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7岁开始工作,发现懂得越多越敬畏,越敬畏越有动力学习,像一只蜗牛努力的慢慢的前进
历史总会在每个人身上刻上鲜明的时代烙印,有的人是烙印越来越深,有的人则是通过自己努力更换了时代烙印。刘丽先是17岁中专毕业后开始工作,懵懂10年后,开始觉醒并奋发学习,学历、证书、职位均不断取得突破,当她积累地越来越多,产生了“懂得越多越敬畏”的感觉,而问题的唯一解决办法就是持续学习。
环境才是学习的驱动力
不积跬步,无以至千里,不积小流,无以成江海,在这一点上,在所有好友心目中,刘丽显得很有代表性......在前10年的商场出纳、会计岗位上,她日复一日做着重复的商品进销存会计处理,闭着眼睛也能做对,平淡的生活没有一点浪花,也仿佛与外面世界进行了隔绝。正好有充裕的时间,她就用来了提升学历和考证。直到商场改制,才大梦初醒一般世界已经发生了变化,除了闭着眼睛也能做对的凭证外,其它一概不知。“井底蛙”有一种小世界走出来的不安,有种被推向社会大潮的惶恐,又有种对复杂多变的职业生涯的向往和冲动,阅历呀阅历......
之前考下的证书发挥了作用,在之后的5年里刘丽面对的大多是全新的业务,学EXCEL,学OA系统,学进销存软件,建立核算体系、制定管理制度、KPI考核方案,一件件的任务逼着她不断的学习,好在遇上专业能力强性格很好的上司,带她夯实了各项的基础。可惜的是再次因为公司整体变动而面临再次的选择。
因为刚考下了注册会计师,刘丽一直向往着事务所的氛围,顺利进入了有证券资质的一家事务所,参与政府发债项目和IPO项目审计。当丰满的理想遭遇骨感的现实时,没有培训体系,入职就上项目,审计结果的监督也比较薄弱,她边做边纠结了2年多,最后还是决定不适应这样的方式,算是体验了一把。
之后的9年时光里,刘丽依次在三家企业做财务总经理、审计经理、财务总监,全都是不同的行业全新的环境,也全都是从头开始了解行业的财会特性,并在日常工作基础上针对不同项目、产品进行财务视角的决策支持与管理,以及公司层面的财务资源的管理(税收筹划、成本管理、内控体系、预算管理等等)。
进入新环境后,从最开始的怕到后来的兴奋,刘丽认为是不断的积累给了她足够的自信。
好领导与差领导
碰见一个英明的领导对个人的职业发展至关重要,团队的工作热情就象煤球炉,要点着烧旺不容易,英明的领导会让他越烧会越旺,但如果你遇到的是一个野蛮的领导,绝对可以折断你的职业生涯,因为工作热情要浇灭只需一秒钟。尤其是初期的领导,对人的影响会是长期的。
刘丽印象最深刻的是遇到的领导大多懂得全权放手,在遇到困难的时候,能出面帮忙协调,私下批评敞开门来表扬,为员工争取评优奖项。这些行为她也全继承了下来,在走上领导岗位后带领团队时,也一样团结部下,严格要求,即“恩威并施”。安排事情前先统一思路,耐心讲解这么做的原因,定了大方向后且随时提供专业知识支持,无论下属犯多大的错误,作为领导都有不可推卸的责任,当然很容易背黑锅,但很得人心,下属能够更快的成长。
工作是一时的,缘分有可能是长久的。因为遇到过领导推荐好的工作机会,刘丽也会给自己的同事提供职业生涯的引导和帮助。经过她的帮忙与支持,有成为公务员的,有成为知名企业管理者的,有成为学霸的,每一个好消息都会让她由衷的开心,彼此相互成就感情更加深厚。
当然也有不开心的时候,刘丽也遇到过喜欢推过揽功的领导,瞎指挥找存在感,又没足够的专业能力和担当,让整个团队全部人寒心。这是一个合适的风险管理范本,她处处留意,留下每一次的沟通记录为证据。得罪领导的后果就是给小鞋穿被调换部门,以及团队大部分人员离职。尽管这位领导的结果也不是很理想,但是其行为影响到更多的人这样的严重后果是无法挽回的。
千万次的想象也不如一次的体验,尽管糟糕,但是提醒了自己尽量避免的误区。
打通部门壁垒
不同的职位和层级都需要四种能力:专业知识技能,业务知识,人际关系的处理,团队领导力,只是这四种能力构成的比例不同。刘丽从自身观察认为从强到弱的排序是:团队领导力、专业知识技术、业务知识、人际关系的处理。因为自己是基层的非科班出身,凭借考证一步步走到管理层的人,最主要的特点就是“事必躬亲”,她反思自己更多的时候是埋头工作,很少在公司组织对非财务人员的财务知识的培训和宣导,在各种大大小小的会议上是最沉默的,这样无法体现专业价值。
