分类核算比如交易成行、折旧摊销、人工等。但在IPO时一般都会要求企业进行业务线的核算以及分部的核算披露。所以,产生了以上问题。
三、问题的解决方案
其一、按常理来看只需要给蚂蚁时间,对原来的数据进行分类处理,通过一次二次或者N次分配应该可以给出分拆后的产品线收入对应的成本。当然,需要投入人力和系统资源等成本,特别是时间成本。
其二、按安永的回复看可能还存在一些现在分类为成本的项目有可能一定分为成本可以直接认定为费用,比如运维成本中的客服成本、带宽成本还需要进一步看具体的构成,特别是交易成本促成支付宝平台上交易而发生资金流入时,公司向金融机构支付的费用,个人感觉资金流入与产生收入之间还是有一定间接关系,并不一定是直接的关系,可能还是可以商榷一下,具体是如何来定义蚂蚁的成本与费用的区别的以及收入的具体成因才能对此进行分拆。
其三、新互联网公司下实际上对会计的传统的成本与费用产生了巨大的冲击。最好的解决方法可能还是要互联网从获客到转化为付费用户,再到产生收入来进行不同生命周期下的收入对应的成本费用的区分,才能从根本上解决此问题。比如,此案例中的蚂蚁就是已经产生收入或者说已经取得盈余的阶段,但三条业务线就不一定都是盈利的,因为投入到的是支付宝10亿的活跃用户上去的成本和费用,产生的收入可能只是其中的一部分付费用户带来的,并且与投入在时间和性质上还不一定有直接的关系。这就对传统的起源于制造业特别是汽车业的成本核算带来的挑战,直接成本、间接成本、制造成本以及期间费用,实际上对新经济下的蚂蚁等互联网企业并不再符合业务的需要,一般互联网企业管理上更加多的从用户的角度来进行投入和产生的分析。可能就需要会计成本方法的升级和更新了。
总之,新经济需要新的会计成本方法来进行核算才能带来真正有管理价值的新会计的诞生。需要会计人一起努力来创造新的会计核算方法。
资料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