当做到财务总监岗位上需要站在最上层的顶端,刘丽发现最需要的是要有“高情商”,不断的打通部门壁垒,促进各部门融合的能力。培养这种能力,除了多经历,多思考,多看书,让自己沉淀下来,象大海波澜不惊,沉潜自如外,还要刻意练习提升沟通技巧,她选择的是定期给下属培训、给其他部门做财务宣导的机会练习,以及参加一些自己感兴趣的沙龙争取机会上台阐明自己的观点,目的是把自己理解的知识,有技巧的,有热度的,用非财务人员能接受的方式转化出来。
并不是所有的人都具备高水平的“情商”。精深的业务水平,强烈的责任心,匹配一定的“情商”才是最完美的。如果光有“情商”,光会捣浆糊,时间久了所有人都知道其底细,损失的最终还是公司。其实不管什么样的特点,只要时间久了,别人也都会认识和习惯这样的“你”。刘丽认为不要惧怕沟通甚至争吵,只要是为了工作,不打不相识,不争不吵做不好工作,她离职后又多出不少的益友,找她解决财税疑难,谈论职场心得,介绍好的工作机会等等,这在一个侧面表明大家对她能力的认可。
当接触的人多了后,刘丽也练出了识人的能力,识别对方的优点学习,认识到缺点注意。
在曲折中努力的一点点推进
刘丽发现了一个明显的现象,她每到一个新单位,最初的一两个月甚至到半年里,和各部门的关系都不好,总觉得别人的管理是一塌糊涂,全盘否定,大刀阔斧的全部推翻按自已理解的正确的制度来。因为专业性不同,立场角度不同,似乎总有无法调和的矛盾。摔了不少跤后她总结出了一套策略来。
到一个新公司要先了解管理者的思路,一个资深的老员工是一个公司活的历史书,对事情的把握远远在新管理者之上,甚至直接能预料到最后的结果,所以和他们的沟通要远远高于直接与管理层沟通的效果。老板是什么样的风格,自上而下就有什么样的企业文化和管理模式,不存在对与错,但总有根深蒂固的环境导致这些问题的存在,要先知彼再知已,判断自己是“能干”,还是“能干,但是不能去干”。所以也就不奇怪某些事情开始布置下来都说紧急结果无人再提及无人核对无人跟进了。
只要不是原则的大的问题,刘丽会照着业务部门原先的做法,给他们看一点错误的结果,这比当场针锋相对的争论要好得多,这时再提出建议,对方会明白接受修正。与其一步到位引发矛盾,不如一步步的去完善,一点点的修改,调整,虽然最终没有变成理想的管理体系,但也比最开始的状况要好很多。有时会遗憾的是自己没有做决定的权力,而有权力的这个人却不按你的思路,眼见他们绕着圈子,浪费了不少人力财力。当我们在日常工作中逐渐表现的踏实、聪明和细致的时候,就具备了被人信任的基础,决策的机会也会慢慢的多些。
有时等待也是一种策略,静静的等待事物的转变和时机来临,无论如何不轻言放弃。
40岁后的跨界
疫情期间让很多人重新思考了自己所追求的目标,并进行了重新排序。刘丽也是第一次开始思考生与死问题,“所有的人生都有两个刻度,后面的那个截止日会越来越重要,每个人都有一张时间表,谜一样的时间表”。尽管自己工作上也面临很多瓶颈,这些都有机会进一步改进,而家庭、孩子没更多的时间去等待。在对比之下她更清晰突出了家庭的权重是第一位的原则。
在很长一段时间里,刘丽苦恼自己的简历不够光鲜,证书无法弥补教育背景存在的硬伤,而进一步进修也错过了最佳年龄,那有哪些适合自己的选择呢?当看到周围有考上注册会计师后考司法考试的,也有考一级或二级建造师的,她有些明白了,财务本就是触类旁通的行业,只要再加一门过硬的专业就能相得益彰,有财务专业做衬底,接受其他学科学习也容易。因为一直在工程领域工作,她打算从熟悉行政人事的日常工作开始,业余时间学建筑类本科,成为这个领域里的财务专家。
提到证书刘丽有过很长时间努力学习的经历,她认为自己就像蜗牛,走的很慢,但一直坚持在走;晚上9点到凌晨的1点,是她最能集中精力的时候,读书学习基本都集中在这个时间段。现在她又感到其实拿到的多个证书没发挥什么作用,只是锦上添花了,如果重新选择的话可以考虑跨界别的专业领域的知识,比单独的会计有更丰富的思维和底气,职业上可选择的面就更广了。
还有迅速发展的信息技术对会计和相关工作的影响,也是需要不断予以关注的,有时会以我们想象不到的方式和速度冲进来,如果不提前准备就听天由命了。
主人公寄语:
第一,30岁之前好好的挑工作,多些尝试,看自己到底适合什么行业,喜欢什么专业,而不要图一时的舒适;第二,30岁后的职场定位要明确,一旦发现不适合不匹配就要立即离开,选择会计核算难度大,财务管理要求高的行业;第三,在该拿的会计证书拿到后,最好攻克其他的专业,成为所谓的“跨界”人才。
当你在瓶颈期,遇到玻璃顶时,有两种办法,一种是创业或重新找工作,从事不同的行业,适用于30岁前;另一种是创新,转型升级,如果目前的工作你不能离开,但意志在慢慢消退,请你寻找并发现工作的突破点,新的乐趣。